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传统文化是市场经济建设的文化推力问题,目前人们已经在很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共识。但是,究竟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因素对市场经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们又是怎样作用的,人们对此还不甚了了。本文拟从爱国主义、自强精神、大同理想和道德本位四个大的方面,具体谈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推进市场经济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宗教特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一、中国传统文化宗教特质的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特质是针对西方文化的科学特质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大的类型上可以分为鬼神文化、宗教文化和正统文化等思潮。鬼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鬼神崇拜为主题的文化思潮,包括神话、仙话、鬼话、怪话和方术五个大类,分别从五个方面展示了中国传统俗文化的五大主题,宗教文化是以宗教信仰和超现实的崇拜为主  相似文献   

3.
反多元文化主义与美国的忧患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股反多元文化大潮席卷美国。反多元文化主义在文化观、非洲中心论、双语教育、配额制的政策与实践、政治正确等问题上向多元文化主义发起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美国历史传统、生活方式、主流文化以及教育理念的地位和评价。这股浪潮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的强大,也折射出了美国深远的忧患传统,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4.
元杂剧中有十种是描写士妓之恋的 ,与唐宋作品相比 ,这类剧作有其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蕴。其创作主旨 ,在于借助士妓爱恋过程中的沟沟坎坎 ,表达自己的人生设计、价值观念及道德褒贬 ,抒发强烈的郁懑情怀。但遭到整个社会抛弃的元代文人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 ,造成了他们意识与身份的分裂 :身处“小传统”的圈子 ,周身流淌的却是“大传统”血液 ,用“小传统”文化的形式宣扬“大传统”文化的意识 ,使他们最终也没有实现对“小传统”文化的认同 ,以及思想上对“大传统”文化的超越 ,这不能不说是一代文人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某种艺术类型的传统观念并不是独立于自身的艺术体之中,而往往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大思潮联系在一起,甚至与更深层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比如: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和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都是基于当时欧洲社会中这两种大的文化思潮之中。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礼乐观念,也基于当时封建社会的整体文化观念之中。另外,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礼乐思想及“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又都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化安全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文化安全的视域下重新省思民族传统文化,理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民族精神、身份认同、国家软实力和文化生态等视角较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的关系,以期增进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安全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我们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维度如何积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中共云南省委结合云南的实际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奋斗目标.本文论述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中的作用,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关系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过程,也是云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必将推动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当前进行的文化大讨论冷静地反思,就会发现,人们在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出路时,只注意到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很少注意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很少注意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汉民族文化,但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取、融合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如吐蕃文化、穆斯林文化、女真文化等。这些少数民族文化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应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的比较研究,从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上进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学文化,儒学在我国传播了两千多年,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我国各族人民发生过重大影响。中国的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之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独具特色的西北农村传统体育文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在阐明农村体育文化与文化大繁荣内在关联、综述西北农村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困境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保护机制、基层管理、特色项目、文体意识等方面提出了西北农村体育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0.
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圆与女性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联系。作为一个社会性属概念,圆是女性的空间象征符号,是远古时期大母神"子宫崇拜"的结果。圆文化浓厚的性别文化色彩直接影响了中国哲学上的圆道观以及圆美意识,且渗透在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道家道教虚静观是道家道教哲学基础 ,同时它为中国传统器乐文化提供了丰富营养 ,在中国传统器乐文化中体现为三种境界 :收心去欲 ;物我两忘 ;“大美”、“大音”。道家道教虚静观是中国传统器乐文化艺术创造的美学归趋。  相似文献   

12.
海外学者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在中国大陆印行后,国内学者大多接受了余先生的观点,认为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两大分支在汉代至明中叶前是分隔的。如果按此推论,古代侠文化的优良传统究竟在多大层面上影响到土大夫文化,文人侠义人格怎样作用于下层民俗,以及载有众多侠义传闻的典籍文本归属于上位还是下位文化等等,这就成了问题。事实上,在快文化这样的亚文化分支及其同传统主流文化关系问题上,以余先生为代表的“两种文化分隔说”观点其实是很难成立的。我们以侠文化为例加以辨析,将有助于对传统文化不…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礼与俗是属于不同层面的文化事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既应当视为统一的整体,又可以划分为不同层面。西方学者把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或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认为大传统或精英文化属于上层知识阶级,它是在某一社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价值系统;小传统或通俗文化则属于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一般人民。 余英时先生曾以这样的文化视角对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的关系做过精辟的分析①。在这篇文章中,他首先讨论了中国文化中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系,认为,一般地说,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一方面固然相互独立,另一方面也不断地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4.
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明清以来区域经济的普遍开发 ,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多元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差异和地域传统的认识 ,随着交通和传播的发达而加深。与地方志编纂相伴的地方性文学总集、选集和诗话不断涌现 ,使文学的地域传统日益浮现出来 ,并在人们的风土和文化比较中得到深化 ,由此形成与经典文本所代表的“大传统”相对的地域性的“小传统”。这种小传统以方志、总集和领袖人物的影响等多种力量左右着地方的文学风气 ,同时成为文学批评中重要的参照系。当小传统与大传统在审美趣味和创作观念上出现差异 ,趋向不一致时 ,小传统往往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透过清代诗学 ,可以清楚地看到小传统与大传统的互动 ,以及从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地域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15.
<正> 文化选择,是创造和发展文化的不可逾越的前提。王夫之与方以智,都曾立志创造性地发展中国文化,而且的确都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出他们在如何选择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相同或差异的看法以及认识根源,对于我们今天思考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将会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一王夫之与方以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这是一个在文化上有着特殊使命的时代。一方面,我国古代传统的科学文化,正处在对以往的成就加以全面总结的发展阶段,一大批集本学科之大成的著作——诸如《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徐霞客游记》、《通雅》、《物理小识》、《数度衍》、《写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是以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为人类文化画廊增加辉煌的民族,是产生了屈原、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这些世界文化名人的民族,是产生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产生了郭沫若、茅盾、聂耳、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等现代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民族.无比丰厚的精神遗产,与先驱们的英名连在一起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特别是革命文艺传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巨大宝藏.”(1996年12月16日江泽民在第六次全国文代会、第五次作代会上的讲话)这个论断不仅指明了中华民族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明确地肯定了传统诗词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伟大的  相似文献   

17.
江西遗存的傩神信仰及其仪式是汉族族群记忆的一种具体化形态:无论是江西傩仪的功能、结构,还是傩神信仰的观念体系,都表征了古傩祭仪式传承至今的汉族族群文化基因。江西傩戏蕴含的汉族族群文化是汉族文化大传统于江西这一特定地域的文化投射,体现了汉族族群文化在江西民间文化上的传承和融合。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中国西化与保守主义的文化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与保守主义是20世纪中国两大文化思潮。从文化选择的价值取向上看,前者侧重于介绍和输入西方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揭露中国固有文化的阴暗面,后者则侧重于维护中国固有文化,认同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而揭露西方文化的弊端;在古今问题上,前者激烈地反传统,主张变革,后者则较多地肯定与赞赏传统;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前者主张西方化,后者则主张东方化。本文试对西化与保守主义两大文化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进行历史的探讨,并对两大思潮与20世纪中国的文化选择进行方法论的思考。一在20世纪的中国,西化派虽没有形成自己…  相似文献   

19.
人类文化的历程可分为巫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四个阶段,这也是人类思维理性化趋势的四个阶段。哲学是介于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之间的文化形态和理性演化阶段。人类文明史上只有两个真正的哲学文化系统——中国哲学传统和欧洲哲学传统。两大哲学传统都从宗教中产生,又取代了宗教在社会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哲学与宗教母体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决定了哲学的最终命运。中国哲学是更具有典型意义的哲学形态,我们应当突破欧洲哲学特殊形态和话语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春秋末期,墨家创始人墨子及其后传弟子提出了"推类"思想.这一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理论对当时儒、法两家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浓厚的儒、法烙印,我们认为,墨家思想在方法论层面上,通过作用于儒、法两大流派这一间接途径对中国传统法文化产生了影响,其对于传统法文化的塑造、产生、发展功不可没.本文力图通过"推类"思想的提出、"推类"思想对先秦儒、法两家的影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例证三部分的论述,对上述观点予以学理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