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先游 《理论界》2010,(5):68-71
不可能的交换是鲍德里亚后期思想中出现的一个重要概念,鲍德里亚以此挑战现实原则、真实观念和形而上学思维。鲍德里亚认为,交换是承继价值含义的人类认知和社会交流的基本形式,而不可能的交换则以"无"的不确定性来重构世界存在的要素和背景。由此鲍德里亚构建出荒诞玄学:在"有"的交换背后,我们总是进行与"无"的交换。人类逃离价值终结命运的唯一途径只能是接受"无"的存在,将"无"传递下去。这也就要求我们选择"无中生有",抛弃批评思想,抛弃理论文化,走出批判的阶段而到达思考着我们的客体、思考着我们的世界的彼岸阶段。  相似文献   

2.
平时向下面了解情况,时常听到有的同志说“可能”这样,“大概”那样,或许“差不多”:己类的话,这种似明非明的反映问题,很难使人对问题有个中肯的了解,下一个正确的决心,很值得议上一议。 我们知道,人们要想做好工作,必须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统一起来。要坚持好这种统一,必须对客观情况了如指掌, 只有情况清了,才能检验自己的主观愿望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如果不符合,就要赶快改正,使之符合客观实际,这样,才能避免发生错误。倘若我们只是对情况“想当然”,“可能”是这样,“大概”是那样,而缺乏一个真切的了解,“雾里看花”,这样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给工作造成  相似文献   

3.
在人的无限欲望与资源有限性矛盾尖锐对立的21世纪,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许多人的功利之心仍十分迫切,普遍求成于高速度,以为丰富的现代高科技可以为人类消除一切隐患,但却往往忽略了其双刃性,因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以长远的眼光来寻求一种全新的、事关人类存亡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真"与"可能世界"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的,前者表明的是命题与命题之外的现实世界中事态的符合,而后者表明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态在相对同一的基础上如何以现实世界为基础表述出来,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我们适度精确地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所指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1."人学"的确是一个充满疑窦、歧义丛生的名词。因为"人"并不是一个既定的、有限的客体,只消我们从外部研究就可以了。人是要自己把握自己,并且,人又总是生发着新的可能性。但尽管如此,我认为,"人学"还是能够成立的,这里关键在于对"人学"作何理解。我的基本看法是:一个非哲学意义上的"人学"学科是不可能的,一个与"世界"观完全外在的哲学"人学"也是难以成立的,"人学"只能作为哲学发展的一个形态而存在,下面试述理由。2.东方和西方的古代思想家们早就给人们提出了"认识自己"的任务,然而,直到今天,一个非哲学意义上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是十七世纪初德国卓越的学者,是继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学家.他在逻辑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可能世界”的理论,改进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理论,提出了“通用语言”和“通用数学”两个伟大构想,从而为现代逻辑奠定了基础.因此,他在逻辑史上居于十分独特的地位.本文试就他提出的“可能世界”理论,作些分析探讨.在探讨莱布尼茨关于“可能世界”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他所提出的两大思维原则——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进行分析、研究,因为这是与他的“可能世界”理论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是矛盾统一体,没有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但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只有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真正实现社会、资源和环境整体和谐发展。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的矛盾问题,解决好人类对环境利益的公平分享问题,这需要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条件下正确处理资本、体制、文化、民生等制度的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8.
西方主流哲学长期倡导"道德理性"精神,主张只有理性才能在道德领域内发挥主导性的统辖作用。但深入考察会发现,其倡导者们要么未能说明理性认知如何可能促使人们从事良善利他的德性行为,要么认为理性认知无从把握良善意志而将后者变成了某种非理性的崇信对象,结果反倒遮蔽了良善利他意志在道德领域内原本具有的决定性原点效应,因此在实然性的维度上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的“诗意栖息”是指居住于存在的澄明之境中,存在通过语言给出澄明,存在通过人成为存在,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同时,语言也是人类“诗意栖息”的家,诗意在人类语言中成为可能。只有“栖息”在“诗意”中,人们才能返璞归真、回归自我。  相似文献   

10.
试析“普遍伦理” 何以可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实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违背人们共同意愿的冲突使很多人对普遍伦理存在的可能性产生怀疑,而全球化的世界趋势又对普遍伦理的存在提出迫切要求。那么,在目前多元化的世界图景中,“普遍伦理”是否可能?本文就目前伦理学界广泛关注的“普遍伦理”问题,从外部条件、内部因素和存在形式三个方面,分析了普遍伦理之所以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取先秦、明清和现代三个时段的语料来探究汉语“可能”、“必然”意义表达的发展。在《论》《孟》《老》《庄》里,“可得”(可能)的用例都能换成“可以”,并仅出现于否定句和反问句。“必”修饰动词,用于某些具体条件下,尚不表达“无条件”,它有时被夸张使用。“可得”和“必”都有明显的强调色彩。明清语料里,“可得”的表达依旧,“必然”已经发展成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的词。先秦和明清语料中表必然的都比表或然的多一倍以上。时代越早,语言越情绪化。真的“可能”见于中古,但是长期不发展。现代爆炸式发展,与“必然”构成了一个对立统一的逻辑范畴,表达清楚的模态概念。现代语料的“可能”词频是“必然”的六倍多,反映人们对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增强了。  相似文献   

12.
正想必你有过以下经历,当手边的一块橡皮或者笔盖从桌子上掉下去时,落地瞬间它们弹了出去,而自己亲眼看见它飞向了某个方向,但顺着那个方向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或者它们奇怪地出现在与你印象完全不同的地方,于是心里默念着:完全没道理,刚才明明没看见它往这边飞呀。但这件事不仅有道理,而且被科学家发现了其中的原因,那就是大脑"欺骗"了你。出现这  相似文献   

13.
思想英才不可能主宰历史常乐个人同历史的关系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但这个老话题不断有人要谈。1997年第3期《读书》上有两篇小文章就此话题“吵架”。田玉萍《也谈历史人物》一文引述并赞成钱行先生的意见。钱先生提出,历史人物的“价值和意义”,以文化传统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符妹  李振 《天府新论》2017,(3):16-22
“流动的现代性”是越来越快“速度正义”生成的深刻背景和复杂语境,“速度正义”是“流动的现代性”深入发展的外在表现及其必然结果。就外部表征来说,“速度正义”以其“速度逻辑”型塑了劳资关系、劳动者、时空关系、政治权力、社会分层、社会消费、思想观念等,形成了“速度异化”的社会图景,完成了“生活世界的速度殖民”。就其内在运行规则及其精神诉求而言,资本逻辑是“速度正义”的内在根据。探讨“速度正义”的内在限度及返回速度本身如何可能,必须深化对“流动的现代性”的认识,深入反省“速度正义”的逻辑及其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人性”与“哲学”:一种可能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问题作为人及其存在的始源性和本然性问题,它同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内在相关。人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二重化,构成人类学本体论悖论。历史上真正的哲学家都对此有着深刻的体认。精神存在对于肉体存在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从而构成人和人的存在的内在理由。对人的二重化的分别确认,形成了人性论上的性恶论和性善论之分野,它们折射着经验立场同超验立场的对立,并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17.
黎娟 《南方论刊》2023,(6):3-4+11
自“底层文化资本”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对其内涵与价值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研究尝试从底层文化资本的推演逻辑与实践范围两方面分析底层文化资本的有限,并就底层文化资本的推进提出建议:在理论层面,要借鉴国外多元化的理论视角、补充定量的研究范式;在实践层面,应探寻与拓展底层文化资本理论的群体与场域边界。  相似文献   

18.
黄杰 《学术探索》2014,(4):13-18
本文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出发梳理当代政治哲学中备受关注的正义问题。根据其哲学思路,罗尔斯试图建立起较为实用和系统的道德观和伦理观,而作为公平之正义论堪为典型。立足于公平之上的正义理论对于我们切身理解作为理性的、实践的、道德的、政治的人所具有的独特地位,和切实理解西方传统有关正义、善、自由等重大问题的要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通过略述《正义论》的主旨和核心观念引出作为公平的正义问题;第二部分给出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的基本内容和论证思路;最后结合中国当下社会指出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莱布尼茨“可能世界”学说的哲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可能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由人类实践能力的加速增强和哲学实践论的日益拓展导致的。所谓实践,实质上就是把可能的东西经过主体活动转变成为现实的、为主体所用的东西。可能性为人的主体作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和灿烂的前程;日益增强的实践主体性满怀着创造的冲动探寻着蕴含在现实中的可能性。在研究可能性问题的过程中,作者注意到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理论;这个我国哲学界不很重视的范畴在当代实践的背景上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本文将讨论莱布尼茨关于“可能世界”的学说,回溯它在现代逻辑学中的延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开发“可能世界”范畴,借以丰富和推进实践唯物主义的可能性原理。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学术界的一大进步,是相当程度上摒弃了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立场,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复兴和未来建设,必须要有“继往开来”的态度。努力发掘和宏扬中国文化固有的传统,同时以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和开阔的胸襟,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中,创造富有我们民族特点的现代文化,已经呈现为当代社会的主流诉求。但是如果不仅仅停留在空洞的口号或传媒的标题之水准,我们必须追问:文化建设的“继往开来”如何可能?文化的核心是它的主流价值观,这个问题就具体化为:在现代化过程中,如问在价值观转变上做到“继往开来”?毋庸置疑,前辈和时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