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后起之秀,在人类社会中越来越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应用人类学的内涵,以及应用人类学的案例实践两个方面初步探析应用人类学之于文化、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物质、精神、行为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仪式作为生活中存在的重要行为,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对其有着独特的认知和解读角度,本文通过对现实场景中的仪式分析,对人类学理论下的"仪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张丽梅  胡鸿保 《社会学研究》2012,(2):182-203,245,246
马凌诺斯基被认为是现代民族志方法的奠基人。今天,严格意义上的民族志仍然遵循马氏的基本准则。后现代主义的人类学对人类学家的自我身份及其专业实践进行了深刻反思,而功能主义人类学也在后继者那里得到了修正,但是,现场的主客互动依旧是民族志研究方法的核心特征。在人类学走进文明社会后,文献成为田野作业里重要的补充。不过,笔者认为,其实只有田野研究中对于文献的利用,不存在所谓"走进历史田野"之说,历史民族志仅仅是文献而已,其现场感是"别人的",并非使用这份民族志的人的,而作为当事人的作者没有将其当成"历史民族志";真正的民族志是要有主—客面对面互动的、有切实的伦理问题的。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人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创造出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人类学以其独特的学科视角和思维吸引了很多的专业学习者,通过阅读经典人类学著作、体味人类学家的做学著述思想、进行田野实地调研,并书写新的民族志。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各有所感、各有所得。本文在回顾分享自身学习实践人类学经历的基础上,尝试对一些相关话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5.
冷静 《现代妇女》2013,(11):269-269
本文基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一书中的应用人类学实例和一些相关文章,简要阐述了应用人类学在人类学各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白彬 《现代妇女》2014,(5):316-317
本文通过对该村落的社火传说、筹备、表演过程和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在此基础上运用人类学的三种理论,试着解释"社火"这一文化现象。目的是希望能够熟练运用人类学的学科知识,为今后的研究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人类学最中心的概念。最初源于拉丁文中的culture,即"耕耘、种植"之意,此外还有照料土地、饲养家禽之意,并含有照料家庭和培养道德、心智之意。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文化的集合含义强调了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culture成为了人类学最核心的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在人类学的各种学术流派中,对于其基本含义的界定和研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为中国艺术学针对"活态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在东北这片民间艺术活跃的沃土上有着满族说部这样的口传艺术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是艺术人类学所关切的课题。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研究满族说部,凝练出满族说部民族性与时代性、间接性与广阔性通俗性与口传性的活态特征。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方人类学的困境,原居民人类学一直被视为极具优势的另类田野研究实践,而且是一种日益盛行的人类学研究门径。然而,透过仔细检视原居民人类学的知识论理据,兼以华人原居民人类学文献为参照,本文尝试对原居民人类学的学说进行反省,指出该学说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陷阱,即有把田野考察者的主体位置本质化及把身份凌驾于之上并当反省于作田野研究基础的危险。笔者二人在文中将引用个人的田野研究经历,说明原居民人类学如何在实践上往往并不一定独具优势和完美无缺。尽管田野就是自己的家乡,笔者二人还是与一般田野考察者没有多大分别,也要不断保持警觉,步步为营,从而维持研究对象与自己之间的友好关系,跨越研究对象与自己之间的差距。就此,笔者二人提出了“次原居民人类学”的学说,来阐明其重要性,兼而申明反省性在田野研究中的必要性,在家乡进行的田野研究亦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自人类学创立以来,文化一直是这门学科的核心概念,国内外学者都曾尝试定义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从概念出发,通过对人类学学者关于文化定义的回顾、文化特征的论述、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作比较,发现人类学中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不同,进而提出人类学视野中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文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过去6年,我们在云南省西北部地区的一个村落推动一项名为"探索一个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能力建设模式——以云南为例"的行动研究,目的是发展适合中国处境的社会工作教育和实务模式。在我们与村民同行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专业扎根于中国本土的艰巨性。而感触最深的是,我们这些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知识分子",在面对复杂的村落文化处境时,一种无知和无能感常常使我们感到步履维艰。我们警觉到,在专业化实践中其实也同样遇见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出现的文化识盲的问题。本文将首先简单介绍我们的项目以及绿寨的一些基本状况;然后将以我们所经历的事件为例,指出专业社会工作在乡村实践中所遭遇到的困境;接着,回到社会工作专业对于文化敏感实践的讨论当中,试图指出人类学中关于文化识盲的概念更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从而对社会工作在农村的实践加以进一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当代民间文书资料和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复原了一个村庄老人会10多年自治成长的过程,分析了这个内源性自治组织成长的内外契机和实践的学理意义。本文提示,村庄次级自治组织的培育是村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成长的重要生长点;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分群理论等新视角有助于老人会等乡村自治组织研究的深入,研究者的在场有助于村民等自治实践主体培育乡村自治组织的自觉和学科知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
发展研究:人类学的历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评述了自上世纪70、80年代,人类学发展研究兴起以来的研究成果,认为,人类学发展研究以本土知识为基点和主题,并致力于处理发展中涉及的权力关系,其中大体可以分出三大潮流:一是采用福柯式的话语分析手段解构发展;二是立足于本土知识研究,倡导自下而上的参与发展模式;三是继续和延伸发展的话语分析,证明并展现发展实践中存在着的多种发展话语。第一类研究带来的强大批评力量令人类学在发展面前束手无策,而后两类研究的兴起则旨在缓解前一类研究带来的发展话语的解构。西方人类学发展研究的成果为中国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为中国人类学者留下了诸多有待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宗族研究:从社会人类学到社会历史学的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中国宗族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取向。在革命话语的影响下,宗族被当作落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组织加以批判;而人类学家弗里德曼则以功能主义为方法总结出以"祀产"为核心的中国宗族运作模式。历史学家科大卫等结合历史学和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取径,提出"入住权"的概念和"宗族是一种文化资源和控产机构"等论断,显示出超越功能主义的具有整体历史视野的宗族研究学术路径,是从中国历史发展演变逻辑出发的历史人类学宗族研究的一种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狼图腾》是从草原生态乃至草原生命的角度,对狼进行还原性解读的。本文通过对该小说内在意蕴的分析,力图挖掘出在"狼"意象表征背后所蕴涵的以"狼图腾"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游牧文化精神,从而揭示出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小说《狼图腾》所彰显出的意义:警示人类生存危机、启示人类"狼性意义"、引导人类进行深刻的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16.
文学人类学作为以人类学态度探究文学生命力的跨专业学科,与从人类学角度看待影像资料的影视人类学在跨学科和去学科方面越走越近。作为二者结合代表的潘年英及其作品具有典型的讨论价值。研究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关系,首先需要了解文学人类学与影视人类学的出现及发展,然后才能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事文学人类学的“仪式”研究,自然会首先注意到“文学与仪式”的内在关联。从20世纪文学批评中的神话--原型批评派的实践与英国的仪式学派(又称“剑桥学派”)的渊源关系上,就可以得知大概。民族志电影作为一种主创人员通过人类学视角创作的叙事文本,其中的仪式叙事有其重要的内涵和价值,但易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即是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以电影《赛德克?巴莱》为例,浅析其贯穿影片的仪式叙事,揭示其深厚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三下乡"团队在湘潭市云湖桥镇开展"精准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美好中国梦"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实践育人的做法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以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对人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在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文献中,就有对人类种族、民族等情况的记载。当然,这些记录是零散的,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人类学研究还只有百余年的历史。在欧洲,法国率先于1839年成立了巴黎民族学学会,英国、美国、意大利等国也相继建立了人类学、民族学和史前史等方面的研究机构。从此,有了系统的人类学研究,涌现了一批专业人类学家,出版了大量的人类学论著和刊物,形成了一系列有关人类及  相似文献   

20.
如今,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村落建设散发出了独特魅力。就人类学而言,村落一直是其重点关注的领域,研究者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法了解乡村文化建设,从主、客体的角度分析乡村发展的成效和问题。以贾家庄村为田野点,从人类学整体观的视角,运用访谈法、文献分析等方法,从贾家庄的乡村旅游发展、居民社区参与等方面,感受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从而探索乡村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