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通过现代作家在“五四”及20世纪30年代对“意识流”的接受情况可展现中国现代主义小说产生、发展的过程及特点.即“五四”作家在创作中对“意识流”的接受,源自对目的论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性之追求以及作家内心“自我”意识的增强,由此造就的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一批作家的焦虑性文学叙述成为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最初形态.而20世纪30年代,以京派为主的新传统主义者如废名、凌叔华等人,通过反观中国传统文化,并建立在对西方现代性批判立场上的“意识流”文学实践,成就了一批具有跨文化交流特质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察了文学的现代性、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历史特征,认为现代性是文学传统不断演进、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看似“断裂”的文化转折,其深层内容仍然是人对现代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黑暗的中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意味隽永的丛林小说.它丰富的内涵引起了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使之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倍受关注的作品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这部作品,提供了从多个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视角.因此用鲜为人涉及的原型批评法来解读这部小说,通过对原型所组成的深层结构的阐释去发掘该作品的深层含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4.
《黑暗的中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意 味隽永的丛林小说。它丰富的内涵引起了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使之成为现代文学作品 中倍受关注的作品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这部作品, 提供了从多个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视角。因此用鲜为人涉及的原型批评法来解读这部小说, 通过对原型所组成的深层结构的阐释去发掘该作品的深层含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文革文学”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革文学”与现代性有着相当复杂的密切联系,这一问题长期被忽视,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多元开放的现代性视角观照以革命样板戏为代表的“文革”主流文学及“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与现代性的关系,便可整合其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徐杰 《学术论坛》2016,(4):97-102
文学语境作为一种理论范畴,它指涉着一种围绕文学作品的周边场域,在场域之中文学创作、文学阐释和文学文化等融为一体。文学语境批评在西方文学批评思潮之中呈现出建构与解构两种截然不同的认知模式:其一是建构性的文学语境,是以作家和接受者为主要理论维度的文学语境,像伽达默尔的“理解”语境和巴赫金的“对话”语境;其二是解构性的文学语境,体现于无主体的无边语境,像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德里达和卡勒的无边解构性文学语境。解构性的文学语境批评,主体早已被解构得无影无踪,而建构性的文学语境批评不仅没有抹去语境的主体维度,反而在理论中明显地将主体凸显出来。但是,建构性文学语境和解构性文学语境同时具有无边界性,这种困境可以从维索尔伦的“语境永久协商性”理论、二律背反思维和“语言与文本”差别性分析三个方面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后现代的残羹还是补药?(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明 《社会科学》2004,(1):106-114
“现代性”在近几年突然成为一个热门的论题 ,所有关于后现代的论述都悄悄地或者说在不知不觉中换成了“现代性”论述。很显然 ,这是后现代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 ,以应对当今全球化带来的知识挑战。处在现代性历史语境中的文学艺术 ,在反抗现代性的同时又在实质上建构了现代性 ,它在加深现代性的鸿沟的同时 ,又建立了各种重新联系的感觉的和情感的纽带。当代中国文学从后现代的理论高地退却后 ,也不得不从“现代性”论述中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这里 ,也许可以给予当代文学研究提示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 ,以及更为复杂的美学内涵。当然 ,这一切都要在批判性的反思中审慎地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晓明 《社会科学》2004,(2):107-111
“现代性”在近几年突然成为一个热门的论题 ,所有关于后现代的论述都悄悄地或者说在不知不觉中换成了“现代性”论述。很显然 ,这是后现代对现代性的重新铸造和重新包装 ,以应对当今全球化带来的知识挑战。处在现代性历史语境中的文学艺术 ,在反抗现代性的同时又在实质上建构了现代性 ,它在加深现代性的鸿沟的同时 ,又建立了各种重新联系的感觉的和情感的纽带。当代中国文学从后现代的理论高地退却后 ,也不得不从“现代性”论述中寻求新的学术增长点。从这里 ,也许可以给予当代文学研究提示更为深远的历史背景 ,以及更为复杂的美学内涵。当然 ,这一切都要在批判性的反思中审慎地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哲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不能将这两者知性地加以对立。后现代哲学的本质是重写现代性。现代性哲学对人的非人化、抽象化理解导致对人的真实形象的遮蔽以及对人的生命自由的束缚遭到了后现代哲学激烈的批判,但后者又与现代性哲学贯穿着内在的深层“统一性”和“连续性”———启人的存在之蒙,彰显人的生命自由。两者既有差别和断裂,又相互联结、彼此推进。  相似文献   

10.
喻见 《北方论丛》2005,4(4):25-29
现代性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现代文学的立身与演变之本,莫衷一是的现代性概念预设却导致纷争不一的阐释.只有跳出现代性"是什么"的窠巢,从中西文明碰撞深层对抗与融合的内驱中,析出左右现代性内涵"怎么样"消长的现代性结构,以这结构的特点和功能显现阐释了"文学(自我)革命"(1918-1927)的深刻与局限,以及"革命(的)文学"(1928-1976)何以从超越性为主渐向现实(功利工具)为主转变原因,才可从中可窥其与当代文学、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呈示出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某种同一性。特定的历史观念成为规约小说创作内部法则的逻辑力量。这是一部“创世”史诗。在小说中,开天辟地的土改运动打破了古老乡村那种非历史的自然和空白状态,千年循环的时间轨道发生了“断裂”,由此更生出真正的历史起点和一个崭新的世界。丁玲以文学的形式对新的历史行为进行跟踪,在特殊的历史、文化语境中想象和建构着历史。  相似文献   

12.
李展 《兰州学刊》2008,(5):201-204
孙犁小说《琴和箫》蕴藏了一段沉痛的“肃托”历史,但是这点被作家敏感的文学个性及表达层层遮掩。文章从其不断的历史叙述及其蕴含的矛盾中,发现了这段历史与文学伤感的真正内涵,揭示了作家对主流话语中的某些因素怀着深层戒惧。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性”的进程中,审美现代性一方面反抗现代性的暴力,同时也对现代性的伤痛经验进行弥合和修复.而在普遍的“西方”现代性话语中,中国提供了现代性实践和反思现代性的不同经验,从“五四”对“现代性”的全面引进到80年代的“现代化”成为全民意识形态,中国自身的现代转换和中国知识者对现代的反省,贯穿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而80年代中期浮出历史地表的“文化寻根”那种既内在于“现代性”又“反现代性”的文学书写,再次显示了“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换的美学困境.  相似文献   

14.
白玉红 《兰州学刊》2012,(1):210-212
通过对穆时英小说中"孤独"意象的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阐释这种孤独感产生的原因,由此揭示其小说所反映的"文化现代性"的文学地位。  相似文献   

15.
庞弘 《社会科学战线》2023,(11):152-159
阐释学始终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在文学的阐释实践中,存在着“深度”和“去深度”两个趋向的张力。前者秉持一种“本质主义”态度,将意义视为潜藏在语言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内核;后者秉持一种“反本质主义”态度,认为意义并非虚妄的“深度”或“中心”,而是由语言形式所带来的浅表化、即时性、去中心的审美快感。为超越阐释中“深度”与“去深度”的冲突,人文学者试图建构一条“渐进式”的阐释路径,强调在反复的调整、修正与更新中,不断趋近作为终极归宿的确定性意义,由此呈现出类似于“猜想与反驳”的动态景观。文学阐释由“深度”到“渐进”的当代转向,不仅丰富了我们对文学之独特性的理解,也有助于中国阐释理论的创造性重建。  相似文献   

16.
理解后现代性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及后现代性并不意味着与现代及现代性断裂开来的历史分期与思想属性;后现代哲学展开了后现代性,但后现代性不能局限于后现代主义思潮去理解。后现代性并不是现代性的对立物,提出后现代性的直接意义在于重新理解现代性,但后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观照、审视与反省等镜式功能,更体现在定向、阐释与治疗等参与性功能上。后现代性的底蕴,则在于对哲学追求生活自明性的根本性精神的承接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刘保昌 《河北学刊》2002,22(5):114-120
本文爬梳了道家文化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认为“五四”新文学与道家文化存在着深层意义关联,揭示了“五四”文学的历史多元化状貌,显示了“五四”文化人面对多元性“传统”所表现出来的批判与拥抱相互交织的矛盾心态,借此说明了自“五四”以来的文学现代性生成的主体性、本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外来者故事”模式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叙事模式,当代汉族作家的边疆题材小说亦有类同的模式安排.这种“外来者入边疆”的故事类型,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小说中是“拯救苦难”与“文明使者”的形象,隐含的是民族国家话语植入的功能;新时期之初,则是一种外来落难者沐浴着边疆人性温情的模式,它既是书写者历史记忆的复现,又是国家重启现代性工程进行社会动员的需要.从1980年代中后期直至新世纪,“外来者入边疆”主要是寻求精神救赎和对边疆异质文化的膺服,以此缓解现代性的逼迫和挤压.边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成了汉族作家进行现代性思考的各取所需的一种资源,而它们很少以“自己”主体性地进入汉族作家的书写视野.  相似文献   

19.
熊江梅 《云梦学刊》2010,31(2):94-98
魏晋六朝对“文体”概念持自觉的语言阐释维度,这种阐释理路虽不免推促文论的形式主义化倾向,但此种立足于语言形式的思考路向,可谓不缺位不越位的本位性文学研究,对于推进文学本质的深入理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哲学视野中的“主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是高扬人类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作为人的特性在2 0世纪的哲学理念和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整个现代化的推进过程 ,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主体性涌动与扩张的过程。主体性构成现代主义的深层本质 ,是现代性中的核心内容 ,以反思、批判、终结现代性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哲学自然把颠覆主体视为自身的重要使命。按照后现代哲学的理解 :解构了主体性也就抽去了现代社会的理性支撑。当然 ,这种颠覆、解构并非使主体转化为“无”,而是根据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去建构新的“主体性”。一、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的颠覆在现代化进程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