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昕 《天府新论》2020,(3):134-141
李子柒短视频以古风田园为主题,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展示,建立起一种兼具“现实感”和“美感”的乡村田园生活,而由于视频中所展示出的自然乡村、传统美食与民俗工艺等,李子柒短视频进而被官方话语认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整个事件是一个关于构建“现实”叙事的文化现象。通过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如何以日常生活的“现场感”打造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幻觉,并且分析这种作为“幻象空间”的古风田园所反映出的社会意识,以及这种社会意识所隐藏的城乡结构中的矛盾,进而得出结论:通过展示田园日常生活所建立的“现实感”,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而非对现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对Photoshop人像技术的“文本”研究可以看作当前视觉文化机器理论研究的一个个案呈现,也是都市空间技术的一个文本解析.Photoshop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是数码影像环境的重要表现,Photoshop技术对人像的技术优化处理体现了Photoshop技术在人像生产过程中的美学暴力与哲学逻辑.这一技术行程是当前理论家所认为的,技术机器介入人们构建日常生活与人们内在精神本质的具体技术实现.在技术机器的实施过程中,人的存在被日益隐匿并且不断被景观化和图像化,并不断与原初的本真状态相“分离”.因而,Photoshop的技术实施是居伊·德波所谓“景观社会”的技术成因之一,在更深层次指喻着保罗·维利里奥所谓人的“死亡”.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志鹏 《天府新论》2010,(2):115-11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文化为表现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消费主义文化是由“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转变的表现;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于“文化工业”;其运行和扩张以“文化主导权”的形式来实现;消费主义文化造就了异化的人,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媒介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层面,不断加深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媒介依赖症”成为一种现代病。人与媒介的“难分难舍”往往引发人的情感迷失、认知偏差、心理焦虑。媒介的人性化发展不断满足了人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沉浸体验,但也可能弱化人的主体性意识,导致人的异化,使人过度依赖媒介。人要实现自我救赎,就必须超越媒介,增强反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提升“反连接”能力和“反沉浸”能力,避免在媒介使用中成为电子化、扁平化的人。  相似文献   

5.
处世之道是人类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思维方式与文化个性的重要表征。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其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与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高旸 《天府新论》2021,(6):66-73
伴随人类社会走向技术勃兴,技治主义已开始由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技治主义深嵌于个体思维逻辑,对社会成员的认知实践产生技术性影响。通过以符号世界为具体分析对象,发现其中存在技术理性思维主导和个体认知虚无问题。个体在技术凝视中进入一种“我思”而非“反思”的形式性思考状态,陷入理性认知的技治主义困境。对此,需要从社会关系层面理解个体认知实践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技术叙事的真实参照。从意识形态角度审视技治主义,警惕其对民众日常生活的过度渗透。  相似文献   

7.
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丁帆“乡上文学”作为农业社会的文化标记,或许可以追溯到初民文化时期。那么,整个世界农业社会的古典文学都带有“乡上文化”的胎记.然而这却是没有任何参照系的凝固静态的文学现象,只有社会向工业时代迈进时,整个世界和人类的思维发生...  相似文献   

8.
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日常生活科学化”的诞生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科学诸维度的现实必然性。它在昭示社会进步、推进“去个体性”、蕴含社会批判、重建科学崇拜、揭橥审美观变迁的同时,也暴露出围绕科学理性、大众角色、科学效能和日常形式的诸项悖论,表达了命题存在的现实困境。命题在当下语境的诠释拓展了理论研究视野,也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应星 《中国学术》2003,4(1):313-321
台湾的“统独问题”是台湾社会自1980年代以来争论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问题。它不仅深刻左右着台湾的政治生态,而且也在整个台湾社会形成了一条明显的断裂线——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方兴未艾的社会运  相似文献   

10.
魏明 《理论界》2007,6(11):130-13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文化心理的总体特征是“和谐”二字,这种“和谐”只有体现到日常生活的层面即大众文化心理的层面,才能说整个社会达到了“和谐”。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却遇到了空前的弄日益冲突、观念困惑。冲突和困惑都是具体而生动的,人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从良莠不齐的西方思潮、从现实的、物质的、欲望的观念中去摸索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思路和方法有的是有利于和谐的,有的则是破坏和谐的,区分和鉴别面临着许多麻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可以说这是大众文化心理所面临的“和谐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冲突困境、公平困境和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11.
“当代人类发展与中国人学研究”笔谈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的问题的研究置于重要位置。人类历史,尤其是近一百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人的现代化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在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应当看到: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因此,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都把人学研究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最近,国内哲学界部分学者就“当代人类发展与中国人学研究”专题展开讨论,现将他们的观点摘要发表  相似文献   

12.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价值观自信,依宪治国是文化自信“日常生活实践”在政法领域里最为集中的体现,宪法文本则是展现文化自信的现实“文本”。现行宪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国家的“现代文化”构成了文化自信的基因库,融合成文化自信赖以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的宪法表达体现为宪法“序言”的“文化”叙事和宪法条文的“文化”展现。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在一定意义上也就体现了“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永葆青春活力,必须更加开放包容,因而,现行宪法确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应当始终维护和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获得社会个体的真正价值认同,需要在要求公民履行宪法法律义务的同时切实尊重和保障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民族的文化符号表现,是民族心灵的感性呈现,是时代变革的最敏感神经。整个藏族社会历史经历本世纪中叶民主改革从而发生了深刻变革,藏族文学也因深刻的社会历史变革而从此进入当代发展。当代藏族文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让中国和世界瞩目。藏族当代文学的特质,可以概括为“文化的文学”,既不同于传统,也有别于“现代”。“文化的文学”是我们把握当代藏族文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观念。所谓“文化”,简言之,是人类群体在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生存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及其观念体系和成果。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脉不断发展的“根”与“魂”,当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传承的内在规律与机理,主要与人世间“人”的存在有关。人是文化化的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化人。因为由人组成的社会与集体,在人的精神层面,在人生意义、价值观念等有关方面,始终存在着共同的问题与困惑,存在着相同相似的价值取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身也有着的强大的整合力、融合力及辐射力。  相似文献   

15.
当我们用现代标准、现代批判意识来审视我国传统文化时,可以看到古代道德律令、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道德现象。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只重“内省”的道德调控方法,看客心态的普遍化是这些不道德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应从努力创造道德建设的良好环境,实现伦理道德的规范化、制度化,使道德教育面向日常生活,关注人的幸福指数等方面抓好现代道德文化建设,以彻底剔除传统文化中的不道德遗弊。  相似文献   

16.
一、社会主义投资的目的不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马正同志认为,“唯一能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只能是m,唯一能保证滿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也只能是m”;“要想保证最大限度的滿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就必须保证整个社会能够取得最大限度的m”。他还认为,“每一枚资金都能够取得而且也应当取得高级平均利润率所规定的利润”。我认为马正同志的这种论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郑奋明一、人的解放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和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社会历史的进步总是与人的解放相联系的,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人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目的,正如康德所言“人是目的。”离开人的活动,离开人的目的,就无所谓社会历史。整个人类社...  相似文献   

18.
自 20世纪 80年代“文化热”席卷中国大陆以来,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探讨的热度历久不减。人们更衷情于卷帧浩繁的典籍文化,却疏忽了活生生的生活文化;多蔽于观念层面和理想型态,对日常生活社会和人生似有一种隔离的感觉。尽管早有学者呼吁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研究必须深入至民间社会、基层人群,但至今少见力作问世。因而,王学泰先生新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甫面世,便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被称誉为“发现另一个中国”。 鉴于目前研究背景和情状,本刊旨在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志趣更多地引向中国文化中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大传统”“小传统”的提法受到一些学者的价值学意义上的质疑。但在未找到更为中立合宜的词之前,我们姑妄用之),展开对诸如小传统的实质、结构、功能,小传统与大传统的关系,小传统在民间社会的传承、传扬及其对民间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知识分子与小传统,小传统与国民性,小传统与区域文化,小传统在现代化转型社会的文化建构中的命运以及小传统之于未来中国的命运等问题的深入探讨。 为此本刊特辟“小传统与中国社会”专栏,诚邀对此类问题有兴趣的各界方家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9.
科学实践精神是人的实践精神的特殊形态、典型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内容,借助自然界 人 社会(精神)发展的形式予以对象化和客观化,藉以达到“自然界与人的精神的统一”,从而实现人的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 人生价值的创造精神。科学实践精神的文化价值性反映在自然界 人 社会(精神)的双向互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人对“自然界的创生”(物质文化) “心智的创生”(精神文化) 人的创生(社会文化)的价值性,而其更深刻的反映则是在“本体论上”,由科学客体向“文化客体”的转化;认识论上,科学反映向“文化反映”的深化;方法论上,科学方法向“系统科学方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反贫困文化:中国乡村跨世纪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贫困文化:中国乡村跨世纪发展战略高长江对于世纪末的人来说,“跨世纪”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乡村跨世纪”则是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中国乡村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这不仅是乡村社会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与整个中国的发展前途息息相关。中国的国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