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利率是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利率的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里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的进程.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也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本国情.从各省区域内部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区位梯度差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对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无疑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IPCC提供的方法与参数,测算出我国30个省市地区的碳排放水平。并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我国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都对碳排放规模有正向影响,其中这些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城市化水平是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存在较严重的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导致这种不平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由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制度与体制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因素导致湖北省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2000-2011年全国221个地级市样本组成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相关性检验,发现我国高校和在校大学生的地区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而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中国高校区域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人口总量是我国高校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支出亦对高校区域分布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等教育质量对高校区域布局的影响程度最大,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次之,同时,验证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发展,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能科学的反映当前环境资源刚性约束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文章首先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估算出2003-2012年间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后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侧重研究了表征技术进步的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反映技术效率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对我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自主创新对省际GT-F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技术引进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其影响作用却不显著,甚至于相邻地区的技术引进对省际GTFP有显著的消极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文章从低碳能耗水平、低碳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支撑水平、自然环境水平五个方面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我国30个省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得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趋同于经济发展状况,大致呈现东、中、西阶梯状分布:东部沿海省市发展好于中部,西部省市靠后。  相似文献   

8.
京沪穗人生活消费各显风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上海、广州是我国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三城市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人文景观方面都有着相近之处.根据1997年三城市抽样调查资料,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马鸿珍同志对三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  相似文献   

9.
陈兰 《统计与决策》2016,(22):57-59
产业生态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我国经济长期的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运转模式,已严重锁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路径.文章拟引入非径向BM-DEA模型,以2005-2014年我国18家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仍处较低水平.因此,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选取1997-2015年的相关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经济发展方式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以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产生积极的影响,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的作用越明显,呈梯度渐进增强趋势;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为门槛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对贫困减缓产生显著的正面效应,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调整区域税收政策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是促进社会结构合理、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但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现代化水平、城市化建设、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并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排序,得出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为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D存量、市场化水平为一般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构建基于PSR概念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分别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量化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10—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并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对2019—2028年的数字经济发展走向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长了4.4倍,年均增速达到50%,2019—202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增速将不断提高,预计2028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将是2018年的5倍。因此,我国要进一步推动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电信业等数字产业,以保障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我国快速发展,如何客观、准确地综合评价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综合评价指标的方法选用、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评价结果分析等方面,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区域之间的生产要素禀赋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大.因而,各区域生产要素对区域总投资的影响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回顾国内外学者研究环保投资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加权主成分TOPSIS价值函数模型对我国区域环保投资进行时空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区域环保投资仍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非均衡性,一些后发优势的省区环保投资明显上升.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和突发环境事件是导致区域环保投资时空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地区间存在的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现象,文章在深入解读转型期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对31个省份在2013年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对差异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各省份的公共服务水平分区域呈现出差异,东部区域的政府政策对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西部区域的政府政策和经济发展均对该区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梯度格局及其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利用19个反映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定量地划分了长三角16个城市1997年至2007年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诸城市的经济发展确实存在比较明显的梯度,而且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这种梯度格局在不断地变化.这种结果不仅是对经典的区域经济理论如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等的有效验证,而且还说明了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实施的梯度发展战略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中国各省2000~2009年碳生产率面板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将我国各省分成四类地区.为能甄别各类地区碳生产率的优劣程度,利用密切值法,对四类地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每类地区碳生产率发展水平呈等级分布,且不均衡水平明显;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碳生产率水平较高;工业结构不合理碳生产率水平较低.因此,各省在分解节能减排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所处阶段以及碳排放量现状,合理提升碳生产率,为我国实现相对减排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