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犯罪的日益猖獗使得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纷纷做出立法反应.境内外恐怖势力的存在现实决定了恐怖主义犯罪也已成为我国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集中对刑法典中的恐怖活动犯罪进行修改和补充,但依然不能完全适应反恐形势的需要.应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对我国刑事法加以完善:增设相应恐怖活动罪名,完善具体个罪的量刑情节,改革我国刑罚结构,完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程序法,条件成熟时制定专门的反恐法.  相似文献   

2.
为惩治与预防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立法与执法活动,联合国安理会在2014年相继通过了第2170号和第2178号决议。在理论上,惩治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刑事立法可采取国际法模式、国内普通法模式与国内特别法模式;在实践中,各国主要是采取后两种模式。同时,各国积极通过限制、取消恐怖分子的出入境证件以及颁布命令限制恐怖分子出境、入境等行政措施,遏制其跨国流动。我国最新刑法立法《刑法修正案(九)》针对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进行了必要而及时的规定。但是,立法机关还有必要以刑事处罚为基础,兼顾行政制裁与社会方法,针对外国恐怖主义战斗人员的招募与流动制定综合性预防政策。  相似文献   

3.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87-196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马来西亚通过了一系列反恐立法:在《刑法》中设专章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通过了《预防恐怖主义法案》和《对抗外国恐怖主义特殊措施法案》,完善了《反洗钱和反恐怖主义融资法》,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反恐立法体系,但是部分反恐措施也引起了巨大争议。借鉴马来西亚的经验教训,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反恐立法:在刑法分则设立恐怖主义犯罪专节,修订涉恐偷越国(边)境行为的罪名和法定刑,加强对旅行证件的控制,注意反恐实践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4.
网络恐怖主义是传统恐怖主义在大数据时代的新的表现形态。我国对网络恐怖主义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无法满足预防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现实需求。2015年8月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在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法治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未来我国应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化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性质和危害的认识,建立以刑事法律为主、行政法律和民事法律为补充的应对网络恐怖主义的法制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的反恐立法,增强社会综合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受贿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腐败犯罪。我国现行《刑法》关于受贿罪的规定存在缺陷,不利于有效预防、严厉打击腐败犯罪。《刑法》将受贿罪的主体仅规定为国家工作人员,无法彰显我国法律在国际上的威严,也不适应国际社会联合打击腐败犯罪的需要,因而应将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纳入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在受贿罪的构成要件上,应当取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规定,将其规定为量刑情节。在受贿罪的刑罚体系上,由于受贿罪具有贪利性特点,所以应当增设罚金刑,以国家工作人员的平均年收入数额作为起刑点;取消受贿罪的死刑设置,有助于追究外逃贪官的法律责任,挽回流失的大量公共资产。由于受贿罪和贪污罪都属于职务犯罪,二者侵害的法益相同且《刑法》对二者规定了相同的量刑标准,所以对贪污罪的规定也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反恐战"政策对国际法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振明 《社会科学》2008,33(5):21-26
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把恐怖主义看作头号威胁,并发起了针对恐怖分子的"反恐战".美国的反恐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有关战争法与国际刑法、自卫权与先发制人攻击、战俘身份认定与监禁措施以及酷刑审讯行为等一系列问题的法律和政治思考,并对布什政府的立场提出了广泛的质疑.  相似文献   

7.
刘凌梅 《中州学刊》2008,(1):119-122
商业贿赂犯罪是目前各国关注的重点,2003年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我国《刑法》中有较多内容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不相协调甚至存在立法空白,今后应从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体例、罪名体系、构成要件等方面予以完善,如设立独立的商业贿赂犯罪,在《刑法》中增加规定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犯罪、影响力交易犯罪、法人犯罪等,使许诺给予、提议给予与实际给予在刑法上受到同一评价等.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历来猖獗,恐怖袭击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也持久地影响国际政治、公民自由和经济。以往的恐怖活动,多发生在中东和北非地区,近年来,恐怖活动开始呈现向外蔓延的趋势,亚洲、美洲的恐怖主义活动日益增加的同时,欧洲也成为恐怖袭击的重灾区。2017年,欧美发生多起恐怖袭击,搅动英美,重创法国,并持续威胁欧美其他国家。目前国际社会对安全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密切,甚至超过了对发展问题的关注。全球国家积极寻求当代恐怖主义的全球治理对策,中国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执行命令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在执行上级命令时可能会给社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我国《公务员法》对此类行为的归责、免责原则和条件作了规定,但《刑法》却没有相应的衔接性规定.考察外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及违法性理论,公务员执行合法命令造成损害的,依法应认定其阻却违法性;执行违法命令且缺乏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的,属于阻却责任;故意执行明显违法的命令的,可能属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应当将执行命令行为的非犯罪性明文化.  相似文献   

10.
姜茹娇 《学术界》2005,(2):84-90
打击恐怖主义是一场长期而又艰巨的斗争 ,只是在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及《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冷战结束后 ,一些国家在打击恐怖主义的问题上采取的政策 ,主要是“以暴制暴”的方式 ,即对恐怖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和制裁 ,并用武力将之征服 ,这种方式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但也招致了许多非议。这种做法是否符合当代国际法规则 ,对当代国际法律框架会产生什么影响 ,是当前国家实践中和国际法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从对国际恐怖主义的定义及联合国在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中所起到的作用两…  相似文献   

11.
"东突"恐怖主义与中国政府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潇潇 《学术探索》2004,(10):84-89
长期以来中国饱受“东突”恐怖主义的危害 ,2 0世纪 90年代是“东突”恐怖势力发展最迅速、活动最猖獗的时期。“东突”恐怖势力勾结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恐怖暴力事件 ,严重危害了中国各族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效打击“东突”恐怖主义 ,必须注意大力发展新疆经济 ,建立反恐机构、严厉打击恐怖活动 ,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搞好民族关系 ,加强媒体的宣传作用 ,同时还应与国际社会联手 ,加强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国际腐败正由单一性状向多元性状发展,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市场经济秩序。因此,国际商业贿赂问题,不仅被《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公约所禁止,还被如美国《反海外腐败法》等世界各国国内立法所规制。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缔约国,我国在2011年2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设了"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该条款的设立与国际公约有机结合,有效遏制了我国国内的国际商业贿赂行为。然而,由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我国的立法与国外法律条款仍有差距,司法实践中也常遇到犯罪认定、犯罪构成及其界定等相关问题。因此,借鉴国外典型立法,完善我国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的相关立法,仍是我国司法界之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7,(8):200-208
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体系是整个国际反恐怖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价值维度,经验实用主义是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乃至国际反恐怖主义公约的哲学基础,新社会防卫论是其刑事政策背景;于制度维度,公约于立法、执法及条文制度层面也有密切关系;于规范维度,"经验实用主义刑法观"缺乏规范体系内在逻辑的周延性。以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为基点,比较分析大陆和英美刑法理论,建构"预防性刑事法"之规范体系,既有利于我国民航安保领域反恐怖主义在立法与司法上有效开展,又有利于国际航空安保公约深度融入我国反恐怖主义法律体系中。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主义",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在恐怖活动的背后往往都有一套理论支撑,存在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而社会思潮作为一种流行的思想倾向,对恐怖主义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有的直接就是恐怖主义的指导思想.自19世纪后期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恐怖主义产生后,恐怖主义就与不同时期的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各种思潮相结合,表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特征和历史角色.针对西方学术界在恐怖主义研究上的历年积累与话语权优势,从现代性的视角入手,分析近现代国际体系形成以来的各种社会思潮与恐怖主义不断互动演进的特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公民个人信息权的刑事保护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修正案(七)》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制,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应当是包括刑法规范在内的全方位保护。本文通过对日德刑法有关侵害个人秘密的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在"前位"法律缺位的情况下,我国刑法有自己独立的价值体系和评判标准的同时,也要注意法律体系内部的协调。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对刑法第294条规定的具有黑社会性质又不完全符合典型黑社会犯罪特征的一类集团犯罪的罪名概括,此创意无疑是为了适应国际社会打击黑恶社会势力的需要,因而照抄照搬以"黑社会"的字样.其结果,不但引起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诸多理论问题的争议,而且还给司法部门依据刑法294条从严打击犯罪设置了障碍.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对294条的理论定位有失偏颇,以"黑社会"这一犯罪学上的术语来界定规范意义上的共同犯罪,于国情不符,与刑法理论相悖.  相似文献   

17.
"期权"受贿是近年来滋生出的新的犯罪形态.为惩治和预防这种新型受贿犯罪,应当进一步完善对离职以后原国家工作人员从业行为的法律规范,并通过法定程序对<公务员法>的相关规定作出修订;在<刑法>中增加受贿罪的"约定"行为类型,以便为惩治"期权"职务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将<刑法>中规定的贿赂范围由财物扩大为"不正当好处",以同惩治"期权"职务犯罪的现实要求相适应;在<刑事诉讼法>中引入贿赂推定制度,以使我国的法律规定与国际推定及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相衔接.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规定14~16周岁的人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14周岁以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此为刑事责任年龄的刚性规定.但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突出的背景之下,是否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以更好地运用刑罚手段规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热议问题.但仅依赖刑法手段不能有效抑制此类犯罪现象,无异于"饮鸩止渴".刑罚正当化根据、社会责任以及刑法稳定性这三个角度表明当前我国不应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在刑法规制手段效果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更多地依赖社会治理手段对未成年人犯罪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加入国际刑事法院的呼声见涨,如何实现中国刑法与《罗马规约》的协调已成为当下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排除个人刑事责任事由是直接影响刑事责任有无和大小的重要因素,因而《罗马规约》用几个条文对其做了系统和明确的规定,而在我国刑法中,排除个人刑事责任事由的规定则分散规定在不同的章节中,不仅系统性和明确性不够,而且有些内容与《罗马规约》的精神亦不尽一致。毫无疑问,排除个人刑事责任事由如何适用、其涵盖的范围如何都直接影响刑法的效力范围和适用效果。因此,对此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对全面贯彻《罗马规约》精神,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以国际刑法的二重性为线索,综合大陆刑法与英美刑法的法律观念合理确定排除个人刑事责任的基本范围。并以此为前提,通过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努力实现我国刑法与《罗马规约》的协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国际商务反腐的时代潮流出发,主要依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并借鉴其他区域性反腐公约及美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主张我国刑法应该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犯罪的规定,并从犯罪构成、刑罚处罚、贿赂对象、贿赂范围等方面提出一些立法建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