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陈绍方 《学术界》2008,(1):140-144
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智力源泉.学术泡沫、学术不端与腐败是学术的异化与反动.纠正国内学术界的种种不良倾向,必须树立学术的科学发展观.学术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学术动机纯正、学术目的端正、学术评价标准科学、学术评价机制规范,唯有如此,学术才能在正确轨道上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术规范化中的自律和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失范行为严重阻碍了中国学术事业的进步,学术活动亟待规范化.规范化学术的建立需要学术活动中的个人自律、团体惩戒、社会监督和法律制裁相结合.在学术规范化的过程中,学术他律是基础,学术自律是升华,学术规范化是学术自律和学术他律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学术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从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状态中获得自主的路径,结果反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据说从西方引进的量化指标管理模式,在中国国情里却具有了学术教条主义、学术形式主义、学术官僚主义"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于学术规范的确立,而且在于学术制度的改革.民间思想、个体学术是扬弃学术异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学术突围,就是突破学术规范与学术制度的"围城",实现体制学术与民间思想、个体学术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编辑应在学术发展的任务和使命中找到自身的角色定位,其岗位随着学术发展而产生,又依靠学术出版物的出版质量、出版规模以及学术单位的需要生存发展.学术编辑的职业化岗位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至关重要的.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编辑是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要想在学术发展中发挥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使学术编辑的职岗效能成为学术发展中的生态链,需要不断改造和完善学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
关于“学术”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齐洲 《云梦学刊》2006,27(1):9-11
学术是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传统中国与西方世界对于学术有着不同的理解.由于缺乏现代意义上的学术传统以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目前的学术界出现了种种学术不端的行为.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建设以及整肃学术外部环境是学术走向繁荣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12,33(4):9-12
我们实施学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学术管理才能有力地促进学术发展呢?我认为,只有按照学术发展规律从事学术管理,才能有力地促进学术的发展.否则,如果无视学术发展规律,迷信管、卡、压的一套传统的管理方法,以为管得越严、卡得越死、压得越重就越灵,其结果必将事与愿违,必然阻碍学术的发展.显然,我们这里说的学术是指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近读李伯重先生的<论学术与学术标准>①,对于文中浸润的纯正学术精神以及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忧患意识,我深为感佩.惟作者所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我觉此问题比较复杂.如此界定"学术",可能体现了"学术"的主要精神,但终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评价机制的争议在不断争鸣中完善.有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与繁荣.我对这个问题跟踪了一段时间.我个人经历了从政治学术到量化学术,再到自由学术这三个基本阶段.在自上而下推行的量化学术评价机制的高峰期我已经退休.现在是做自己想做的研究,不受量化的干扰,也没有跟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是比较庆幸的.少了不少烦心事.在我看来.目前官方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  相似文献   

9.
学术成果的评估及奖励,是中国现代学术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引入西方现代学术奖励制度的同时,亦相应创建起一套现代意义上的学术评估体制.尽管以中国科学社为代表的学术社团及学术机构作过建立全国性学术评估体制的尝试和努力,但占主导地位并真正建立起来的现代学术评估体制,是以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为代表的集中式学术评估体制,政府在这种学术评估体制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8,29(4):13-15
环境的字面意义是指周围的情况和条件.笔者以为.学术环境应是指社会对学术发展提供的支撑基础和各种条件的总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学术发展既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同时离不开学术环境的影响.回顾改革开放30年期间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的影响.可以说其正面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明显的,但近几年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根据学术环境对学术发展影响情况的发展变化轨迹,可以大致地把改革开放的3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术制度的漏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春友 《学术界》2003,(6):150-156
现代学术制度实质上就是西方学术制度 ,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形成的。目前我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正在由过去苏联式的学术体制向着这种体制进行改革。进行这种改革的前提当然是以现代学术制度公平、公正和高效的假定为前提的。然而这种学术制度其实并非完美 ,也有其负面效应 ,甚至存在着严重的漏洞 ,这种学术体制在西方近几百年来的发展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可是 ,中国学术界 ,尤其是那些有权进行“改革”的人 ,似乎对这个方面的问题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实际上 ,在西方对于现代学术体制的缺陷的研究几乎在现代学术制度一诞生时就开始了。这…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学术期刊的普遍创办为现代学者迅速将研究成果公布出来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使学术成果交流日趋便捷化.以通信的形式论学并在学术期刊上将这些论学书函加以刊载,借以促进学术界同人对学术问题的讨论和研究,是近代以来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现代学术期刊之创办及发行,对促成学术讨论风气、强化学术研究气氛、深化学术研究并促进不同学术流派间之竞争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也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建构了不可或缺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诗学研究的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钟书先生是博古通今、中西融汇的一代学术大师。他在诗学研究中的成就与特点 ,突出地表现在将创作与研究相结合 ;他在充分把握诗学本身规律的基础上 ,自觉地将所掌握的一切古今中外的学识作为诗学研究的文化资源 ,使诗学与其他学科互相融汇 ,互相渗透 ,从而呈现出“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辩证统一的开放性学思 ;在诗学论著的写作上 ,钱先生又以其特有的诗性智慧 ,体现出轻松幽默、善于比喻和自然联想等独特鲜明的表达个性。这对于今天的诗学研究与写作 ,有着深刻的启迪与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代教育观念变革的外因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和“西学”作为思想资源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视野是近代教育观念变革最为主要的外因,环境压力的推动和“西学”的牵引是二者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到洋务运动,再到维新运动,中国知识分子正视现实,拓展资源,勇于创新,引发了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变化,为新式教育最终在中国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和先导。  相似文献   

15.
从学科分类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中国传统学术谱系的演变过程,并试图厘清"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以及"哲学社会科学"这三个在近现代中国语境中被模糊和混淆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发现国内现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关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学术 ,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的承载者必须中西兼顾 ,胡适无疑为其最具代表者。从经、史、子、集到近代西学 ,广泛的涉猎及聪颖的天赋终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好人格,既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人文知识分子作为人文精神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学术人格修养。这包括:培养专业精神,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创建性的成就;关注社会,为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独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摒除浮躁作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高校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个经验的历史学家,在我的研究经历中常常能够回忆起理论运用中最诱人的陷阱.为了表述的方便,分为四个主要的陷阱:不加批判地运用,意识形态的运用,西方中心主叉和文化主义(包括中国中心主义).当我们在为中国寻求理论的自主性时,所面临的问题部分的是寻求中国未来的另一种图景.事实上,中国至今仍然在努力寻找一种中国特色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中国学术面临新的建设格局.胡适融合中西方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对中国现代学术建设作出示范,他的探索过程和成果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学术走向,是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文化选择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20.
邓新文 《中州学刊》2005,(3):156-160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是对现代学术进行检讨,就不能不站在现代学术之外,从更广泛、更悠久的学术背景着眼.如此一来,就不能仅仅检讨现代学术的规范,更为重要的是要检讨学术这一理念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