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语言观,他从根本上区分了存在与存在者,把人视为一种特殊意义的存在者,一种语言性的存在,并从人这一特殊存在者出发来追问存在的意义与真理的本质,从而在哲学的层面上对存在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语言把客观存在进行划分和结合,而存在又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因而语言成为人领悟存在的必然途径。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语言观从根本上动摇了建立在对象性思维模式上的西方传统存在观,是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的非理性主义超越,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  相似文献   

2.
语言思想是海德格尔后期存在论思想的重要方面。海德格尔承继了前期对传统语言思想中将语言视为言说工具的观点的批判。但同时,与前期相比,海氏后期的语言思想不再以"此在"为中心,从此在的生存论层面展开探讨;而把关注的重点投向了存在,认为语言之本质具有命名存在者、使存在者入于其自身所是的本真力量。本质性的语言即是诗。在诗与言的关系上,两者彼此规定,各自成其本质。海德格尔的这种诗性语言观,使得语言回到其本有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人类存在之"家",从而对我们当下回归到诗意的生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为了向“思想贫乏”时代的人们提供一个精神的家园 ,海德格尔走了一条由“存在”到“道说”的哲思之路 ;“道说”———本质的语言就是存在之家 ,体现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最大特色 ,即从存在论和世界观的角度揭示语言与存在的本质联系 ,重新奠定人与存在、人与自然新关系的基础 ;正确面对和接受现代科技文明的挑战 ,改变“无家可归”的命运 ,人应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 ;“诗意地栖居” ,就是在“倾听”自然这个“神圣者”的“道说”中通达存在之真理 ,进入精神之家园。  相似文献   

4.
本文围绕海德格尔的存在观、真理观和诗意观以及三者的内在统一,以散文札记的形式,表述了作者对海德格尔美学理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遮蔽     
语言是一种工具,这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观点,针对这一观点,海德格尔提出了自己的语言观:语言不仅仅是一种显现,也是一种遮蔽。本文梳理了海德格尔语言观的基本思路,针对传统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提出存在论差异,而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使得语言也具有了显隐二重性。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通过追问技术的本质,提出了两种解蔽方式:产出式解蔽,人与物和谐相处,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促逼式解蔽,人疯狂地掠夺着大地,世界进入黑夜时代。海德格尔的这种技术观对当今世界发展科学技术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对语言的理解经历了两个大的阶段:在<存在与时间>中,他已开始突破传统的语言观,把语言理解为"话语";后期海德格尔进一步发展了自己早期的语言观,把语言理解为"道说".他对语言的这两种理解,既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也存在着重大差别,但都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存在与时间》中 ,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思考“此在”如何使“在”“明”起来 ,来思考那被传统形而上学遗忘了的“存在意义”,其重要的内容是对此在“历史性”、“有限性”的分析 ,消解传统形而上学。这是前期海德格尔试图克服形而上学的基本思路 ,他仍然还有建立一种基础存在论的梦想。后期海德格尔改变了运思的思路。他由“物的纯真”和“人的诗意栖居”两个方面“思”“存在的真理”,要求人们“听命于存在的邀请”、“居于存在的近邻”。海德格尔思路的转变凸显了他在两级阶梯 (“人 -物”)上颠覆西方形而上学的奥秘 ,是对形而上学的历史传统和现实运作进行清算的伟大尝试。  相似文献   

9.
“人类诗意地居住在这地球上……” 这是海德格尔援引的荷尔德林的诗句。作为一个20世纪首屈一指的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一生所思考的问题是:存在。他从对存在的追问走向诗化哲学,从而昭示了人类生存的道路指向:人如何诗意地栖居!人在异化、沉沦的非本真生活中如何争取过一种本真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同时也启迪诗人用诗去言说世界性的生存,敞明存在的真理,寻找精神生活的家园。 (一) 海德格尔的全部哲学都是围绕“存在”问题而展  相似文献   

10.
诗意的栖居和思想都是海德格尔的人的生存样式,它们都归属于存在,受存在的召唤,停留、显现并通达于存在。同时,海德格尔指出了人执着于自身,受自身计算和功用意图的限制,突显了人的栖居的非诗意性以及遗忘存在,从而揭示出生存无家可归的状态,并提出了他著名的天、地、神、人一起存在的世界观。他试图消除人与自然和世界的那种对立的关系。同样,海德格尔分析了从柏拉图以来所有的传统哲学都是主体性哲学的特点,指出了当今时代思想的特点在于不会思,而他的思想是一种显现,是通过绽出生存的方式来显现存在的。因此,思想在海德格尔那既是生存,同时复是现象,突显了海德格尔思想的划时代性。诗与思被海德格尔通过生存而奇特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诺曼底演讲稿是海德格尔后期关于哲学观念的重要论述。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哲学的任务就是对存在的追问,追问的方法是现象学,方向是回溯到希腊思想。不管对存在追问的途径如何,这是海德格尔关于哲学的不变主题。诺曼底演讲稿的哲学观念就是对存在者之存在的响应,海德格尔从方法到内容上试图揭示出思想与哲学,思想、诗与语言,语言与哲学之间的关系。诺曼底演讲稿的哲学运思的时代意义即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解构、对未来哲学之本质的追问。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科技观是浪漫主义的,同时当前时代的特征从根本上说也是浪漫主义的,浪漫主义是一种源自存在深处的超越性追求.海德格尔承认现代科技的现实性,并不加以盲目拒绝.但他认为需要从本质上反思科技所带给我们的一切,在描述科技所产生的后果即科技对人的生命本质的剥夺和侵占、科技对大地或自然的促逼时,海德格尔作了极富诗意的浪漫主义述说.在他关于拯救方案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了思想大师的浪漫主义理论情怀.海德格尔科技观中的浪漫主义母题同时也是时代之思的母题,等待我们去进一步领受.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与禅宗在语言问题上存在较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观是其对主客形而上学的批判在后期的延续.也是非对象化运思在语言观上的表达。禅宗以得悟为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认为“语言文字,徒劳施设”。但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乃是存在本身既澄明着又遮蔽着的到达”这一观点与禅宗“心非相,非离语言,非不离语言”的观点存在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塞尔从自然主义立场出发,批评现象学犯了视角主义的错误,并将其困境解读为“现象学的幻象”,认为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这种幻象的典型。塞尔的这个解读没有足够注意海德格尔有关语言意义与存在意义的区分。从自然主义视野看,海德格尔将语言意义追溯至存在意义的做法看起来预设了意义的存在,并且陷入了某种循环之中。但海德格尔并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借此循环进一步揭示出意义的时间性结构。反之,通过考察自然主义意义观的基本思路可以发现,意义与真之间也存在某种循环定义或论证的关系。自然主义者没有看到现象学思考的着力点正是此意义与真的相互交织处。与自然主义被动地陷入“循环-定义”不同,现象学主动地接受并展示这个“循环-结构”自身的意义。海德格尔的意义观就是此意义结构的一个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15.
解释哲学以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观。本文历史地考察了施耐尔马赫、海德格尔、伽达默尔以及利科尔等的解释哲学语言观,进而得出解释学语言观的逻辑发展进程是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到本体论,再由本体论到本体论和方法论、认识论相统一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展示了诸如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与存在的关系、语言能否揭示存在等问题,对于后人都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生态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是一个生态学时代,海德格尔的后现代存在主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存在主义生态观.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海德格尔关于生存之"畏"的内涵,以及他的"回归"观、"诗意地栖居"观,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海德格尔揭示了在贫乏时代,荷尔德林诗在克服语言的技术化,把语言保存在其纯粹性之中,实现诗与思的合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诗作为接受的尺度,意味着思想对语言的倾听.诗人是存在之家的守护人,只有在语言家园中,才能实现诗意的居住.  相似文献   

18.
存在显现难题与海德格尔的审美主义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的真谛在于,现象不是存在者的表象,而是存在的显现.但存在具有超越性,不在场,因此存在如何显现为现象就成为难题.海德格尔前期哲学试图通过此在的在世体验--畏来使存在意义显现,但由于其主体性和非超越性以及无对象性而不能实现.要使存在显现为现象,只有通过审美.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使存在现身为审美意象,从而克服了现实生存的局限而领会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后期海德格尔哲学转向审美主义,通过诗意地安居(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以及诗性语言,来使存在显现为现象,并且领会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柏拉图奠基的传统形而上学是一套视觉性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使存在的意义这个属于存在论层次上的问题陷入存在者层次上的窠臼,一直隐而不显,处在被遗忘的状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借助以“Sicht”(视、看、见)为核心的一组视觉性的词,来表达作为Dasein(此在)的人在世界中与其他存在者打交道的情形。海德格尔试图赋予这些视觉性的词以更加具有开放性的意义,来突破传统形而上学语言的桎梏。最终,海德格尔意识到了这种努力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在英美分析哲学的科学主义传统和欧洲大陆语言观的人文主义传统这两条现代语言论道路上 ,如果说海德格尔早期哲学更倾向于后者的话 ,那么后期的海德格尔思语言之本性已经摆脱了这种人类中心论语言观的陋见 ,他也并不是要像传统的形而上学为我们寻求某一种现成的他的语言观 ,而是真正的把我们带向那林中空地 ,倾听语言 ,应答语言 ,让语言成为存在之家 ,让存在存在着 ,让天地人神都归属于那宁静的排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