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纳粹人体实验数据能否应用的伦理问题,国际上的研究者分为赞成派和反对派.赞成派以科学需要为理由赞成使用纳粹人体实验数据;反对派以纳粹人体实验的历史事实为基础,以纳粹人体实验者的不人道的行为为依据,从伦理原则的角度强烈反对使用纳粹人体实验的数据.解决这个争议的关键在于深入理解伦理原则和科学行为事实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以伦理原则为基础,对纳粹人体实验行为事实本身进行伦理分析,就可以对该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2.
医学研究不仅是道德所允许的和正当的 ,而且是道德上的必须和要求。但是 ,在为研究而进行的人体实验中 ,促进卫生服务知识增长的伦理目标必须与对受试者 /患者的无伤原则相平衡。人体实验中的伦理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人体实验研究本身。临床研究需要严格的质量保证和道德风险管理机制。知情同意原则已经不适应现代医学研究 ,而应为知情契约原则所代替。纸上的伦理规则要转化为道德和医学的决心和伦理行动 ,需要对研究人员进行伦理的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文学平 《东南学术》2006,(5):116-123
法律伦理及法律伦理学是否可能取决于从法律伦理行为事实能否推导出法律伦理行为应该.然而,单纯从行为事实是推不出行为应该的,只有通过法律目的判断以及法律伦理行为事实和法律目的之关系判断,才能从法律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推导出法律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法律伦理行为之应该经由人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变为现实,其具体保障在于法律伦理良心、法律伦理名誉、法律伦理教育及底线法律伦理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4.
价值与事实之间温和的划分是有益的,有助于区分学术讨论中的客观事实和主观态度,但二者无法彻底切割.在社会科学和道德伦理领域,人们通常遇到的是价值和事实相结合的综合判断,人们通过这样的判断寻找对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伦理选择的现实解答,因为人以及社会的行为本身,就是因果性与随机性、现实可能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结合,是价值与事实的复合体.  相似文献   

5.
论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基本规范。由是观之,道德原则便是一种“应该”、一种“价值”,因而是道德客体(伦理行为)事实如何对道德主体(社会)制定道德目的的效用:伦理行为事实如何是伦理行为应该如何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实体;道德目的则是衡量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道德价值的标准。因此,要弄清道德原则,便必须一方面弄清伦理行为事实,另一方面弄清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这是道德原则所由以产生和推导出的两个前提。在此,我们只拟考察前者,因为道德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和满足每个人的个人需要已成人们的共识。 所谓伦理行为或道德行为,无疑是具有道德价值,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是对道德目的具有效用的行为,是对社会的存在发展和每个人需要的满足具有效用的行为,是有利或有害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和每个人需要满足的行为,说到底,也就是利害人己的行为。因此,伦理行为可分为利人、利己、害人、害己四类。另外,行为由目的与手段构成,所以,伦理行为便又可以进而分为目的利人、手段利人、目的利己、手段利己、目的害人、手段害人、目的害己、手段害己八类。不过,实际上,目的与手段相互依赖不能独存,而这八类的目的与手段结合起来,便形成如  相似文献   

6.
研究婚姻家庭制度,首先要认识婚姻家庭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社会事实,抑或是社会行为.一般理论中,婚姻家庭被当作是一种社会事实,但对于这种事实中社会关系本身,却缺乏细致严密的论证.本文对西方学说中关于婚姻家庭社会事实的契约说、伦理说、信托关系说、制度说、身份说进行了梳理,提出婚姻本身就是人为规定的制度,制度规定则首推法律.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婚姻家庭制度的法律发展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7.
人性论科学体系的建构和研究者的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依其能否言道德善恶的性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言道德善恶的,如知情意、眼鼻耳等等,是心理学等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学等科学的人性概念。另一类是可以言道德善恶的,亦即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如同情心和妒嫉心等等,是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伦理学的人性概念。作为伦理学对象的人性就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但是,伦理学的人性论不仅研究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而且研究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之本性。因为伦理学就其根本特征来说,乃是一种规范科学或价值科学而不是描述科学或事实科学。它之所以研究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只是为了从中———通过道德目的之善恶终极标准———推导出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价值,从而制定与其相符的优良道德规范。因此,伦理学的人性论的研究对象包括三部分: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人性事实如何)与人的伦理行为应该如何(人性应该如何)以及二者之中介: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人性应该如何之标准)。  相似文献   

8.
道德行为在动机上必须是有意识、有直觉、有伦理价值态度的行为,以保证行为的责任是出于道德;在行为本身上必须是应当的、自由的、情感性的、习惯性的行为,以保证行为责任的伦理性、必然性、确定性、方向性、一贯性,即保证行为的责任合乎道德;在行为结果上必须是受内疚和谴责的行为,以保证行为责任的落实,促使人们向善、行善。在纯粹的实证行为中,存在的只是“是”与“做”的关系。只有在有伦理意义的行为中,我们才遭遇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伦理行为实际上是物理事实之“是”与“做”同价值事实之“是”与“当做”两类关系的叠加,是理性与价值的张力。伦理学的特殊性就在于,排斥理性,倚重情感。责任源自内疚感,内疚感产生于一种“理性的倒算”。道德谴责是储藏在谴责者心中的恶者的内疚感的另一种表达。因为可能缺少理性的支撑,伦理行为属高风险性行为,且注定多是悲剧性的。也因此,人们常给悲剧性、壮烈性的伦理行为以极高评价。  相似文献   

9.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行为的灵魂,它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主观应然性.伦理冲突并不否定行为选择的自由,相反,它恰恰表示行为主体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而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则是对伦理冲突事实进行主观理性抉择的过程.科学合理地运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各种构成要素,并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消解伦理冲突,实现行政行为的伦理选择.  相似文献   

10.
姚轩鸽 《阴山学刊》2009,22(4):11-17
税收伦理是现代伦理学研究的一块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其研究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生不必赘言。它既是税收治理面临税收法定主义、税收相对主义、税收技术主义现实挑战的催生,也是伦理学和税收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税收伦理是指征纳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以及应该如何的规范,其当代使命在于寻找和发现优良的税收治理道德规范,为税收治理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其基本问题在于探求税收活动中征纳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社会制定税收道德的终极目的,进而制定优良的税收治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税收伦理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税收公正、税收平等和人道,而诚信是税收治理最重要的道德规则。  相似文献   

11.
作家的身份伴随着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它们的存在核心和集中表现是伦理原则。伦理原则,也即道德的基本或根本原则。虽然道德决定的直接目标是一定情景下的具体行为,但又总是在某些共同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的。任何道德选择不仅是对个人本身的考验,而且也是对他所信奉的道德原则的考验。在此,以对作家的伦理原则的探讨,来统摄其道德关系的各个方面。它必须包含理性和情感、普遍性和特殊性、逻辑的一贯性和灵活性,从而得出普遍的道德根据,适应于  相似文献   

12.
面对道德冲突:功利与道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晓平 《学术研究》2004,3(4):45-50
功利主义和道义论是道德哲学中互相对立的最重要的两个理论派别。现代功利主义吸收了道义论的合理成分 ,区分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 ,从而将道义论容纳在准则功利之中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功利和道义的统一。笔者赞赏新功利主义的发展趋势 ,并从行为功利和准则功利相统一的立场出发 ,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道德冲突现象 ,其中包括人体实验问题、胚胎权利问题和生态伦理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13.
叙事的修辞研究方法将叙事看成是一个具有目的性的交流行为.因此,叙事就不仅再现事件,其本身也是一个事件:在这个叙事行动中,某人通过再现事件来做某事.在修辞方法看来,叙事就是"某人在某个场合为某个目的向某个人讲述发生了某事",这个定义有几重含义:首先,它特别关注故事讲述者、听众/读者以及讲述的事件之间的关系;其次,它强调讲述目的,也就是承认叙事交流是一个多层次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讲述者希望吸引听众/读者,并影响其认知、情感和价值观;再次,叙事者讲述某事发生的过程中,他叙述的人物与人物之间有一个伦理的层面,同时,他的叙述本身和对这些叙述的接受也有一个伦理的层面.这样,修辞研究方法就既关注"讲述内容"的伦理,也关注"讲述行为"的伦理.本文拟以埃德加·爱伦·坡的<一桶阿蒙提拉多白葡萄酒>为例来说明修辞阐释的以上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兰州学刊》2005,(4):138-139,196
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要求.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正是市场经济中诚实信用伦理准则法律化的产物,是以善意真诚、守信不欺、公平合理为内容的强制性法律原则.商法诚实信用原则是具有法律强制性的伦理准则.善意的主观心理、守信的客观行为、公平合理的利益结果是其伦理要求.其具有保证交易安全、平衡交易利益、促使交易确实的伦理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现实情况是,GDP数据很辉煌,政府也超有钱,但社会贫富差别越来越大,国进民退,国富民穷已是不争的事实,老百姓感到日子越来越难过,不满意情绪越来越大.分配的伦理原则表现为社会财富分配的平等、公正和正义,但由于“看得见的手”伸得太长,出现市场暴力、强征暴敛、垄断和腐败等严重破坏分配秩序的现象,致使一次、二次和三次分配均出现严重的伦理失范.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行为失范的行政伦理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伦理规范作为约束和控制公务员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是公务员及其行政行为本身的客观需要。行政伦理规范体系不健全是公务员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完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是制止和预防公务员行政行为失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行政伦理价值冲突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共行政伦理学的研究中,伦理冲突有着特定的含义、表现和产生根源,它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冲突、价值冲突.分析和解决伦理冲突的关键,是在确立一些程序指导原则,实施制度建设和个体伦理建设的基础之上,深入全面地研究和探讨具体的方法,使各方的争论能够在同一话语空间和对话平台上展开.行政行为伦理选择的真正实现有赖于伦理冲突的合理解决,有赖于遵循科学的行为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梁孝  张建伟 《学术界》2007,(2):256-261
价值中立被认为是维护社会科学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它坚持把事实的描述与事实的判断区分开.社会科学的独特性是以语言把握人类行为的意向性,它不能对人类行为仅仅进行外部观察,还必须进行意义解释.因此,社会事实的描述必然依赖于评价体系和评价体系的选择,而描述社会事实的价值语言必然包含着评价.价值中立原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学维度就隐蔽执法的方式、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客观的事实剖析和冷峻的理论阐释,提出隐蔽执法的伦理构建策略,即:重朔行政执法规则的制度伦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过程伦理;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职业伦理.  相似文献   

20.
行政事实行为是行政主体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实施的不产生法律效果,但事实上可能会产生一定法律后果并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影响的行政行为.基于“无行政处分即无法律救济”的诉讼原则并囿于“具体行政行为”的限制,我国一直将可能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事实行为排除在行政诉讼范围之外.然而,将行政事实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是行政法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并且国内已经进行了相关尝试和探索.因此,可以从放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原告资格、增加判决类型以及建立行政事实行为的调解制度等方面构建行政事实行为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