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科技与理性、超越与进步,但也必须意识到“现代性”本身也是一个包含了内在张力和矛盾的悖论式概念。本文之所以将“现代性”视野引入河北人文精神的探讨.就是要将河北的地域性问题,在整个中国和世界范围的文化构架中重新提出。通过对“现代性”这一全球性境遇的深入解析,通过探究其合理性和内在弊端,来探讨我们当下人文精神的构建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依持、彰显怎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三种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并不是指前几年在“人文精神”的讨论中某一种被特别呼唤的精神。无论是从过去总结出还是就未来预言出哪一种主导性的精神原则都不是我们此刻要做的事。我们毋宁是用“人文精神”泛指那种总是对人类生活作出意义省察的力量及其活动,就算是“人文知识分...  相似文献   

3.
自习近平总书记阐述新时期“中国梦”以来,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至关重要,值得庆幸的是儒家人文精神正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大学生儒家人文精神教育也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阐述儒家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分别从道德、行为和文化等角度论述了加强大学生儒家人文精神教育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人文精神培养的主体。现代大学的精神本身既要有科学精神,也要有人文精神,应该是人文与科学的有机统一。一所好的大学,要同时构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且试图找到两种精神的契合点。因此,大学要通过教育观念、实践和现实这三个层面实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是杜赞奇先生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在书中,杜赞奇力图解构“线性史观”中民族国家的叙事垄断,并通过撰写“复线历史”来拯救民族国家之外失语的“他者”。在他看来,“拯救历史”的尝试并非要还原历史之真,而是要为人们呈现一个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历史,其意义在于提供一种解读历史的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给人类带来了科技与理性、超越与进步,但也必须意识到“现代性”本身也是一个包含了內在张力和矛盾的悖论式概念。本文之所以将“现代性”视野引入河北人文精神的探讨,就是要将河北的地域性问题,在整个中国和世界范围的文化构架中重新提出。通过对“现代性”这一全球性境遇的深入解析,通过探究其合理性和內在弊端,来探讨我们当下人文精神的构建应该确立怎样的价值依持、彰显怎样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科普,普及什么?我国《科普法》第二条指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就要求我国科普在普及科学知识过程中,要大力倡导蕴含其内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使科普在注重“器物”层面时更加关注“精神”层面,做到既见“物”又见“人”。  相似文献   

8.
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也说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人文精神是有别于人文主义,与人文知识、人文科学有着紧密联系的一种立于现实去追求人生价值理想的观念形态, 是包括科学精神在内的全部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注重情感,诉诸体悟,崇仰个性,追求美好。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提升人格,改善思维,调节社会运行,矫正科学发展,使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更符合人类本来的目的性。现代人文精神综合了近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许多新的思想成果, 从而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诸如文化上的“兼收并蓄”、人际间的“宽容”以及社会发展中的“创新”等。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才的全面发展,即通过我们的教育,不仅使青少年具备一定的科学素质,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科学素质而忽视了人文素质,造成广大的青少年人文素质极其匮乏。因此,改革应试教育的弊端,大力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对青少年人文素质的培养,也就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弘扬人文精神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一般来讲,人们习惯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三大类。由于人文科学知识同社会科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又笼统的称为人文社会科学,它主要包…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拥有深远传统并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东亚世界之文化性格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学理所当然地内涵着普适性的人类价值,包含着有助于新型文明建设的原理和法则,然而这些原理和法则只有进入现实世界之中,接受时代精神的灌注,在对民主和法治建设这些民族时代课题的积极应答中,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对话和融通中,才能获得生机从而实现其潜在可能性,否则就只能是一些空洞的信条和有待生发的文化“种子”而已。无论如何“弘扬”,儒学都不会作为一个曾经的知识和信仰体系而复活,也不会作为一个既在的文化传统被零打碎敲地“去糟取精”。儒学不需要拯救,需要拯救的只是我们作为历史与权利主体的热忱和良知!  相似文献   

11.
铁人精神是人文精神在我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弘扬,其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构成了铁人精神的基本哲学内涵,具体包括主体性精神、理性精神及超越精神。弘扬铁人精神需要面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未来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要从主体性精神的跃迁、理性精神的提升以及人文精神的关怀等方面,拓展铁人精神在当代的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刘京希 《文史哲》2001,(4):107-110
在《文史哲》迎来50华诞之际,由我刊发起并主办的“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5月 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人文社科学者济济一堂,就人文精神的内涵、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市场经济、人文精神与现代化的关系。人文精神的重构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展开了研讨。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季羡林先生认为,人们都在讨论人文精神,但好像又都没有说清楚,是个模糊概念。在季先生看来,人文精神与“德”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来就要处理好三方…  相似文献   

13.
中原人文精神与传播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弘扬中原人文精神需要以传播为载体,形成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合力。在当下媒介融合发展趋势这一大背景下,弘扬中原人文精神亟须传播理念的再造和传播路径的创新。具体而言,就是要更新传播理念、构建融合传播体系、谋求中原人文精神认同、做好中原人文精神的危机传播。弘扬中原人文精神对推动"四个河南"建设意义重大,对于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能够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朱文通  梁文 《河北学刊》2006,26(2):175-177
本组专题讨论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朱文通、梁文认为,新河北人文精神既是和谐河北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精神资源,又是和谐河北建设的目标要求,应立足于河北实际,着眼于河北未来,把握好河北发展的内在规律,符合河北全体人民的意愿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魏建震认为,几千年的河北历史铸就了河北的人文精神,逐步升华成大气坦诚、重信守义的精神,形成了河北人文情结。把增强认为,新时代河北人文精神是河北现代化建设和河北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河北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就必须高度重视弘扬与培育河北人文精神。梁跃民认为,贯通“人”和“文”是推进河北人文精神建设的关键。王小梅对传统河北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现代河北人文精神的重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王文录、王立源通过对浙江、江苏、山东等省人文精神与河北人文精神的比较,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河北人文精神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善念是人文精神的灵魂所在。在这20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作为“善”之主体的人文知识分子,从内在心态到外在姿态都全然发生了根本变化。而这种变化的背后,是两种不同语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以及彼此相互关系的巨大变化。1993年的讨论,在近似一体化社会结构中,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相对容易确立,其启蒙民众的内在意愿及文化姿态均容易彰显。而20多年后的今天,三大领域冲突,四种文明交织,两种“冲动”失衡,在这样的普遍状态下讨论人文精神的重构、善念的重铸问题,势必要从人文精神与善念的文化承载体系,特别是文学艺术创造中寻求某种突破,在“多元善变”的文化趋势与“一念安居”的人文精神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平衡,重新凝结起我们的善念。  相似文献   

16.
正确处理舆论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的关系,是新闻宣传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既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又积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所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江泽民同志要求我们:“新闻宣传工作要弘扬时代的主旋律,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重视对社会舆论情况和群众思想情况的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好舆论监督。”这段论述高屋建瓴地揭示了新闻宣传“引导人”和“做好舆论监督”的内在联系。舆论监督是舆论导向的组成部份,监督本身就是一种导向。但是,舆论导向又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和大局。新闻宣传…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文体育”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维系人类健康,满足人类的需要、享受和发展,所以,建立现代体育教育观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要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要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从而使人身心各方面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申延平 《中州学刊》2003,(2):153-155
本文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及其命运的终极关怀 ;并从社会文化转型的前提下去透视这场论争 ,认为“人文精神并未真正失落”与“传统人文精神并不适应于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9.
今日,是人文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已是人们的共识。图书馆作为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精神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它的人文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建社会和谐,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和谐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其特征是在弘扬人文精神中体现出无私奉献和对读者奉献真诚的爱心,热情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怀疑论美学认为在现代文化语境里 ,我们必须意识到重建审美乌托邦对于提升主体精神的重要意义。而重建审美乌托邦就逻辑地包含着审美拯救和艺术拯救两个方面 ,借助这种拯救策略 ,可以建构适应历史发展的新型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