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理论逻辑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统一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促进农民增收是二者衔接的基点。在实践逻辑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可分成“巩固”和“拓展”两个阶段,应构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的“五位一体”机制:在乡村产业发展维度,做好产业扶贫政策同“产业兴旺”目标衔接;在乡村生态文明维度,做好易地搬迁生态修复、生态扶贫政策同“生态宜居”目标衔接;在乡村精神文明维度,做好扶智扶志政策同“乡风文明”目标衔接;在乡村社会治理维度,做好驻村帮扶政策同“治理有效”目标衔接;在乡村民生保障维度,做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同“生活富裕”目标衔接。  相似文献   

2.
朱冬亮  殷文梅 《学术研究》2022,(1):48-55+177-17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新形势下,未来5年要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能,切实建构防止返贫的治理体系,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践证明,关于贫困现象的认知,有村庄内生的穷人认知体系和外生的贫困认知体系两种差异化解读,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偏差可能导致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出现"错位""越位"的"悖论性"政策实践,进而降低乡村振兴衔接防贫治理效能。在未来5年的乡村振兴衔接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建构和完善促进脱贫地区村庄内生和外生融合发展的长效性防贫治理制度体系,切实增强脱贫地区的发展动能,才能更好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3.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可靠保障。实施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建立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规划衔接,从机制转变上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为脱贫地区通过政策、制度的支撑,实现“三农”工作重点转移奠定了基础。发挥乡村人才发展优势,创新乡村人才的发展渠道,拓宽乡村管理人才的用武之地,助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人才衔接,这为缩小乡村之间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居民融合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注重地域特色、关注人文因素、推进产业集聚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加快脱贫地区转型发展,提升乡村产业、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当前山西省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历史交汇区和政策全面接续期。通过对国家和山西省市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资料的分析,对山西省11地市抽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规划、体制机制、参与主体和资源要素四个方面,厘清了山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了推动山西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建议,即制定前瞻性政策规划,强化政策统领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接续提升治理效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格局;加快城乡融合,破解资源要素困境。  相似文献   

5.
巩固拓展文化精准扶贫成果,推动文化精准扶贫成果与乡村文化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文化精准扶贫与乡村文化振兴在内容上一脉相承,实践中纵深递进,目标上高度契合。但二者也有明显区别,实现有效衔接仍然存在急需克服的障碍,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着力在文化政策制定、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实现二者无缝高效衔接。  相似文献   

6.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评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意义重大。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我国的贫困治理现状及党中央的战略规划和决策部署,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文化建设、乡村治理和民生改善五个维度构建了“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内容包括“十四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以及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何志武  陈仙宇 《重庆社会科学》2021,(10):前插1,6-16
三峡库区脱贫农民融入乡村振兴事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接续问题,是我国推进传统深度贫困区域接续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样本.基于库区深度调研,在梳理分析库区脱贫攻坚主要经验和库区振兴梗阻的基础上,提出库区脱贫农民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和路径:强化党组织建设、构建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转换政策举措、培育库区特色产业和引导文明乡风,以期推动库区农村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正引领贫困地区发生历史性转变,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反贫困取得历史性胜利。但由于贫困是一个客观现象,不仅相对贫困问题没有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也将长期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需要及早谋划脱贫攻坚目标任务2020年完成后的战略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调整优化现有的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住房保障扶贫、兜底保障扶贫等相关扶贫政策,推动政策、责任、帮扶、监管统筹接续,夯实防止返贫的基础,构建长效脱贫机制。  相似文献   

9.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叠加推进的历史交汇期,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关乎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由于脱贫人口抗风险能力薄弱、环境风险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和 自然灾害频发、后续生态产业发展动力缺乏、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因素,导致农村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存在着很大的返贫风险.促进生态扶贫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效衔接,需要有效防范农村生态扶贫脱贫成果巩固中的返贫风险.要激发市场益贫机制,增强农户对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夯实乡村振兴发展生态基础;增强脱贫农户内生动力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农村生态补偿机制,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完善脱贫长效保障机制,增强脱贫人口应对各类社会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脱贫攻坚胜利不但实现了现有标准下高原藏区贫困人口的脱贫,而且在解决贫困问题中所探索的治理经验为深度贫困地区探索县域治理路径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基于对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Z县的调研,探析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如何实现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保护的有效耦合,从而间接推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发现,在Z县这样的深度贫困地区,以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保护共融的耦合性治理模式不但实现了高原藏区如期脱贫,而且为今后高原藏区和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在农村,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特别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章围绕着全面乡村振兴递阶推进、风险挑战及战略前瞻三方面,以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进行阐述。通过概念辨析,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机制设计、路径选择,同时对实际工作中的组织保障、能力建设、政策体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实现后发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内生发展是世界贫困治理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中国脱贫地区面临的现实问题。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原深度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弱、返贫困风险高、政策依赖性强,有效实现其内生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更是涉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议题。将习近平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和原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看,内生发展的实现在“硬件”方面重在优化基础设施和提升产业帮扶的效率;在“软件”方面,需要长期坚持教育帮扶,依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而在监督管理层面,应当优化区域发展评价体系,加强乡村经济社会统计核算,落实区域性内生发展的动态评估和检测。  相似文献   

13.
于树一  黄潇 《北方论丛》2022,(1):116-126+172
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关键,而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历程中发挥了基础性的物质保障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国将在五年过渡期内,保持原有政策及资金力度不减,并将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更名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让其在以乡村振兴为平台的相对贫困治理中继续发挥基础性作用。为此,需从资金监管的角度,分别以问题和效率为导向,为这部分财政资金构建起"双框架"监管体系。一方面基于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构建资金监管体系的理论框架,另一方面根据财政资金投入使用安全、规范的需要构建资金监管体系的实际运行框架,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财政资金"双框架"监管体系,促进财政资金监管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4.
"精准脱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既是新时代我党针对"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决定。两大战略的本质规定性都是通过政府输入外源性发展要素来实现对象(乡村社会、贫困人口)的内源性发展。在两大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一方面,发展乡村产业是实现精准脱贫的基础和着力点,另一方面,实现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依托,因此,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是激活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军林  张黎阳  董亮 《学术研究》2022,(2):91-97+2+178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目前中国农村地区的能源贫困问题仍然大量存在,固体燃料消费占比偏高,电力供应不够稳定。本文运用2012—2018年的CFPS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受助家庭多维能源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获得转移支付使得受助家庭的整体多维能源贫困和各个维度的能源贫困都减弱了,且政府转移支付对能源贫困的削弱作用从西部到东部逐渐减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的积极能源扶贫效果可能在于提高了受助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了家庭的电力消费,并且使得家庭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做饭能源。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性战略。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不仅以农村经济收入增长为目标,更是乡村综合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贵州省黔县根据学术伦理要求,本文中的黔县及相关地名、人名均为化名。的产业发展实践为例:近年来,贵州省内相对偏远的农村社区结合本地优势,探索优先发展精细有机农业,辅以特色手工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的综合发展路径,偏远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能够有效投入产业发展过程,从而将产业发展“楔入”乡土实际,塑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内生性发展道路。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农村的产业发展模式不能照搬沿海地区农村的经验,以剩余劳动力外流为特征的外生性发展路径仍然是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生计的主要来源。产业兴旺的定义和衡量标准须切合当地实际,产业兴旺的动员与受益主体是当地群众。乡村的外生性发展与内生性发展模式本质上不互斥,二者相互补充并将在远期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良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扶贫,是新时期农村建设主要方法,它不仅体现了我党新时期经济建设与开发的趋向,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实施形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旅游扶贫概念,着重从创新方式把握、结构链构建等方面,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生态旅游扶贫的创新模式和路径,以达到明晰技术要点,促进我国经济全面推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促进脱贫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基于对新疆、江苏、安徽、云南、贵州等省(区)包括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毛绒玩具、毛发制品、箱包鞋帽袜、食品加工等在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调研发现:得益于脱贫攻坚期间高强度的政策支持,脱贫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步,部分地区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并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但总体上看,脱贫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小散弱、韧性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突出,尤其是受限于基础条件、经济下行压力等外部约束,当前存续和发展压力前所未有。为此,需要牢牢把握“创核、接链、建节”的战略思路,抓好落实“遴选产业类型、优化区域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模式、加强主体培育”五大重点任务,强化顶层设计,优化配套政策,推动脱贫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面临的战略任务.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需参考借鉴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更要与脱贫攻坚战略精准衔接.本文所探讨的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精准衔接机制是指根据不同地区乡村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科学、合理且有效地推进乡村振兴.而本文所说的精准衔接机制主要由精准分类、精准均衡和精准施策等要件构成,具有过渡巩固和整合增效等功能.构建精准衔接机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应有依法振兴、协同振兴和融合发展等路径可参照选择.总之,乡村振兴也要把握融合发展的大方向,即把"小城镇"发展当作"大问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增收不仅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之上,将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划分为技能型劳动力、普通劳动力、弱劳动力与半劳动力等几种类型,而不同的劳动力类型与市场型、混合型与福利型就业政策相适配。欠发达地区就业政策的精细化不仅表现在不同劳动力类型与差异化就业政策之间的精准匹配,而且还构建出了立体化的就业政策体系,使得农村劳动力可以在该体系内梯度上移与向外融入到双循环的大市场之中,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相统一,以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