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新学术》2007,(3)
"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一语道出了语言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提出了超越局限性的办法:"立象"。这一西方现代人仍没有解决的难题,在古代中国早已提出,并给出了精辟的解决办法。"言象意"是对国人思维方式的概括。这种东方式的具有诗意的象思维源于中国汉字,古人在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论述中,不经意间向我们展示了象思维的特点:整体性、超越性,中国式的思维更容易进行审美超越,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与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中国古代早期的思想家和著述者,也很早注意到了语言表达的有限性,认为言不能尽意.在此基础上,孔子又提出"立象以尽意",以象作为语言的辅助手段.孔子关于言、象、意的观点也反映在其著作当中,并对后世的著述体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意象"一词由"象"衍生而来,经魏晋南北朝言意之辨后逐渐成熟,并且在中国诗歌中广泛使用.意象的产生与神话思维有重要的关系.中国古往今来的诗人往往在神与物游中进发诗情,交游的结果正是意象.意象是"意念"和"物象"的审美契合.  相似文献   

4.
作为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学说,西方空白理论重心在于读者对空白的填补,而中国的"空白"说则更侧重于对空白的创造。在对中西空白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文本创作过程和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言、象、意三者间的矛盾并解读了由此产生的文本意义空白,提出了从言、象、意三者中寻求平衡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言不尽意,古人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得意忘"象".庄子以"三言"敞开了一个无比丰富的"象"世界.寓言"藉外论之",以虚构和传说之"象"来阐发义理;重言借古喻今,通过历史人物以"象"言"道";卮言"和以天倪",以不停运转回旋之"象"来"得其环中".庄子以"象"言事,借事寄意,实为象思维之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6.
王涛 《天府新论》2012,(1):120-12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一直持"语言和意义"是可以相分离的言意观,并在这种"言意观"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立象尽意"的思想,滋长了中国文化中的"诗性"特征,具体表现在只求"意会"的诗性思维方式和以"形象"来说理的话语策略。在当前的全球化浪潮中,对中西"言意观"差异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异质性特点,从而更好地展开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朱全庆 《东岳论丛》2003,24(4):64-66
在诗词创作中 ,人们常常感到言不尽意 ,便在语言和意绪之间插入一个“象” ,通过立象来传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因此便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的艺术映现 ,形成了意、象、言的三个艺术层面。诗词的这种含蓄蕴藉给接受者留下了广阔的体悟空间 ,鉴赏者必须积极地主体参与 ,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和感情去破译诗词中的“象” ,才能真正体味到其中的内含。  相似文献   

8.
"言不尽意"说起于对"圣人之意"传述可能性的忧虑.从这一认识出发,儒道两家都提出了自己"尽意"的方式.<易传>倡导"立象以尽意",使"象"这一与汉语言文字特性有着密切关联的表意形式成为中国古典思想的核心言说方式."象"所以能"尽意",在于其消解了言的形式化和规范性倾向,体现出意的灵活性和生生之趣,因而与圣人之意相融汇.这与西方哲学的概念思辨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理解这一传统对我们领会古典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象来观照庄子的逍遥游,就是通过解读庄子书中的寓言来求得其隐含的寓旨性。以象来言说的方式与庄子的哲学智慧互为表里,一方面,庄子“道”的隐含是寻常认知语言所无法描述的;另一方面,象的意象的确立正好比言语更接近“道”。由意—象—言,是庄子选择的方式,由言—象—意,是读者进入庄子思维的方式。庄子的鲲鹏变形,翱翔九万里,进入逍遥游的境界,背后包含着深刻的修炼功夫,所谓无功、无名、无己的至人、神人、圣人都是要经历摆脱外在和内在诱惑的蜕变,其逍遥游的归宿有着一种厚重的担当。  相似文献   

10.
张金梅 《学术论坛》2006,(2):161-164
谢灵运的言意观是在先秦和魏晋哲学言意论玄奥思辨的启示下产生的,它不但与其人生行事密切关联,而且使其山水诗作饱含意蕴:“意实言表,而书不尽。遗迹索意,托之有赏”使诗人在(“言”)→(“象”)→“意”层面抒发了对生命运动的满腔热忱;“辞不足观,然意寄尽”、“词征理析,莫不精究”则使诗人在“言”→“意”层面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悲哀淡泊。前者是进取之心,后者是淡泊之志,既进取又淡泊构成了诗人山水诗的魅力之所在。而这反过来又契合了中国古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1.
张九龄虽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篇章,但在他的文学创作和评价他人生平的篇章中,时时凸显出他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分析张九龄诗作中出现的"感"、"兴"、"情"和"言"、"象"、"意"等词汇,就会发现其"感"、"兴"的内容包括自然和社会、人生与历史,主张表达情之"和";其"象"包括物"象"、喻象和无形之"象",同时,张九龄对"言"、"象"、"意"的关系有自已独到的认识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邓程 《兰州学刊》2003,(4):159-162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4.
刘顺 《兰州学刊》2007,(8):148-150
孔疏象论以象之分层对治王注因意分层而轻象的不足,从而调和象数易学与义理易学.孔疏的象论之象具有较强的诗性特征,名词词性上的象概有四指:物象、卦象、义(意)象、大象.《周易》孔疏中所蕴涵的诗学思想同样在其象论中有所展现,即作为诗兴、譬喻、易象相同的象喻思想以及和老庄之道相通的生存美学:"忘(己)象得(大)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先秦时期的《周易·系辞》《老子》与《庄子》中的语言观来分析中国特殊的本体论视野.于"变"中求"久",并于"久"中应"变"是中国哲学特殊的本体论根基;《周易·系辞》所奠定的"言-象-意"的三维结构是中国哲学能克服二元分裂的主要原因;老子以"同出而异名"确立了中国哲学"道言合一"的思维原点;庄子认识到了"名言"的对象化趋势,所以强调"道"的不可分性.他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先秦哲学的具体性、多样性、变动性和整体性的本体论特征.  相似文献   

16.
夏静 《江海学刊》2012,(3):179-185,239
"象喻"是古人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立象见意"为目的,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以整合的、情感的方式表述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不仅为仿效事物的形体提供范式,而且用以揭示背后的意义、思想和情感。考察"尚象"到"象喻"一脉的发展衍变,可以发现,无论是附在六十四卦《象传》中的推衍,还是《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乃至诸子之学的理论升华,均明确地传达出在古人思想中业已存在着一种观念形态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着复杂而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05,(10):111-116
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象"范畴导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玄理之"象"与人文之"象",经六朝挚虞、陆机、刘勰诸人的努力转变为文学审美意象,至唐代更演化出诗歌"兴象"."意象"作为审美者意匠经营之"象",是"心物交感"的产物,其生成途径有"寓目辄书"和"假象见意"两大类型,构造原则当为"意与象合"."兴象"则更强调情意对物象的超越,即由"象内"向着"象外"境界的拓展.从"情志"到"意象"再到"象外之象"(意境),形成诗歌创作活动的生命流程,"意象"实居于这一流程的中端.意象问题成为中西诗学的一个交会点,但我们民族视意象为"天人合一"理念下的诗性生命本体,同西方人的艺象观之间又有许多实质性的差异,可供比照与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8.
陈伯海 《社会科学》2005,(9):163-169
中国诗学传统中的"意象"范畴导源于先秦两汉时期的玄理之"象"与人文之"象",经六朝挚虞、陆机、刘勰诸人的努力转变为文学审美意象,至唐代更演化出诗歌"兴象"."意象"作为审美者意匠经营之"象",是"心物交感"的产物,其生成途径有"寓目辄书"和"假象见意"两大类型,构造原则当为"意与象合"."兴象"则更强调情意对物象的超越,即由"象内"向着"象外"境界的拓展.从"情志"到"意象"再到"象外之象"(意境),形成诗歌创作活动的生命流程,"意象"实居于这一流程的中端.意象问题成为中西诗学的一个交会点,但我们民族视意象为"天人合一"理念下的诗性生命本体,同西方人的艺象观之间又有许多实质性的差异,可供比照与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9.
"象"作为一种根本的"观"法或"显"法是张载观照或呈现整个世界的根本方式,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象世界观"。"象世界观"的格局是天地人无所不包的,而张载儒学的本体指的是世界的原象,而世界的原象实际上就是气本原的生象,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即天之德象,其中太虚象与太和象都是本体蕴生象,道象、神象和易象则都是本体生成象,德象之在人便是合象,由人与天合之合象而得圣人气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厶”字的象意特点及几个证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德茂  吴蕊 《文史哲》2002,(3):109-112
唐兰先生的“三书说”,比之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更加贴近造字之初的实际情况。象意造字法是象形造字法的开创性发展。象意文字有的就是一种形象,但是,它的特点是在形象以外即字形以外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正是因为象意文字为抽象概念的造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才没有使汉字像其他古文字一样,被纯表音的字母文字所取代。古“厶”字就是一个象意文字,与它有关的几个字也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