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能据《春秋》中的"仍旧"之文来否定孔子在《春秋》叙事笔法上的贡献,与《竹书纪年》比照,就会发现孔子"以义而制异文"的叙事特点。周朝礼乐教化所促成的取法于《诗》而"微言"的风气,至春秋末未减,故孔子修订《春秋》有取于《诗》。史与诗、戏曲"为体则异",但中国古代叙事诗和戏曲也有使用《春秋》叙事笔法者。虽然中国古代叙事源起于史官,但《春秋》叙事实出于对安身立命之儒家伦理的维护,儒家伦理在中国古代没有淡出,《春秋》叙事自然也不会从诸叙事文体中淡出。  相似文献   

2.
杨金波 《北方论丛》2021,(1):115-125
李惠仪《〈左传〉的书写与解读》以“征兆”指代预言,进而将《左传》中历史事件与叙事理想的实然与应然并存,解读为“解释的焦虑”,微观阐释有余,宏观考量不足。《左传》从刀简书笔史官文明中寻求大义春秋四方教化,“思而不惧”;《左传》中的预言,不是存在与反映的比附,也不是简单的预设与达成,不能等同于“征兆”。就思维模式而言,《左传》预言是经验的继承与集成:是先民对天人关系的探索,是道德人文的建立,是经世致用的思考;就文学方法而言,《左传》预言是应验叙事传统在特定时期历史书写中的呈现,具有伏笔、承转、省文等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3.
夏继先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4):82-86,108
叙事结构对于作品的重要性人们早已熟知,对《左传》叙事结构也早有分析,但大多还局限在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基础之上,也相当零碎,其研究有进一步拓展之必要。从西方叙事学理论来看,《左传》叙事呈现出了依"经"而行的时间结构"、众星拱月"的板块结构与"散点串珠"的隐性结构三大特征。这些特征背后体现了《左传》最大的"隐义"所在——既继承了《春秋》记事特点,又与《春秋》相迥异——《左传》应别为一家。  相似文献   

4.
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左传》等典籍中已经开始出现幽兰意象,屈原开辟了士人竞相描摹幽兰的先河.汉魏六朝以来,文学作品中的"幽兰"书写成为一种时尚.或以其芬芳修饰事物,或以其美丽喻佳人,或以其高洁而比君子,或以其同题乐曲而增加文学意味.初唐杨炯的《幽兰赋》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而王绩、王勃、骆宾王、陈子昂等下层士人多喜写幽兰,正是因为幽兰与他们才高位蹇的命运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5.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我国正式的公文之一,有其独特的地位和风格。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以及对外交往日益增多,除中央的工作报告外,各省市的报告也有了相应的英文版。1954-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数据统计显示,"建设"一词频繁出现,且翻译灵活。笔者以2011-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从文化和语言两个角度出发,阐释"建设"频频出现以及一词多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精确译精确,以精确译模糊和以模糊译模糊的翻译原则及对应的直译,变译和省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促进该类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较为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其载史年代大致与历史上的春秋时期相当。从体例上看,全书可分为经、传和论。经、传是正文,比较详细系统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是我们研究春秋时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论是作者本人的发凡立论,在书中主要以“五十凡”和“君子曰”的形式出现,是我们研究《左传》作者思想最直接的材料。在《左传》书中,经、传和论相互印证和深发,使作者思想从不同侧面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本文拟以《左传》中的“君子曰”为主体,综合传、论两方面的有关材料,对《左传》作者的思想倾向作一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左传》中有不少天象为错记或伪造,也有不少以此虚假天象为基础的星占事应内容,后世对此多以"神巫"、"迷信"之语论,批评者多,但《左传》记录此类事宜的原因何在?从春秋时期历史文化语境出发,从现代眼光看来虚诞的星占事应却是当时社会真实的反映,人们认为天象变化是至高无上"天命"的意志体现,对"天"有类似宗教的信仰,因而星占活动对实际社会事务能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天象对统治者有道德规诫作用,而以"天人感应"的因果逻辑解释历史事件也是《左传》"传"书性质的要求;而且天象纪事有浓重的政治色彩,一直被官方垄断,对中国古代社会有重要意义,这都是《左传》重视天象记录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左传>第一次将上古原始叙事文体的粗线条记事加以细化,完整地记载一个史实、事件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开创了"言事相兼"的叙事文体体式.<左传>的这一叙事特征,其内在成因是对"礼"的记载:作者自觉地将"礼"作为记述历史的中心视点,以事明礼,使<左传>始终参照礼来记事;而"礼"以过程和细节表现其意义,要求记录者对事情的本末和细节特别关注.礼仪的言行相兼及记言明义,使得<左传>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采用事必兼言的写作手法,由此形成了言事相兼的全新叙事体式.  相似文献   

9.
鲁迅谓《三国演义》有三条"缺点",所论有失公允,甚至贬低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叙事"七实三虚"已为后世历史演义小说创作所普遍接受,王渔洋"被它闹昏了"不是《三国演义》的失误。《三国演义》中"好的人"也有"坏处","不好的人"也有"好处",并未"出乎情理之外"。《三国演义》"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是否不一致,无法说清楚,"文章和主意"完全"符合"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作品皆"形象大于思想",曹操的"豪爽多智"和诸葛亮的"狡猾",恰好说明人物性格的复杂多维,这是小说艺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中围绕男女情欲展开的情色叙事是小说艺术价值的重要一环,这些情色内容或以插科打诨方式的随意点染,或铺陈笔墨细腻描摹,但从总体上来看又局限在情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阶段,表现出作者既欣赏又克制的创作态度,有着独特的审美快感。小说以游戏化方式来展开情色叙事,并充分融入喜剧技巧来提高小说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可以说《西游记》的情色叙事是在小说的成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到中晚明的文化思潮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左传》的叙事成就古今学者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本文从叙事学理论出发,选取情节、视角、人物等角度,探讨《左传》的战争叙事策略,探讨叙事策略所蕴含的道德评判倾向。  相似文献   

12.
学界荐书     
《学术界》2012,(1):248-249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编著:《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中西书局,2011年12月出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将这部珍贵历史著作命名为《系年》。《系年》共有138支竹简,字迹清晰,保存较好,只有个别残损之处。全篇共分为23章,概要记述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或对《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有重  相似文献   

13.
《左传》是先秦一部重要的典籍,可谓是有周一代史官文化的结晶,也是记录周代文化最详尽的著作,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传》于两汉或隐或显,以其本身内容与价值上的优势,一直传承不绝。汉代文化就包孕着《左传》的种种文化因素。如《左传》"著将来之法"对汉代经世致用文化,《左传》"崇礼宜乐和"对汉代礼乐文化,《左传》"蕴美学因子"对汉代审美文化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春秋》与《左传》经传关系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左传》是否《春秋》之传。虽然《左传》解经不同于《公羊传》和《谷梁传》,但《春秋》和《左传》不是两本独立的书,《左传》也不是一本伪书,更不单纯是一本史书。参照《春秋》《公羊传》《谷梁传》,可知《左传》不仅”以义解经”、”以事解经”,还”以礼解经”。  相似文献   

15.
转型时期的1990年代诗坛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诗学话语,以抵抗新诗自身所依傍的以"朦胧诗"为代表的话语惰性,以及重新思索如何在边缘的立场之中重新建立新诗的自信.新诗在1990年代重新开启了叙事的探索,"叙事性"应运而生,它本质上倡导一种综合与包容的诗学,打破诗与非诗之间的"二元对立"逻辑惯性,寻求新的对话与关联.文章聚焦于1990年代诗歌叙事诗学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围绕文体互渗及美学风格方面进行阐析,并探讨"叙事性"如何实现了诗歌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诗学话语形态的展开.  相似文献   

16.
葛聪颖 《理论界》2007,(6):223-224
作为一部历史叙事散文著作,《左传》有着与虚构叙事文学作品不同的叙述特点,就其对女性人物的叙述来说,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以事带人,将女性人物作为历史事件的构成要素进行叙述;第二,定论视角,将女性人物作为历史解释的动因环节进行叙述。  相似文献   

17.
《左传》的作者是谁?它成书于何时?至今未有定论.《厦门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陈茂同的文章认为:同意杨伯峻的看法,不是与孔子同时代的鲁史官左丘明;全书引用孔子评论历史时事的话共三十条,可见其作者应是孔门信徒,杨伯峻说是"儒家别派"似不可从.清姚鼐在所著《左传补注序》中说:"《左传》之书非出一人所成.自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吴起,起传其子……"如果姚鼐所说的这个传  相似文献   

18.
张燕楠  马艳红 《理论界》2009,(4):177-178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叙事往往以非线性的模式展开,事件情节被打乱分割,叙事角度变幻莫测,时空交错混杂,以此方式,将魔幻元素嵌于现实的背景中,为现实披上了魔幻的外衣。魔幻现实主义的叙事不仅超越了时间的框架,同时也将传统的空间概念由物质空间延伸到精神空间。魔幻现实主义叙事视角的切换也为非线性叙事的模式提供了更开阔的视野。本文以《百年孤独》、《宠儿》等作品为例,对虚幻现实主义叙事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冀运鲁  王政 《兰州学刊》2010,(7):185-188
干预叙事是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指点或评论的方式参与叙事。《聊斋》的干预叙事可分为叙事形式干预和叙事内容干预,不论叙事中的何种干预,都凸显着叙述者的主体意识。以《婴宁》为中心来分析《聊斋》的干预叙事及其所反映出的主体意识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新学术》2007,(1)
南宋学者真德秀的《文章正宗》是文学史上第一部编选《左传》的散文集,按辞命、议论、叙事共选133篇。选文以“明义理,切世用”为文学宗旨,宣扬《春秋》的“微言大义”,注释文字自始至终贯穿了理学家的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选本重视《左传》文章的编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