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权利是公民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自然权利,公共图书馆是是民主政府为保障公民的文化权利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在保障与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方面具有其它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然现状,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履行所承担的公共文化职能,重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努力促进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公民文化权益保障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文化权益的实现高度契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同时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当前,要保障与实现公民文化权益,应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丰富文化供给,努力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完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同时提高公民行使文化权益的意识;坚持统筹兼顾,整合公共文化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公民文化权益公平;推动公民政治权益、经济权益和文化权益的协调进步,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努力营造实现公民文化权益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陈颖 《南方论刊》2009,(11):97-98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动力。人类文明越发展,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区视角的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为满足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劳务的系统。维护与发展好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湘南、湘中、湘北和湘西典型乡村与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基础上,发现与分析当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实际正常运行困难与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公民意识的基本估价,提出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社会转型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文化产业经济价值不断彰显的同时,其社会价值日渐式微,甚至有被忽视放任的倾向.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加以充分重视.文化产业在消费价值层面实现了精神的物质化和物质的精神化的结合,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社会属性表现为对人们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以及其所具有的审美与精神教育功能.在生产意义上,文化产业是满足公民文化权益的保障,是有效整合社会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力量.在城市文明进程中,文化产业发展是推进城市现代文明的主线,是聚合城市转型与城市文明的内核.要丰富文化生产,培育文化消费意识,推动社会转型与城市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均衡与双赢.  相似文献   

7.
促进我国公民有效的政治参与,提高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和当前的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我国公民的有效政治参与。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培育现代行政文化理念,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还要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依法有序进行。培育政府自身开放民主的行政文化理念,对公民政治参与态度和效果有着潜移默化的正效应。党的十四大确立了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对社会产生重要的精神影响、文化影响和规则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民间组织不仅是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一种工具,它更有助于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促进公民之间的理性交往、有助于形成诚信友爱的社会风气、提高社会公德,从而实现社会价值的理性回归,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与政治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化认同是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在对政治体系和政治过程的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实质上表现为一种政治满足感。我国正处于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正经历着解构与变迁,构建和谐社会亟需创新和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这种新型政治文化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培养自主性公民意识、强化竞争性生存理念、树立法治性治理精神、确立公正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文化消费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对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问题凸显出来,而精神权益保护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在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保护缺失的表现及其危害分析的基础上,以全国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缺失进行量化核算,得出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大于中部的结论,并提出应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权益保护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的主张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赵蓉  王振亚 《兰州学刊》2013,(5):147-150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期待,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保障变得更加迫切。文章以公平正义为基础,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缺失的成因,并试图提出保障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权益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化需求回应机制与文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对公民需要的回应性是社会有效治理的基本要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需求正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但我国现有的文化需求回应机制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能有效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政策回应机制,探索一种新的文化治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少数民族同胞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于东 《兰州学刊》2006,4(10):168-172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问题和新矛盾不断出现,其中一个较突出的方面,就是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既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个机遇,立足于我国当前工业化的生产力,立足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足于由这生产力和经济基础所带来的人们思想上的相应变化,继承和发扬我国“重民”、“爱国”等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国外法治文化的精华,不断地改革公民与国家关系中同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相悖的不和谐因素,不断地在当代中国人的心目中树立起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且和谐的现代公民与国家意识,不断地致力于公民与国家和谐关系的构建,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愈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让文化惠泽民生也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因此,民生不仅是指物质层面的民生,而且包括文化层面的民生.文化民生是民生的丰富和发展,是更高层次的民生.这些文化民生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和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和讲话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文化民生有着多方面内容,即优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人民群众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塑造,以及人民群众文化权利的实现.在新时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推进文化民生建设,就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构建良性的文化生态加以保障,并把文化生产力作为其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郑汉华 《江淮论坛》2012,(3):96-100
以人为本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揭示。生态视野下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尊重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维护和促进生态公平以及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提高生活水平与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关系,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的关系.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法治秩序的形成主要依赖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也即需要公民具备“守法精神”。我国传统社会不具备形成公民守法精神的土壤,因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表现出因缺乏公民守法精神而难以形成法治秩序的状况。但法治建设是必由之路,公民的守法精神亦不可缺少。在我国,培育守法精神既要利用本土资源,也要理性对待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文化建设风雨征程,从三十年前的"基础薄弱"一步步迈上"大发展大繁荣的辉煌之途"。回顾三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三十年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媒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传播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要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的侵蚀,传媒必须在其中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我国已经加入WTO,新闻传媒还将直面西方精神和文化产品的新挑战,这就要求在加强对新闻传媒管理的同时,促进其繁荣发展,让传媒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中国政治文化和谐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处在基本和谐的状态,但也存在着商品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公民意识薄弱,臣民意识浓重;等级观念深厚,平等意识贫乏;官本位意识根深蒂固;特权思想严重,民主、公平意识缺乏;平均主义思想影响甚广;德治传统历史悠久,法治进程举步维难;党的指导思想的主导地位有待强化;管治意识过强,服务精神不足;政治理想淡漠、政治信仰模糊等不和谐现象。导致当前中国政治文化仍然不够和谐的深层次原因是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惯性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强势渗透以及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而引发的现实政治文化的不断嬗变等多重因素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