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从两汉经学发展出来的魏晋玄学,将宇宙生成论发展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企图调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在与佛学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两种相继的思潮,本文旨在阐述魏晋玄学与佛学的关系,理清二者之间发展的主线,在深刻理解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说明魏晋玄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作为魏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学说,使他确立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嵇康追求一种自然状态,这种状态要求超越文化的限制,通过解决社会中个体矛盾,以达到调节个体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效果,企图构建一个完全和谐的理想社会。嵇康的社会理想虽然难以实现,但不管是对当时社会发展还对现在的社会转型都有一定意义。本文整合各方思想,形成嵇康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尽管马克思没有在文本中明确提出过"生态"一词,但马克思却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贯穿始终。当前学术界对《手稿》中人与自然关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由对象性关系解读人与自然关系;二是从"人化自然"角度考察人与自然关系;三是从劳动异化理论探析人与自然关系;四是构想共产主义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4.
道家认为"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故美在自然,自然而然谓之大美,道家哲学中的道是虚与实,无与有的统一,它"惚恍"不可捉摸,但却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即是这"无声之音,无象之形"。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性上分析人在认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历程,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关系,分析其原因,有益于对自然先决的主体性思考,并反观整个人类发展进程,反思人类当前处理与自然关系态度的原因,重新在有机整体性的角度看待人类发展与自然关系。  相似文献   

6.
作为魏晋风度的代表者之一,嵇康其个性形成必是主观客观多种因素称其融合,消长的结果。而时代背景,作为最重要的客观原因亦可从社会政治背景及思想文化背景加以探究。本文将从多方探讨嵇康个性形成之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产生是在民族分裂、政治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得志的文人骚客转而用对山水自然的青睐来逃避现实中的不得志。于是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文人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的阐述,其中包括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融合与发展的魏晋玄学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老子思想精髓的探讨,从而找寻中国传统文化对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造园的影响以及最后本文着重撰写江南私家园林中呈现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哲学形态的表现形式,这三个哲学形态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它们三者都处在一个横向层面,三种哲学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互补的联系。不管什么时期的哲学论证,都是从公共性的起点出发进行思考。因此,不管是那种哲学形式,我们都要站在一个理性的立场上去辨别它的合理方面,这对于当下我们社会的哲学主流思想的确立有着重要意义[1]。不论是在哲学精神还是哲学方法这些方面的进步都有助于我国哲学创新的推进。三者价值信念层面的对话都是以当今社会的创新、科学、文明发展为主旨,希望以生态公共性为起点,以生态正义为主流,在全世界形成一种"共生"的思想观念,大力畅行正义公共性,将"合作与共享"的价值观念发扬下去,提倡一种理性、共在的观念,为哲学未来的发展创新寻找新的突破点。[1]  相似文献   

9.
《职业》2014,(25):6-6
他是中国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其《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他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中国哲学体系,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他一生努力,不曾停歇。他,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一位中华文化复兴之梦的“逐梦人”。  相似文献   

10.
王弼将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概括为"崇本息末"四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无为本""名教本于自然"等重要思想。探究王弼"崇本息末"的思想有利于深入了解王弼思想之中的"本末"观与"有无"观,能够在分析"崇本息末"思想之实质意蕴和现实价值的基础上,通过"无为"和"举本统末"等途径为道德之"全有"与道德之"实"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参考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千字文》诞生于魏晋时期,是统治阶级文化教育思想的客观反映,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思想文化上,对社会发展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囊括了哲学、天文、地理、修养、历史、特产、农业等内容。本文主要基于《千字文》的儒学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一种思潮,是在老庄思想基础上建构的儒道两家的极有意义的哲学尝试,对后代影响深远。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本文通过对魏晋时期典型人物是否拥有社会资本以及如何运用社会资本的分析来看玄学衰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关于语言功能的问题,早就是人们讨论的话题。先秦时期即已有之,魏晋时期的“言意之辨”更具有代表性,有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说,和与其相左的以欧阳建为代表的“言尽意”说。时至今日,语言符号能否穷尽地表达意义,应该如何把握意义,既涉及认识论问题,又涉及方法论问题,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4.
尼采认为,希腊的酒神精神是一种狂野的精神,交织着痛苦与狂喜,融入自然,寻求着万物归怀。梵高作为19世纪杰出的画家之一,以其强烈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他的艺术作品蕴含着深刻的酒神精神,将艺术形而上学化,形成了拯救自己灵魂的生命哲学:痛苦与狂欢交织的癫狂,是一种酒神般的嚣张;放纵充盈的生命之感,如同酒神对生命的张扬;复归自然的质朴情感,俨然一种酒神式的陶醉。  相似文献   

15.
顾城的一生是诗歌创作的一生,自然和自我,既是顾城生命的感受,也是他创作的源泉,他的诗歌创作之路既是寻求自然与自我之路。他曾将自己找寻自我之路分为四个时期,本文试从第二个时期"文化的我"切入,从战斗者、逃避者、孤独者三个形象来分析顾城在这一时期诗歌中的战斗精神与逃避形象。  相似文献   

16.
美国哲学家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一书中主张,哲学无法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传统哲学关于哲学处于诸学科层系之巅的断言是一个错误,在一个世俗化了的世界里必须加以抛弃,人们应该从实用的、解释性的和历史的角度来理解哲学。这一反本质主义的哲学观使他赢得了广泛赞誉,奠定了其在当代哲学界的地位,同时,他的观点也遭致了许多批评。  相似文献   

17.
我国音乐艺术主要反映的是其与自然的契合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意义的体现。研究钢琴曲目的意境和节奏,需要对音乐美学有充分的了解,通过掌握美学知识来更好地品味钢琴音乐,也通过欣赏钢琴音乐实现审美能力的提升和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舒群是"东北作家群"作家之一,他以真实、鲜活的小说创作深刻地反映了东北沦陷时期的时代生活,代表作有《没有祖国的孩子》《蒙古之夜》《沙漠中的火花》等。他的作品包含着对故乡的极度热爱和对殖民侵略者的强烈仇恨,表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与无助,刻画了不同国族民众在异族统治之下的屈辱与抗争,展示了沦陷时期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文学图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略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其生态哲学层面上的深刻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人类背离“道法自然”的准则后所导致的精神及自然的异化,得出如何改变当今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反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常常作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的视角,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忽视了自然维度,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针对这一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关怀,他从生态角度重构了马克思生态理论体系。本文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思想,并以福斯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契机,促进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