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信访走访化、至高化、群体化、极端化问题日益凸显。加上信访机构庞杂,重叠交错,权力有限而效能不足,各级信访依然量大势猛,公私成本居高不下。信访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调解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亟待改进和提高。只有不断深化信访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更新治理理念,提升信访及其他政府部门的治理能力,强化权力制衡,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才能解决我国当前信访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信访制度的法治化,以实现防范利益失衡、化信访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解读信访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红梅 《学术界》2005,(6):59-65
信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其具有信息反馈、法律监督、权利救济的诸多功能,对中国的法制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信访的功能,就必须在信访的界定、信访机关的权力、信访与司法的关系等问题上对之进行重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陈建 《中文信息》2013,(9):193-194
信访制度向人民群众提供了一种在法律系统外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近年来,企业信访权利出现了被滥用的趋势,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秩序。只有立足科学和谐发展大局,把握信访处置总体要求,建立应对非正常信访的长效机制,才能将信访工作引入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信访活动面临严峻态势的同时,信访制度亦遭遇着重重困境.在此情形下学界围绕信访制度改革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并大致形成三大观点:“强化论”、“废除论”和“分离论”.对此三种观点的反思,有助于分析其各自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能为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化解打开另一个窗口.总括而言,分离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而传播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是一种必然.在未来一个时间段内规范信访程序而力避行政权力“越界”解决信访问题,约束政府权力与追求司法独立公正并举,建立普通民众利益表达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提供法律援助,把握利用好此过程中两类事例产生的正负“效应”,均应纳入化解我国信访制度困境的理性路径范畴.  相似文献   

5.
宪政视野下的信访制度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信访制度及某些改革建议在机构设置、功能定位、法理基础等方面有所欠缺.以各国家机关的宪政定位和权限划分为依据,以人大的转办督办为核心,以行政机关的信访监察为主力,以检察机关的权力制约为保障,才能构建起我国法治、科学、完备的信访制度.  相似文献   

6.
信访协调是信访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没有协调,信访工作就没有成效。本文从信访协调在宏观上的可调控性、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时空上的广泛、不确定性、程序上的有序性、实体上涉法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信访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从而说明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效益工程和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7.
信访制度颇具中国特色,因而对信访制度的历史源流加以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信访制度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的积累,除发展了登闻鼓、邀车驾等多种形式的信访制度,还发展了对信访进行甄别和约束的完善机制.思想史上的儒法之争对信访制度的设计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信访正是由儒法两大板块交界处和分裂处产生而有着两个方向的发展.与此同时,权力配置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乡土秩序的生活环境也为传统中国的民众配合甚至超越信访制度提供了相应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信访纳入“国家安全”的范畴,并将其作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凸显了信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是信访沿革的必然趋势,“信访不信法”“以访压法”“弃法转访”是基层信访突出存在的三个法治化困境。情境互动论是探究其深层次困境逻辑的理论支撑,也是对信访场域互动和博弈形式的反映,身份情境、形象情境、叙事情境是三个主要解构维度。基层信访法治化建设应聚焦在以协同治理强化身份认同、以群众路线推动形象叠加、以“五治融合”丰富叙事空间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信访制度是一项植根东方文化、颇具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近年来因信访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而备受争议。《广东省信访条例》起草过程中对信访功能定位法治化、信访程序法治化、信访组织体制法治化等方面作了有益探索,力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信访困局,通过地方立法为信访工作和信访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广东省的做法或可为全国范围内信访立法质量提升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0.
救济类信访受理范围的任意扩大是信访功能异化的原因之一。促进信访制度功能回归是实现信访法治化的必然要求。功能回归也必须从信访受理范围的调整入手,而关键是实现救济类信访和非救济类信访分类受理。救济类信访事项的受理主体仅限行政机关,并且只有针对行政失当行为提起救济的事项属于信访受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非制度化信访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利 《江淮论坛》2011,(6):125-128,152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激增,导致了大量非制度化信访,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化组织程度较低、制度化利益表达机制的虚置、信访部门责重权轻、公民的"官本位"意识和清官情结是非制度化信访的重要成因。要从根本上解决非制度化信访问题,就必须崇尚公平正义,确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理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疏通政治参与渠道,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政治参与效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培育法治型、自主参与型政治文化;深化信访制度改革,重新配置信访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涉诉信访制度是集反馈民意、权力监督、权利救济、纠纷化解、维护社会和谐于一身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利救济制度和权力监督制度。但涉诉信访毕竟与当代的法治精神相背离,与司法的冲突难以避免,我们只有将涉诉信访纳入法治的轨道上,才能使其发挥其合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参与、民意表达、权力监督的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遭遇涉法涉诉信访复杂化、非理性化等挑战。由于相关立法不完善,存在司法腐败现象及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等,司法功能的有限性与信访功能的扩张性之间已呈现出博弈之势。"诉""访"分离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前提,完善案件受理机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关键,依法及时终结案件是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的有效途径。应当完善冤假错案追究机制、司法救助机制和对无理闹访者的责任追究机制,为涉法涉诉信访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
既有信访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行为与制度两个主题.行为主题下的信访研究关注的是上访民众的上访行为过程或上访民众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互动过程,重在揭示民众上访行为逻辑或与信访有关的国家权力运作机制.制度主题下的信访研究则旨在通过对信访制度及其设计的规范分析,提供解决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的改革设想.基于对这两个主题下既有研究的回顾与讨论,本文提出,信访研究未来发展的一个可能方向是以与信访制度实施有关的国家机构的运作过程为切入点,对信访制度实施过程做经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贺然 《学术探索》2012,(2):17-20
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制度,但这两种制度都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所以它们属于同类制度。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有许多相同点,同时也有重要的差异。监察专员制度已经得到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用,它的成功对于中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面对信访事项日趋增多的严重局面 ,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在信访理论上有所创新 ,为完善信访制度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论述了建设法治信访的依据 ,分析了建设法治信访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设法治信访的相关对策 ,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完善信访制度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信访协调是信访工作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 ,没有协调 ,信访工作就没有成效。本文从信访协调在宏观上的可调控性、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时空上的广泛、不确定性、程序上的有序性、实体上涉法性等六个方面论述了信访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从而说明信访工作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效益工程和形象工程  相似文献   

18.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完善和健全各级人大的信访制度,是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有效监督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实现公平正义、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9.
涉诉信访制度困境与解决机制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涉诉信访属于涉法信访范畴。近年来,涉诉信访数量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国司法的权威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涉诉信访面临一系列的制度困境。涉诉信访解决机制存在严重的失衡与缺陷。我们应加强信访与行政的良性互动机制及综合治理机制等方面的整合,构建相对独立的司法解决机制、涉诉信访与申请再审分流机制、司法最终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0.
汪海燕 《中文信息》2013,(7):133-134
信访是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平台,多年来突显出在维护社会稳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转型期的中国利益冲突多发,社会矛盾生长点增加,并延伸到社会稳定层面,涉法涉诉信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律师参与信访工作成为必然,公职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