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在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学习者、合作者、行动者和反思者的转变,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专业学习共同体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入手,阐述了在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到学习者、合作者、行动者和反思者的转变,提出了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路径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学习共同体生态模式是西藏高中理科教师教学胜任力普遍偏低的现实诉求,是促进职后学习提质增效、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学习共同体以专业发展为纽带,以扁平化模式运转,以共同愿景维系,创设自主型、创新型教师成长模式,形成融洽型、积极型组织制度与组织文化,练就支持型、互助型高水平人力资源队伍。西藏理科教师学习共同体以“教研员—援藏教师—本地教师”为主体组成学习共同体实体,以传统教研方式为主开展学习,以行政驱动为主协调推动,尚未按照专业共同体的理念建设。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生态模式应抓住“组团式教育援藏”政策契机,充分发挥援藏教师专业引领造血作用;抓住“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技术契机,运用“互联网+”新技术拓展学习时空;抓住“教育公共治理”管理契机,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4.
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教师学习导致的教师改变,然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个体学习的结果,更需要专业共同体内部的互动和评价,这样,教师才能不断反思并在实践中持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传统的针对教师的短期面授,并不能促使教师持续进行专业发展,因此借助于信息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云服务系统的基本理念和特征,提出了建构适合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混合云系统,并展望了教师在云服务系统中的专业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专业学习共同体为路径建设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既符合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任务和目标特性。也能很好地解决当前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所面临的实践问题。在此思路下,大学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首先应塑造组织共享的价值观和愿景,以愿景引领教师构建各类协作型的学习共同体,在集体学习的碰撞和交流中,培育合作学习的文化。此外,物质和各种政策制度的支持也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学科教学专业发展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课堂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既是学科教学专业发展的载体,也是其持续发展的归宿,故教师专业发展应更加有力地促进教学专业化.基于此,本文选取课堂教学的价值 取向、性质把握和基本方法运用以及课堂运行的活动等方面,着眼于学理和技术来思辨教师培训如何将重心转向教学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与克莱尔·科斯尼克教授开展了对42名教师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教师较多地参与了涉及不同内容的非正式学习,尤其是从课堂教学中学习,并从中获得了远多于正式学习所能获得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教学决策者的角色,并形成清晰的发展目标与学习的重点内容。我们还发现教师倾向于忽视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我们明确了职前教师教育应该充分关注的七项重点内容。它们是项目设计、学生评估、课堂组织与共同体建设、包容性教育、学科知识与教法、专业身份认同和教学愿景。  相似文献   

8.
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缺失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教学档案袋是反映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载体,与课程改革、教师学习共同体和教学反思有着密切联系。第一,教学档案袋依托具体的课程有利于唤醒教师课程改革意识推动课程改革;第二,教学档案袋需要他人协作的内容特点有利于教师同侪互助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第三,教学档案袋的"教学DIY"过程有利于增强教学满意度激发教师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替速度不断加快的社会中,教师要想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就需要借助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基于专业共同体的团队阅读是教师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然而,教师在实际的专业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阅读中实现三个层面的转变:在内容上,实现从“事例”到“关系”的聚焦;在路径上,实现从“他向”到“我向”的转变;在意义上,实现从“利己”到“利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发展学校是近年来国内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由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与中小学校合作举办,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教、学、研共同体.文章从教师发展学校的背景及含义、目标及特征、建设经验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学者对教师发展学校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中“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汉两种语言里 ,都有很多表示色彩的有趣词汇 ,它们在文学作品里以及人们的生活中都起着很大作用。本文试图对英语中几个最常见的表示色彩的词 :red ,black ,white ,blue,yellow ,green加以探讨 ,指出它们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环境下所包含的不同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它们。  相似文献   

12.
道德究竟是什么——对道德起源与本质的追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是文化形态之一,弄清了文化的起源和道德在整个文化中的位置,就会基本上弄清楚道德的起源与本质。文化是人类创造力的果实,道德作为指令性文化中的非正式规范,从属于广义习俗,是由原始习俗演化而来。原始习俗形成于原始人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的经验总结。道德虽源于习俗,但也存在差异,品质规范的出现乃是道德脱离习俗而独立的显著标志。所有文化之物满足的都是人的生存发展需求,只有道德是通过提供善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来为人的生存发展需求服务,其特定价值指向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与人的完善。因此,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与品质规范之总和。它受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直接维系推动,以善恶为基本评价词,负责为人提供善的为人处事方式,以满足人处理人际关系和实现自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屯门地名考     
屯门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一处地方,在唐代到清代香港古代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有学者主张古代屯门所指乃今日深圳的南头,并非香港的屯门。其实细考历史文献,证之于有关地域的地理特征,可以确证古代的屯门即今日香港的屯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相似文献   

15.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已经完全确立起来,埃及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6.
何姗  罗嗣亮 《兰州学刊》2006,1(8):74-76
“情”是《牡丹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该剧的灵魂。汤显祖将“情”提升到了本体的意义,在该剧中,“情”首先是一种自然意义的情,即情欲,然后才是一种社会意义的情,即情爱,通过对情欲和情爱的肯定,《牡丹亭》实际上也充满着对封建社会的“理”的反抗和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正因为《牡丹亭》中的“情”有着丰富的意蕴,它才能超越以前的言情题材剧作,在戏曲史上划上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写作学会会长裴显生教授对现代写作学理论建设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提出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新世纪建设发展的目标与任务,逐步建构了“基础写作学”、“实用写作学”、“公文写作学”三大理论体系,对建设现代先进的写作理论文化具有开拓性的功绩。  相似文献   

18.
隋初幽州防御形势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辉 《晋阳学刊》2005,(3):71-74
隋初,突厥乘王朝立足未稳之际,对边境屡屡构成威胁。幽州作为东北边镇,受到臣服于突厥的东北诸族以及亡齐营州刺史高保宁势力的威胁。隋王朝通过增强幽州的军事防御以及对突厥采取分化瓦解的战略,有效抗击了突厥对幽州的进犯,保障了东北边境的安定。  相似文献   

19.
人们对隐喻与明喻之间区别的争论由来已久,有学者认为隐喻和明喻差别很大,有学者认为隐喻是浓缩的明喻,也有学者认为明喻属于隐喻的一种。在此从修辞、认知和翻译三个方面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隐喻和明喻之间的异同,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隐喻和明喻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西塞罗的国家定义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奥古斯丁吸取了西塞罗国家定义的基本框架,从定义人民入手界定国家,用"神的正义"替换西塞罗的"自然正义",从而完成了他自己的国家定义,为批判希腊罗马社会、构建基督教的理想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