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墨经》研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把语言分析诠释为逻辑规则或逻辑推理,这是语言学与逻辑学的混淆。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墨经》的语言分析及其与逻辑学的关系,澄清这种混淆。  相似文献   

2.
《逻辑科学》是江苏省逻辑学会主办的逻辑科学专刊。它面向学会会员、逻辑学专业研究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以及广大逻辑学爱好者。主要任务是介绍省内外逻辑科学研究的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交流思想,传播经验。内容包括普通逻辑、数理逻辑、辩证逻辑、语言逻辑、科学逻辑、法律逻辑、刑侦逻辑、形象思维逻辑、中国逻辑史、世界逻辑史等所有逻辑学的各个分支,以及学术评论,最新学术动态等等。《逻辑科学》是《江苏逻辑通讯》的继续和发展,是国内创办较早的逻辑学刊物。几年来,该刊在内部发行过程中,受到省内外逻辑学界和逻辑学爱好者的关心和支  相似文献   

3.
一百年前 ,严复着手翻译他的第一部西方逻辑著作———《穆勒名学》 ,其后他又翻译了另一部西方逻辑著作———《名学浅说》。严复醉心传播西方文化 ,以其译著《天演论》在中国学界名噪一时 ,然而在毕其一生翻译的八部西方名著中 ,竟有两部是逻辑学专著 ,为什么他在众多科学中对逻辑学格外垂青呢 ?逻辑学产生于两千多年前 ,我国以《墨经》为代表的古代逻辑思想 ,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和古印度的因明学同称为古代三大逻辑传统。但令人惋惜的是 ,这一宝贵的文化传统没有得以继承发扬 ,秦汉以后 ,自“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始 ,踞于正统地…  相似文献   

4.
“墨辩即逻辑”一说,梁启超创立于前,胡适张扬于后,至今成为神圣的教条,其实是历史的虚构,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虚构的“墨辩逻辑学”进行解构。本文认为,墨辩是墨家的辩论理论,包含逻辑学的萌芽,但没有发展成逻辑学。墨辩与逻辑学有根本的区别,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对立的,逻辑学用抽象方法研究推理形式,墨辩则用直观方法研究具体推理,由于没有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的形式标准,推理的取舍以具体内容为准,结果被语言现象和意识形态引入迷途,走向逻辑的反面,即逻辑矛盾。矛盾的症结就在《墨经》的《小取》篇。  相似文献   

5.
论墨家的类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墨家的类比陈克守先秦时期的墨家学派,特别是后期墨家,主要研究逻辑学,代表作《墨经》,在当时代表了中国逻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墨家的逻辑,被称为墨辩逻辑,其对于类比推理的研究,在三大古典逻辑墨辩、因明和亚里斯多德逻辑中最为深刻,取得的成就也最为显著。从...  相似文献   

6.
中国哲学中的逻辑和语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版)的《逻辑史》条目中有一个小条目——《中国逻辑》。它说。“大体说来,中国哲学一方面注重实践的和道德的问题;另一方面对生活给予神秘的解释。它没有给逻辑研究留下什么地盘,直到公元十一世纪新儒家学派建立之后,逻辑研究仍被忽视。……在逻辑学的发展中,中国思想家没有跨越初级阶段,而  相似文献   

7.
惠施及初期辩者的思想是否纯属诡辩?它与《墨经》是什么关系?这历来是思想史、哲学史乃至逻辑史研究中歧见最多的问题之一。一种意见是,这两派就是一派,甚至作者相同。另一种看法是,这两派思想之间的关系有如水火,形同冰炭。第三种意见则认为两派之间既有相同之点,又有相异之处,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8.
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逻辑史研究与逻辑的比较研究中,诸多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沈有鼎所著《墨经的逻辑学》一书的“结论”是很简短的,但在这十分简短的“结论”中,却有一大段文字被用来讨论具有人类共同性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的表现方式的特质。他说:“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是没有民族性也没有阶级性的。但作为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有声语言则虽没有阶级性,却是有民族性的。中国语言的特性就制约着人类共同具有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语言中所取得的表现方式的特质,这…  相似文献   

9.
曾昭式 《社会科学》2002,4(8):36-40
本文认为 ,逻辑学东渐本身构成中国现代逻辑史的内容 ,对西方逻辑学的研究是逻辑学东渐的结果 ,逻辑学的教学是逻辑学东渐的产物 ,逻辑学体制化建设是逻辑学东渐的表现 ,逻辑学东渐是墨家辩学复兴研究的前提 ,逻辑学的应用是逻辑学东渐的影响 ,这些内容都与逻辑学东渐有关。所以 ,研究中国现代逻辑史离不开逻辑学东渐。而逻辑学东渐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 ,因此 ,研究中国现代逻辑史理应结合中国现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以《逻辑学》为首,紧跟《自然哲学》《精神哲学》这两门处于应用逻辑学地位的科学。黑格尔本人在《小逻辑》第十八节中早已明确指出,用并列的观点去看待各特殊部门或各门科学之间的关系,是不恰当的。显然,应该通过独特的逻辑方法,去揭示《逻辑学》与《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的内在联系。《逻辑学》前面的导论及序言,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作了重要而又简明的说明,其地位并不亚于《精神现象学》的那篇有名的长序。所以,我现在想就《逻辑学》的导论及序言,对黑格尔的逻辑方法作一点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 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张全新同志的《逻辑哲学引论》(简称《引论》),是国内出版最早的逻辑哲学专著。这本专著面对当代逻辑学研究中的一系列前沿课题,通过史的考察,论的解析,建立了一个“金字塔同构模型”。这对于从哲学上回答逻辑学的难题,对于立足逻辑学当代的成果发展新的哲学体系,可能会起到积极的或重要的作用。《引论》中许多论证无论在哲学界还是在逻辑学界都是崭新的和具有创建性的。  相似文献   

12.
《墨经》是我国先秦逻辑思想之集大成者。近十余年来,我国对《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挖掘更趋深入,可谓成果累累。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有些墨学研究者以西方传统逻辑的框架和术语诠释的“墨经逻辑”,是否反映了《墨经》的逻辑原貌,是令人怀疑的。本着光大里学的目的和百家争鸣的精神,我们将自己的疑惑提出讨论,以求正于逻辑界同仁。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兼名”、“一周而一不周”和“三物论式”诸项给予辨析。一、关于“兼名”《墨经》本无“兼名”之说,而只有“兼”、“体”之论,这当属事实。由于苟子对“名”有“单”、“兼”之…  相似文献   

13.
《逻辑哲学论》中的神秘主义是前期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思想之一。西方学者对这一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它同《逻辑哲学论》中其他思想之间的关系评价不一,而且这些评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事实上,如果从全局的视域来考察《逻辑哲学论》就会发现,通往神秘主义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语言哲学的路径;另一条是逻辑哲学的路径。神秘主义是维特根斯坦对有意义的科学命题和缺少意义的逻辑命题进行分析所推导出的一个逻辑结论,它与《逻辑哲学论》中的图像论和逻辑哲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性表明维特根斯坦力图实现经验的自然科学、先验的逻辑学和超验的伦理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发生过数次大规模的逻辑学讨论,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形式逻辑相关。形式逻辑本是逻辑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概念,但很多新的逻辑理论为自身存在的正当性所进行的辩护,都采取了否定或者质疑形式逻辑的策略。实际上衡量一个新的理论是否创新或发展了逻辑,重要的依据不是它的自我辩护方式,而是它是否首先遵循了逻辑的内在机制。逻辑学作为一个学科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也有其特定的研究方式,逻辑学就是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的民本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学界关于民本思维问题的讨论很有意义。何谓民本思维?我个人理解,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思维形式,而是指以民本思想或民本精神为内容的一种思维模式。我作为一个逻辑工作者近来反复考虑了一个问题:民本思维与逻辑学有何关系?在逻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如何贯彻与体现民本思维的要求?本文拟就此粗略地谈一些想法。一、逻辑学离不开民本思维正当我在思考逻辑学与民本思维的关系问题时,从第七次中国逻辑大会的《论文摘要》上看到一篇题为《逻辑的现代化与大众化》的文章。文中说:现在的逻辑学“与人们的日常思维活动距离越来越远,能够读得懂逻…  相似文献   

16.
章太炎对近代中国逻辑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他结合中国古代的名辩思潮及其有关论著,阐发了一些具体的逻辑原理,而且,也许还更重要的是,在于他用西方逻辑、印度因明来参照解释《墨经》等中国古典逻辑著作的基本内容,从而自觉地、系统地进行了世界历史上三种古老的逻辑科学的对比分析和研究.本文就是试图对章太炎在这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一墨家逻辑学、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学是世界文化史上三个古老的民族(中国、印  相似文献   

17.
“多值逻辑”是在本世纪初出现的逻辑学新分支,它主要是论证一个命题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值。这种逻辑思想,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以及斯多葛派逻辑学中已经有了,但并未定名。那时已经承认一个命题可以有真、假与或然(不定)三个值。到了本世纪初,有麦柯尔,皮尔士,维萨里耶夫以及卢卡西维茨,则认为一个逻辑命题还可以有二个以上的乃至无限个值,于是便产生“多值逻辑学”。量子逻辑学也被称为多值逻辑,它否定排中律在微粒子运动中的有效性,但承认遵循排中律的三值逻辑是它的特殊情况。实际上,量子逻辑学是人类“对立思维”逻辑的反映,是从抽象同一思维逻辑(形式逻辑)向具体同一思维逻辑(辩证逻辑)的过渡环节和形式。这里不准备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汇通的比较逻辑学以描述的和评价的比较逻辑学为基础,是比较逻辑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的一个高层次的阶段性研究.其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汇通性,即不同逻辑体系之间的汇通融合.比较逻辑学研究的初级阶段是描述的比较逻辑学,较高阶段是评价的比较逻辑学.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主要体现在对不同逻辑体系、逻辑观或同一体系内部不同的逻辑分支等做出描述和评价,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行融会贯通.汇通的比较逻辑学是比较逻辑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9.
孙中原 《中州学刊》2023,(6):127-132+2
《墨经》的本体哲学,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语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起《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墨经》一系列范畴与原理中,“物”(物质)、“实”(实体)、“有”(存在)、“无”(非存在)、“动”(运动)、“化”(变化)、“宇”(空间)、“久”(时间)等范畴与原理,是构成墨家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与原理的关键节点。《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纯粹逻辑学的观念在胡塞尔那里始终带有宽窄两种涵义。初看起来 ,《逻辑研究》的第四研究是在论证一个从纯粹含义学到纯粹语法学的过渡 ,但实际上这两门学科都还在广义的逻辑学领域中活动。从纯粹含义学、纯粹语法学到狭义的纯粹逻辑学 (即纯粹含义有效性学说的过渡 ) ,实际上表明了在胡塞尔所设想的广义的、作为纯粹含义学、语法学与形式论之总和的纯粹逻辑学范围之内的一个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