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行使话语权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真伪难以甄别、网络空间非理性情绪急速蔓延、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作用,网络舆情反转现象层出不穷、绵延不绝.以戈夫曼的框架生成和社会心理学的群体极化之理论视角为切入点,剖析了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反转的发生机制,并由此提出"多方参与、多元互动、协同治理"的网络舆情治理模式,进而推动良性网络社会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防患于未然,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重于处置。依据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机制可以设计有效的预防策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与危害。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社会心理主要是社会不满导致民众的不公正感和相对剥夺感产生,后经集群认同形成鲜明的内外群体,而群体愤怒等负性情绪又为其提供动力。据此可设计有效的社会心理预防策略:基于群体认同的同化"异质"群体,"分化"同质群体;基于群体情绪的监控、识别、调节群体情绪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爆发速度快、参与人数多、影响范围广、社会控制难等特征,它的频繁出现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态。要想准确分析把握网络事件,必须探究事件背后隐藏着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心理机制,寻求有效的对策。对归属、尊重和公正的追求是网民参与网络事件的心理动力,注意、认同、互动、极化构成了其逐步深入的心理过程,刻板、匿名、同情弱者、逆反等心理效应在事件演化、扩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通过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政治参与、加强法治建设等措施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频率逐年递增,威胁着当前社会的稳定,对社会的管理及发展也造成不良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引导网络群体事件向有利方向发展,控制其不利影响,已经成为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群体事件还存在着多种问题,如危机意识淡薄、法制不健全、系统的网络群体事件应对机制尚未建立等。培养政府官员危机意识、健全法制、构建系统的网络群体事件应对体系将是我国政府防范和化解网络群体事件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5.
群体性事件中的群体心态,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变化往往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关注那些可以控制人们行为的非理性的因素和机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舆情、社会心理和群体心态对个人、社会、市场、国家的影响,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对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的重要作用.群体心态研究理论为群体性事件的疏导、处置和预防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分析及心理疏导机制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在复杂的群体心理支配下的一种社会泄愤事件.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事件发展过程就是参与者借机来发泄一种郁积在心中的失落、逆反、盲从和渴望政治参与等心理的非理性行为.从群体心理的角度构建积极防范和有效干预疏导这一事件发生和升级扩大的框架机制,应是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事件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时代网民数量增加以及网络社会变迁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发,改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维护网络社会安全成为当务之急.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道德观念失范、网络道德认知失范以及网络道德行为失范三方面.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干预,使大学生群体遵守网络道德,促进网络社会和谐发展."人在情境中"理论对于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等途径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8.
Web2.0的到来催生了网络意见群体的崛起.当突发性公共事件或重大社会事件出现时,经过网络意见领袖的引领和“粉群体”的迅速聚集,网络意见群体推动形成了网络舆论,进而,经过网上与网下的互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呼应,由网络意见群体促成的网络舆论从网络转向现实,发挥了撬动现实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左传》依时叙事.《左传》事始,或以具体时间,或以模糊时间.其模糊时间的体现方式有二:一为"……也",一为"初".在《左传》中,单字成句,起领起事件作用的"初"共有100处,一般通过"初+时间+结果""初+评论或预言"两种形式与正文结合.观察《左传》以"初"领起的事件,一则事发于清萍之末,又有祸起于萧墙之内,再则义见于因果之间.以"初"补入或插入事件是《左传》保证依经、依时叙事体例前提下,为使事件完整丰富而创设的叙事手段,基于叙事需要,也显示了作者主观结构事件的意愿,同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左传》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0.
群体心理具有不同于个体心理的显著特点,科学了解和把握群体心理的特征、演变规律、在群体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可以正确及时地处置群体性事件,避免群体事件激化。  相似文献   

11.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动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 《南方论刊》2010,(7):30-32
理解是和谐的基础。当前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文章认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受动于五大心理因素:一是基本需要受到威胁;第二,群体偏见大量存在;第三,从众心理的本能影响;第四,信息传播失真挥之不去;第五,集群心理难以消除。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需在理解其内在心理动因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仇富型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出现,每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生成原因主要在于:贫富分化的社会现实、相对剥夺的民众心理、网络媒体的支持促动、富人群体的不当言行。应当采取以下对策进行治理: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分化;培育富者文化,改善富人形象;强化制度约束,惩处为富不仁;及时公正回应,快速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3.
中国网络民主中的多数暴政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网络多数暴政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背离了民主的价值取向.网络空间中容易产生群体极化,网络舆论形成过程中会出现"沉默的螺旋"现象,现阶段中国网民的非理性和不成熟,以及数字鸿沟的存在,是中国网络多数暴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和避免中国网络多数暴政的产生,应加强网民的道德自律,引导网民理性看待网络舆论;正确认识网络民主,适时消解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缩小数字鸿沟,并保障反论权的实现;建立健全网络法制,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4.
重评五四启蒙运动三题——兼评李泽厚诸先生之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宇 《文史哲》2004,(4):138-144
五四启蒙运动有三个问题值得重新评说:一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是与非。五四启蒙运动常常因致力于思想文化问题而受到非议,但作为政治革命之后的思想文化补课,五四并非"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而是要解决的就是思想文化问题。这种选择是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适应了中国社会的实际需要。二是为什么反对"调和折衷"。这也是"五四"遭受非议的重要原因。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极端化的态度,并非只是出自策略性的考虑,而是不相信调和折衷会有好的结果。因为只要面对文化冲突的实际,就会承认,一些基本价值是无法调和的。三是启蒙运动的目标指向。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五四启蒙运动是从属和服务于救亡的。事实并非如此,五四启蒙运动虽然与救亡相关联,但它以人为出发点,目标指向是人而不是民族或国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形式也日趋多样,其中就包括了虚实交织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本文以启东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定量的内容分析为研究方法,总结出"意见领袖"、"媒体责任"、"政务信息管理"、"舆论场"与"群体极化"五个因素所共同组成的正向系统反馈与因果循环是该类事件的发生机理,并以此提出四点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群体性事件也在不断增加。这其中网民相较于现实社会形成了新的伦理关系。同时,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情绪和要求也反映出当代中国新的道德需求。本文以药家鑫案件为例,来分析网络群体的特征以及这一事件反映的当代中国公民对于社会道德风尚的新追求,并为当今道德困境提供解决出路。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已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探讨这类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对于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低认同、高认同)×2(低效能、高效能)的组间设计,在实验室模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探讨群体认同、集群效能与集群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群体认同的水平越高,集群效能水平越高;集群效能的水平越高,个体参与集群的行为越多;集群效能在群体认同与集群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历史表现为社会分化与社会合化、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低水平循环,社会运行过程表现为趋极端性、中断式平衡及资源的周期性耗散。本文力求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生产功能性分化是社会发展和经济效率的推进机,自我服务性分化则导致利益分配与生产性功能相背离。公共权力群体和组织权力群体将法理性权力用于自我服务,使生产功能性分化总是伴随自我服务性分化,自我服务分化总是趋于极端化。由于自我平衡机制缺位,革命性的中断成为解决极端化问题的一般方式。然而当抑制自我服务性分化的时候,生产功能性分化也同时被抑制,导致社会进程的迟滞。为此,我们对如何克服这些社会分化悖论和使社会进入正论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是群体情绪的释放和群体行为的激情表现,与直接利益冲突相比,参与者的身份、社会地位不同,共同点是和原发事件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针对当前中国各类群体性事件,以勒庞、布鲁默为代表的集体行为理论有关心理层面的研究,为分析"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心理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无直接利益冲突"爆发的宏观层面根源已然是物质利益的博弈与重构,深层次指向社会公平正义,微观层面是不满情绪的蔓延和累积。因此,防范、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应该注重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既表现出"穷且益坚"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存在一些"人穷志短"等消极心理特点.开展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坚持经济资助与心理帮扶、思想教育、能力提升"四结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贫困生积极心理援助,可以从增进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积极自我认知、培育积极人格特征、构建积极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来推进,切实培养学生积极品质,激发学生积极力量,开发积极心理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