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按照国家“七五”计划中关于“要有步骤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雏形”的精神,我国许多省市的农村开始探索社会养老保险的道路。但总的来说,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多是在经济比较发达、乡镇企业比较密集的富裕或较富裕的农村中进行,试点的方案也多是仿效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对于广大的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不具有普遍推广的意义。本文试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在深入分析永泰县农村老年人养老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在经济不发达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思路。福建省永泰县是一个经济落…  相似文献   

2.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制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保障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制度。我国于195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这一制度是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已经对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形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模式。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很不完善,这可以从养老保险中存在的大量违规行为得到证明。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组成:养老保险费的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养老保险金的给付。下面就从这…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到21世纪上半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可占世界总量的10%,但却要负担世界20-25%的老年人,在未富先老的严峻形势下,完善当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保证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可持续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会养老保险运行经济成本的角度,分析了我国1997年转制前后养老保险经济成本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并给出了保持适度养老金经济成本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统账结合”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缺欠及改进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式(简称“统账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得到了确立,行业统筹问题也得到解决,最终纳入了地方统筹范围。但是作者经过仔细研究后认为,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确立,并不意味着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这些问题既有制度设计本身缺欠而产生的内在性问题,也有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因管理失控和道德风险侵蚀而产生的外在因素。本文基于我国的人口和经济环境,从制度模式本身的特性和外在相关因素两个方面剖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剑  刘佳 《西北人口》2008,29(3):101-105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安市市内六区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状况进行了调查评析,发现由于权益意识、收入水平及工作岗位流动性的限制.农民工对社会养老保险并无太大需求等问题。并建议从加快制度改革、加强宣传教育、规范企业用工制度等方面构建农民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养老保险能使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保障,对于老年人安度晚年以及社会安定团结都有很大的好处。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显得越来越重要。一、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一) 人口老化的态势使我们不得不考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近十几年来,由于大力推行控制人口的政策,加强了医疗保健事业,生育率明显下降,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少儿人口比重逐渐下降。据统计资料,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得出中国现在还不具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人口老龄化,家庭赡养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及集体经济的衰弱,觉得中国又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针对条件不足和客观需要之间的矛盾,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其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实施中的一些环节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各阶层、各群体的福利状况共同改善的基础之上的,社会应全面关注老年人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完备的老年保障体系。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主要是一种经济保障,精神保障相对缺乏。建立老年精神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它有利于老年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促进老年人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社会管理,促进代际和谐与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由于土地收入递减、人地矛盾突出和农民就业状况改变等原因已逐渐弱化。同时强调土地的保障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城镇化进程。因此本文提出在经济发达地区应建立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由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且分人群分阶段实施,以真正解决农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制度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将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互动发展。在分析影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各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符合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局部推进战略的制度模式。该模式建立了自动对农民工分层分类的机制,充分考虑了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未来改革,在保证政府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保护了农民工的权益并平衡了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11.
张园 《西北人口》2013,(4):71-77
立足于我国目前碎片化的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本文解析了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和实现条件,研究了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城乡覆盖、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三个发展阶段设计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进程,提出每个进程的实现路径分别是:2012—2014年,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人群全覆盖,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间无缝隙转移接续机制;2015—2020年,整合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居民缴费和养老金待遇动态增长机制;2021—2030年,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过去的50年里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养老保障、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变迁表现在:其一,退休金制度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转变;其二,社会救济制度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演变。并展望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3.
徐春兰 《西北人口》2011,32(3):53-57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保持养老保险基金长期的收支平衡是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根本目标。江苏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省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严重,具体体现在:基金需求加大、支出增加;基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个人账户"空帐"日益严重;基金收支缺口不断扩大等。本文在对江苏省基金收支失衡分析的基础上,对基金收支失衡进行了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原因分析。为实现江苏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本文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例如: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减隐性债务;差别化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基金征缴率;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等。  相似文献   

14.
王莉莉 《南方人口》2011,26(2):31-38,64
女性丧偶老年人是老年人口中的双重弱势群体。利用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以及对18位女性丧偶老年人的深度访谈资料.发现我国女性丧偶老年人普遍存在着经济收入低、保障水平差、自评经济状况“困难”比例大的特点。此外,女性老年人在丧偶之后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强调性别平等观念,建立遗属养老金制度,是解决女性丧偶老年人经济、生活困难的一个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遗留产物,虽然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但是目前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数额仍然很大,严重影响到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转。采用精算方法和最新统计数据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现实规模进行测算,并提出补偿这些债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深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国际通行的"覆盖面"指标,利用我国的数据,得出2006年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数据。回归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具有显著性的影响。人均GDP时间序列数据和中等收入国家截面数据的比较分析表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滞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还受到农业经济和非正规部门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社会保障模式、行政管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提出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的国际经验和我国可选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职业年金制度衔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企业职业年金制度 (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 )发展缓慢 ,主要是因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较慢和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这一因素反过来又进一步制约了基本养老保险改革的进程。因此 ,在人口老龄化和基本养老保险体系负担过重的双重背景下 ,政府应将职业年金的制度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工作重心之一 ,解决好职业年金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化养老:问题在哪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景 近年来,中国的老年人问题研究多集中于老年人的经济上的“养”的问题,或者说是集中于老年人的经济保障问题。因为,在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我国退休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普遍并不充裕,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农村,他们在经济上基本上不能享受到社会保障。同时,我国老年人在经济上依靠子女保障的程度正趋于下降。因此,老年人的经济保障正在成为一个愈来愈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我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随着人口的工业化从业比重的增加和家庭养老职能的弱化,以及子女一代迁移、流动性的增强,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化养老制度提出了新的课题。 发展社会化养老已经基本上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但是,如何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化养老的问题在哪里,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化养老体制?仍然是明显的问题。 同时,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很多研究更关注于发扬和巩固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也有些研究专注于将社会化养老与家庭养老结合起来,但是如何实现这种结合,尚需深入探讨。社会化养老应如何发展已然构成我国养老方式的重要内容,需要从具体发展机制上子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的人口与经济状况已不适应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 ,为此俄罗斯政府开始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的基本趋势是由单一的现收现付制转变为建立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新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中养老金替代率是整个养老保险制度成败的关键。农村养老保险替代率的高低不仅体现养老保险对农民的保障水平,而且也能体现政府在养老保险制度中承担的责任程度。本文利用社会保险精算学相关知识,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精算模型,结合新疆农村具体实际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新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