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立国之本、兴企之本、做人之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诚信历来就倍受人们的推崇和重视。但当前社会诚信危机却又是不争的事实,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初期的不规范和信用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诚信危机的根源。《易经》启示我们:要做到诚信,既要摒弃个人偏见,又要内心实在,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同时还需"修辞立其诚","闲邪存其诚"。  相似文献   

2.
诚信道德置身和依托于一定的社会土壤.在市场经济社会,诚信是契约精神的内核,是提升和强化竞争优势的社会资本,是防止市场扭曲、实现谋取正当利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前提.它作为市场契约的基础、市场竞争的要件和合理获利的保障,构成了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德治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对诚信之需求的深厚基础和前提.因此,现代市场主体是"诚信经济人",体现着经济人的追求与社会人的实现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个人诚信体系建设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对黑龙江省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及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看,黑龙江省个人诚信状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若干问题.基于个人诚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黑龙江省必须加大对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4.
理智地对待诚信是孔子诚信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色.他倡导正确、合理而辩证的"好信",反对不问事理、不计是非而唯信是守的"必于信".在孔子看来,"必于信"会隐伏、滋生诸如"忠君"、甚至"死君"的社会危害,还会酿成一种褊狭、短视和浅陋的心态,曲解事实、遮蔽真相,妨碍正确的历史认知.为破除"必于信"的偏执,孔子提出"好信必好学",以期培植理性与辩证的诚信观.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诚信的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不断拓展。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是一种品德,是一种个人素质,也是一种信用资源。当代大学生群体诚信道德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失信寡义的现象。大学生诚信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文化的根源,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陷与失当,大学生在主观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同时,也与学校教育的失误与偏差有关。大学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重塑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作为社会“首善”的主阵地,应积极承担起重塑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主渠道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先进典型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价值观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公民应当树立和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和基本价值追求。先进典型作为公民中脱颖而出的楷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的有力倡导者与模范践行者,先进典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效用最大化模型和博弈论方法分析了个人的诚信选择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诚信水准。个人对诚信的选择是该人在与他人进行交易博弈的社会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个人财富、能力和所受的教育是个人诚信选择的决定因素,社会制度文化因素、信息流动性和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影响着社会诚信体系的健全与否。目前,社会诚信不健全是一个囚犯困境结局,但仍然是纳什均衡。  相似文献   

8.
诚信,作为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和提倡.从个人层面而言,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立家之基,经商之道;从国家政治层面而言,诚信被视为为政之要,立国之基.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2008年以来,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之中.金融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和道德良知的沦丧.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因逃避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假冒伪劣商品造成的损失至少有20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正是在这种复杂的背景和严峻的形势下,加强诚信建设在促进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中具有特殊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袁丽 《社会科学论坛》2004,(22):106-107
从整体看,会计诚信的含义包括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良好技能,完善的会计信息质量和优良会计服务.西方有个说法:"诚信是最好的竞争手段."中国也有句古话"无信不立",这些都强调了诚信对于整个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国经济正在遭受信用"败血症",假冒伪劣充斥市场,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屡见不鲜,各种故意性的欺骗层出不穷,其严重程度触目惊心.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为什么应当诚信 ?”是回答“如何才能诚信 ?”的前提 ,即需要首先追究诚信的形而上根据。假如没有形上的“上帝” ,诚信是难以可能的 ,因为设定“上帝”存在是善恶因果律和诚信合理性的内在要求 ,故在个人信念层面应把诚信设为自成目的。为了克服由此带来的“为诚信而诚信”的劝善的无力感 ,实现信念中的“应然”向现实中的“实然”转化 ,在日益“祛魅”的现代社会 ,关键是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可以置换个人信念中“上帝”的替代物。由于诚信特殊的性质与运作过程 ,这只能由具有集体性的社会具体制度来供给。在一个以制度为担保的奖罚有常的环境下 ,个人的诚信德性和社会的诚信局面都是可以造就的。  相似文献   

11.
郑磊 郑磊,1971年生,江苏泰兴人,结构工程学博士,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建筑业企业诚信评价及运作模式研究"(09CJY070). 社会经济交往提倡真诚、有信,反对隐瞒欺诈、伪劣假冒、弄虚作假,加强诚信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当前,在建筑市场的工程交易过程中不诚信行为时有发生,如拖欠农民工工资、转包、违法分包、挂靠、招投标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等.这些失信行为不仅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造成了不少"豆腐渣工程",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甚至危及到社会公共安全.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关系到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强工程建设领域的诚信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产品是生产出来的",所以加强对建筑产品的"生产者"--建筑业企业的诚信管理成为重中之重.该项目研究基于建设工程交易的全过程(投标过程和履约过程)展开,着重研究建筑业企业诚信评价这个基础和前提问题.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 "个人观" 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观的重要立足点,"现实的个人"在不同社会形态的表现各不相同.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阶段, "现实的个人"应该表现为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联合起来的个人",这也是现代中国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正确理解马克思的"个人观",对当前的社会建设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报告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阐述,强调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这对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无  相似文献   

14.
一、政府诚信悖论 "诚信"一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己内心的诚;二是对他人的信."诚"是对自己而言的,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1]也就是说,诚信首先是存在于人本心之中的心志形态,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和信念,即"内诚于心"."信"是对他人而言的,《周易》上说:"人之所助者,信也."[2]所以诚信必须对他人严守信用,要言必信、行必果,即"外信于人".所以诚信是内与外的统一,言与行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受教育权已不仅仅是关系到个人生存、维持个人尊严的必要条件,而且日益成为传承人类文明的工具.正如林纪东先生所言:"教育是塑造人格形成的重要方式,并且教育文化建设是国家建设之本,关系国家富强进步与民族安危.  相似文献   

16.
西部欠发达地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和本质要求 ,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社会诚信体系由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构成。在社会诚信体系建立健全中 ,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政府在经济社会中的角色和权重地位更为特殊 ,对政府的诚信要求应当更严格 ,标准应当更高。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有赖于政府诚信的先行。产权制度改革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 ,建立归属清晰并且稳定、多元、受到强制性保护的现代产权结构 ,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是产权制度改革的三大方面。在此基础上 ,应当通过对公民财产实行严格而可操作的保护 ,注重实效性道德资源开发 ,建立奖惩对称的制约和激励机制 ,强化个人诚信建设 ,夯实作为社会诚信体系基本要素的个人诚信  相似文献   

17.
诚信道德是我国传统美德,历来被视为“进德修业之本”,党的十六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强调要加强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此就当前形势对青年大学生诚信道德的要求及青年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提出以加强青年大学生诚信品质培养为重点的德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抑奢崇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俭能养德、俭能养廉、俭能富国裕民;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俭德的内涵也随之日趋深化,新型节俭观应该是"俭而有度,合理消费",立足于经济与伦理的双重纬度,着眼于生产和消费的互动关系,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它表现为人们理性的生活态度和适度的消费观念,要求人们的消费行为以个人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平均水平为比照,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适当节制个人的生活欲望.富有鲜明时代性和现实紧迫性的俭德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相似文献   

19.
诚信,作为人类社会交往中的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基础,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诚信教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诚信是大学生做人之本,是大学生发展之根。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既要从内部,即在高校大学生中全方位实施诚信教育,又要从外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怎样真正实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是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课题,也是落实党中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的关键措施.文章从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体系,整合师资队伍和提高其素质,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需求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统一、个人命运与民族振兴的统一"三个统一"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