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文帝及其"元嘉之治"不宜评价过高.宋文帝"刑德不树",大肆杀戮功臣名将,重用宗室、旧部与姻戚,给当时政局造成消极影响.宋文帝"穷兵黩武",对人民反抗斗争一味武力镇压,不自量力发动三次北伐,给国家与人民带来沉重灾难.他对权贵奢靡的纵容、对百姓赋役的繁重,导致国家经济力量薄弱.宋文帝的一系列失误致使"元嘉之治"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组织文学创作上,刘宋时期历代君王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当时的士族在宴会、游历等许多场合中都有辞赋创作、吟诵的风气.宋文帝刘义隆组织过许多大规模的文学雅集.而且由于他的统治地位,宋文帝喜好往往造成某种风气,引起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客观上引导了刘宋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刘宋文学的繁荣.本文拟探讨宋文帝组织的几次主要的文学雅集,以管窥当时文学创作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宋文帝在位的三十年,与多个少数民族互动频繁,总结其民族关系思想,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划河而治"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处理汉族刘宋与鲜卑北魏关系的核心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文帝与北魏发生数次战争,宋多战败,影响深远;2."以夷制夷"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夷制夷"思想的指导下,浪费掉了很多北伐机会,反而使北魏坐大;3.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羁縻思想,目的是想拉拢处于中间势力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以抗衡北魏,但收效比较小,因为随着北魏实力的膨胀,这些少数民族逐渐依附于北魏.纵观这三十年,北强南弱的局势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中叶,藏传佛教格鲁派与固始汗以及西藏其他地方首领联合遣使前往盛京,与满清政权建立联系,开西藏地方与清朝政府关系之先河。作为四世班禅,在这次联合遣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朝刘宋遣使救灾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频发的自然灾害促成了刘宋遣使救灾措施的不断实施。救灾使臣在参与地方灾害的救助过程中,将朝廷的安抚、赈恤与监察等几个环节连接起来,成为在灾害情况下联系国家和地方的纽带,体现了封建国家在救灾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遣使救灾作为刘宋一种积极有效的救灾机制,对刘宋灾后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辽丽双方遣使的特点,以高丽是否为辽朝属国、辽朝与高丽间的使者往来是否制度化等为依据,可将辽丽使者往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平等往来期(922年至994年2月)、非制度化遣使期(994年2月至1038年8月)、制度化遣使期(1038年8月至1116年4月)、衰落消亡期(1116年4月至1123年8月)。重熙七年(1038年)八月,高丽"始行契丹重熙年号"应作为东亚封贡体系正式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南朝时期的"遣使巡行"颇为盛行。从出巡使臣的职责范围看,南朝较之汉晋有不断扩大的趋向,其职权范围逐步扩大到诸如考课、监察、赈恤、举贤、教化等重要领域;从巡行形式上看,此时的遣使巡行一分为二,正式分张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逐步形成中央系统主导、地方系统辅助和补充的格局。这一制度对于维护南朝的统治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渤海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国(公元698——926年)与日本仅一水之隔。在它存在的二百多年中,和日本遣使频繁,联系密切,和睦相处。渤海第一次向日本派遣使者,是在公元727年;最后一次遣使,是在公元919年。在二百多年间,遣使三十四次,平均七年左右一次。渤海十五代王中,除大祚荣王尚未开派,大元义、大华屿、大明忠三王在位不满一年也未派外,其余十一代王都派过。而派遣次数最多的是大钦茂王,该王在位五十六年,即派十一次,平均五年左右派一次。其次是大仁秀王,该王在位十二年,即派六次,平均二年派一次。日本国第一次向渤海遣使,是在公元728年;最后一次遣使,是在公元811年,共派十二次。其中,派遣次数最多的,也是在大钦茂王时,共派七次;其次是在大嵩玲王  相似文献   

9.
公元793年(唐贞元九年),南诏异牟寻三道遣使入唐,其后南诏与唐、吐蕃关系出现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汉文史志《新唐书》、《云南志》等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虽有记载,其材料也极有价值,但明显存在一些舛误,所记三道遣使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内容也相互抵牾。分析相关史志所记及三方当时的情况与关系,可见:向唐中央政府及唐德宗提出背蕃归唐的要求与条件,是南诏三道遣使的重要目的之一;此次重大行动时间的确定,则与南诏、唐、吐蕃三方情况的变化及关系互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 范晔,字蔚宗,著名史学家,顺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地区浙川县)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日(公元446年1月23日)。关于范晔始撰《后汉书》之年岁,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始撰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对年范晔二十七岁。如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月印刷本),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似文献   

11.
周潇 《东方论坛》2011,(1):88-92
戚继光的文学成就主要见于诗文集《止止堂集》和两部兵书。成继光的诗歌是其戎马生涯的写照,内容宏富,风格多样,既有发扬蹈厉之作,亦有清婉调畅之歌,皆起放自如,少有约束,感情真挚,饶有风致,书写了他壮志报国的热血衷肠和保国安民的高尚人格,也抒发了遭谗遇毁、壮志难酬的痛苦,军旅篇什慷慨悲壮、尤见雄奇。其文因事抒思,涉及了当时的许多社会生活和社会状况;《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部兵书均用口语写成,在古代兵书中绝无仅有,以其卓越的军事思想和实用价值为后世所重。  相似文献   

12.
欧阳健 《南都学坛》2004,24(1):43-48
脂本所题干支,体例混乱,疑点甚多,独标"乾隆二十一年"的墨笔批语,明显出于后人所加,"不能盲目轻信"。从涉及"近"今"内容的大量脂批中,可以感受脂砚斋的"时间感",表明他是在《红楼梦》流传很久以后方加上批语的。有的脂批更是批在光绪年之后。  相似文献   

13.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形成的时代使之有借鉴墨家思想的可能,《唐虞之道》“爱亲”与“尊贤”的统一是其在儒家思想基础上,绝大部分兼采儒墨之善而成的,其“利天下弗利”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与墨家思想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诗歌《柳枝五首》记录了诗人和柳枝一场没有结果的爱情,刻画了一位具有非凡的音乐和诗歌艺术修养能力的妙龄少女形象。鉴于古人喜用“柳枝”代指歌妓的惯例,通过考证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唐代文人风流之风极为盛行,李商隐与歌妓亦是交往甚密,在其诗歌中尤喜用“柳”代指歌妓。根据各种文献考证结果,可知《柳枝五首》中的柳枝实为唐代一位多才多艺的妓伶。  相似文献   

15.
章表文是曹植一生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植章表文在抒情内容上,多抒发其报国之情、骨内亲情、哀怨之情和感恩之情,在抒情手法上,善用典故、散句和比兴之法,从而使其章表文具有鲜明的特色。曹植在章表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相似文献   

16.
兰和群 《南都学坛》2005,25(5):74-75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了“知人论世”的批评原则和“知言养气”的创作理念。“知人论世”说,即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强调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家的经历。“知言养气”说,即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之洞认为 ,实业是富强之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 ,才可能强盛 ;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 ,才能不依赖于外国 ,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 ,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 ,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 ,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 ,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 ,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畤祭原始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畤祭原始说@汪受宽$兰州大学历史系!甘肃兰州730000~~~~~~  相似文献   

19.
《汉志·诗赋略》分类义例等问题为后世论争焦点.返归历史语境考索《汉志》分类的基本义例,整体观照并辨析《诗赋略》涵盖的文体、归类方式及内部之种属关系,探讨《汉志》的流变,可以廓清《诗赋略》原本源于《诗》的荀赋、杂赋,肇端楚辞的屈赋、陆赋,乐府采录的歌诗三类编目之事实.  相似文献   

20.
2 0 0 2年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李贽逝世 4 0 0周年 ,他一生中对宋明理学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学术批判 ,而有权有势的论敌对他却进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政治迫害 ,这就形成了李贽被迫害致死的悲剧。李贽至死也不明白真正推崇儒学的是那些将它作为统治工具的当时和历代的最高统治者 ,而绝不仅仅是理学家 ,这也是他的悲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