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地遇到各种“经济陷阱”其中“就业陷阱”就将随着人口的增加,劳动力市场的发育,而呈扩大的趋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同是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但劳动力又是一切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并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因为劳动者积极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经济效率的高低,所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关键是要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劳动力。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C:V)的理论,就充分揭示了劳动力资源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而…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者权力实现的市场特征许东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通过市场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在市场上,劳动力则表现为商品形态。对此,学术界已形成共识。但是劳动者走向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会不会削弱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力呢?目前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  相似文献   

3.
任何社会经济形态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都是在特定的模式下进行的.劳动力资源能否实现总量配置、部门结构以及微观组合的优化,在社会制度既定的情况下,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模式.所谓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模式,是指劳动力资源实现配置的基本方式,或者说,是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具体形式、手段和运行机制的总和.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模式作为一个有机的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商品化是社会主义劳动力配置的必然选择李锋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制度改革,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合理流动的就业机制。这就意味着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将采取劳动力商品化即市场配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改革劳动制度,逐步形成劳动力市场”,并且把劳动力市场作为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这不仅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突破,而且在实践上为深化劳动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一、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劳动工作提出的中心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劳动力是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劳动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我省城镇劳动力36…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作用,需要激发工人农民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资本与劳动力商品的结合,能对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长发挥一定作用,但会形成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过大收入差距,不利于劳动者共同富裕。资本与劳动力资本的有效结合,既能发展生产力和增加财富,也能推进劳动者共同富裕。构建生产资料资本化为资本所有者股份的个人所有制和劳动力资本化为劳动者股份的个人所有制,能使劳动力成为劳动者的资本,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有利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论“劳动力(者)本位”与体制改革郭军经济管理说到底,是劳动管理。劳动管理就是对劳动者的管理,也就是一个如何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问题。在原有体制下,劳动关系实际上是在不承认劳动力归个人所有这一天然特权,不承认劳动力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利益上...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实行了“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的劳动工资制度,福利体现在人人有活干和人人有饭吃的优越性上。实践证明,这种“三铁”形式的福利成为提高劳动效率、优化资源分配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障碍。近年来,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和兼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不景气,新增劳动力得不到及时就业……等等,都客观地要求一部分劳动者暂时失业;而对暂时失业的劳动者,无疑则需要有某种新的福利形式给予保障。因此,在探讨劳动力资源利用的组织和配置机制中,有必要反思传统劳动者福利保障模式的弊端,深入地从理论上讨论福利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功能、结构和方式,从而设计能够保障稳定并优化分配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9.
该文系在省城乡劳动资源开发研究会工作年会上的讲话摘要)劳动力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城乡富余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的流动和转移,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服务、咨询服务、组织服务等诸多环节。在现代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所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劳动者的职业变动和劳动力的流动也就成为正常而又普遍的现象,每个劳动者都会面临着失业和再就业的挑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状况,就成为参与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  相似文献   

10.
女性实现其劳动就业权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为三类,即起点公平的问题、过程公平的问题以及结果公平的问题。保障我国女性劳动就业权益,有利于改善女性劳动者的弱势地位;提高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培育和发展;缓和劳资矛盾,改善女性劳动力低成本的恶性循环。保障我国女性劳动就业权益的措施有:保证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起点公平;消除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过程不公平;缩小女性参加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结果不公平。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劳动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及运转效果,探讨目前影响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并指出未来的改革方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已基本建立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机制,但仍存在一些非竞争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部门、不同行业的技能相似劳动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工资差距。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降低企业的雇佣成本以提高其雇佣意愿,规范政府管制使其集中于克服劳动力市场的外部性和效率改进是未来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2.
再议劳动者地位问题:劳动力产权强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化的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以市场机制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体制已经基本确立。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劳资冲突和劳资纠纷问题也日益突出,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农民工在劳资关系的弱势地位问题尤其受到关注。如果说在改革初期劳动者地位可能受制于劳动力产权残缺的状况,那么,当劳动力市场和劳动法律制度逐步成熟和完善时,劳动者地位则主要取于其实现劳动力产权的能力,即其劳动力产权强度。决定劳动力产权强度的因素主要来自三个维度:个人变量、结构变量以及制度变量。劳动者是异质性的,不同劳动者群体在劳动力产权三个维度上的强弱决定了不同的劳资关系类型——雇主管治型、雇主主导型、制度保护型、自我保护型和雇员主导型,以及不同的劳动者地位——完全弱势、弱势、受保护的弱势、受压制的弱势和强势。只有理顺最突出的农民工劳资关系问题,一个均衡和谐、劳资两利的中国劳资关系模式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而且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平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目前取得的进展   目前,黑龙江省劳动力市场已初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正在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目标迈进。具体表现在:一是市场主体基本确立。劳动力市场供求主体较比过去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供方主体由企业代替了国家,求方主体由劳动者代替了国家。通过市场寻找劳动者和工作岗位已经成为企业和劳动者的自觉行为。二是工资作用逐步发挥,工资是调节劳动力供求的价值信号,是劳动者就业的重要标准。随着企业分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劳动者工作报酬越来越直接地表现为通过与企业的协商方式来进行,企业依…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也决定着生产诸要素能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实现最佳配置。在目前情况下我省如何结合实际,认真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劳动力资源的配置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伴随经济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迅速形成与发展,青海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及其所起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用工制度,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开始转换。经过20年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是他们争取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劳动力所有权是近现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争取和维护其利益、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法权保证。明确这一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得以深入的根本。一、劳动者是经济主体,不是“生产要素”或“资源”所有非劳动者统治阶级,都把劳动、劳动力、劳动者视为实现其利益的手段,而他们对劳动者的统治和利益才是经济的主体与目的。统治者的利益,不仅要占有不是他们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还在于对整个经济过程和劳动者意识、行为的控制。这一点,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劳动就业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继续存在的情况下,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劳动力流动明显加快;二是结构性待业更加突出;三是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劳动就业面临的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从指导思想、运行机制到方式方法上进行更新。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对劳动力资源进行调节和配置,改变过去那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下主要靠行政指令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旧模式,以实现充分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的战略目标。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和相关体制的改革,加快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国家宏观调控,城乡协调发展,企业自主用人,个人自由择业,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提供服务“新的劳动就业格局”。  相似文献   

17.
关娜 《理论界》2014,(12):52-56
劳动力价值增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是劳动者需求增加的现实要求,也是劳动力价值自身属性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当代中国探索劳动力价值的增值方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对劳动者的教育培训,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提升劳动者社会保障的水平,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实现劳动力价值的增值。同时,从政府层面、法律层面以及组织层面为劳动力价值的增值方式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论比较优势的区域结构转移井百祥因此,在市场化启动阶段,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具有双重性,一是农业内部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二是产业间转移的转型,把过去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型。而要提高农村劳动资源再配置的质量,就必须强化教育和培训,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不是商品,一直是我国理论界和改革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自从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之后,特别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提出要培育劳动力市场的问题后,实际操作中开始把劳动力当作商品,理论上也基本上得到了共识。大多数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求各种社会经济资源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进行配置,劳动力是资源,就要由市场配置,就要商品化。尽管如此,学术界的争论并未停止,相当多的人持相反的态度,认为如果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的话,是与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相违背的,是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相矛盾的。而且这两种观点的争论有  相似文献   

20.
南京市劳动力资源现状与潜在劳动力资源预测张诒强(南京市统计局南京210008)劳动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素质、配置及潜在资源等是社会经济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为了对我市劳动力现状及潜在劳动力资源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