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学界对财政风险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和债务大量、快速增长,财政风险也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武彦民教授的专著《财政风险:评估与化解》(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对财政风险的基本理论架构、财政运行的状态评价、中国目前财政风险的主要构成以及缓解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一部行家力作,对于目前财政风险的综合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归纳起来,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对财政风险的界定。近年来学术界对于什么是财政风险有不同的见解。作者对众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共产党从局部执政向全国范围内执政转变,华北人民政府的财政工作也逐步由战时供给型向和平时期的建设型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华北人民政府财政建设工作表现出财政工作机构逐步正规化、财政管理趋于集中化等特点。华北人民政府在财政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既优化了财政收支结构又规范了金融秩序。这不仅为新中国财政工作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中央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王永祥抗日战争时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民党统治区(国统区)的政治体制形成了“战时体制”。对“战时体制”的中央权力结构、运行机制及评价,学术界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本文仅就此提出自己的初步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陪都重庆出现了众多文学期刊,在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学期刊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不仅表明了陪都重庆已经成为战时中国的全国文化中心,同时也确认了陪都重庆的文学期刊已经体现出中国文学战时发展的主流方向。对陪都重庆的文学期刊进行全面的整理研究,无疑有助于对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学进行价值的重估。  相似文献   

5.
中国访英团是1943年国民政府应英国政府之邀,为答聘1942年秋天英国议会代表团来华访问之情而派遣的访英代表团。英国政府对中国访英团的访问做了精心的安排和热情的接待。访英期间,中国访英团向英国社会传递中国友谊的同时,也对战时英国的议会政治、经济统制、社会动员、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观察。回国后,访英团通过报告演讲、著作发表等形式积极向国人介绍和宣传战时英国社会。战时中英代表团的互访,不仅对增进中英两国人民友谊和互信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战后中英关系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宋美龄与战时儿童保育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初期,中国儿童大量流离失所,不少沦陷区儿童被日军施以奴化教育,甚至被杀害或劫到日本。儿童是国家民族的未来,抢救和保护流离失所的儿童成为战时中国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宋美龄领导的中国妇女界于1938年3月成立了战时儿童保育会,并在各省设立分会,筹建保育院,积极抢救难童,对难童进行保护和教育。宋美龄领导的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抗战期间共抢救和保育难童近3万名,成为战时中国儿童救济事业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7,(3):155-161
"价格问题,实为战争经济上最重要之一",抗战时期的物价扶摇直上、快速飙升,给社会、经济、财政带来极大危害。作为战时重要的财政经济措施,国民政府的物价政策经历了一个由放任到管制、由个别管制到全面管制、由宽管到严管逐步加强的过程。国民政府虽然在物价管制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物价飞涨的局面,稳定了社会秩序,但并没能根治物价上涨问题。战时物价管制为我们在特殊条件下管制物价提供了基本启示:控制货币发行,慎用增发货币弥补财政亏空;发展社会生产,扩大各类物资供给;疏导社会游资,严禁商品囤积居奇。  相似文献   

8.
孔祥熙理财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熙理财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他的理财方针 ;二是他的战时财政理论 ;三是他发表的其他一些理财言论。其理财思想有五大特征 :一是以中国传统理财思想和西方近现代财政思想为理论来源 ;二是具有干涉主义特征 ;三是含有减轻人民负担的合理因素 ;四是具有矛盾性 ;五是反映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9.
论汪伪战时经济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汪伪战时经济统制张根福关于汪伪统制经济,学术界已展开初步的讨论,余子道、程洪等先生对汪伪时期的物资、金融、产业统制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①。本文试图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汪伪统制经济的一个侧面,即1943年1月汪伪政府向英美宣...  相似文献   

10.
地方财政研究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学科,为更好地解决当前地方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了智力支持。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1994—2013年中国地方财政研究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的数据为基础,对20年来中国地方财政问题研究的特色与趋势进行描述和分析。我国地方财政在对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起到助力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学术界对地方财政问题的关注度基本处于有增无减的态势,从文献检索中发现虽然地方财政的发文数量在增多,但是综述性统观的文章仍然偏少,即便是已有的综述也仅是对已有文献在内容上的简要概括和重复,缺乏地方财政研究领域相关基本数据的支持。中国地方财政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要注意前车之鉴,已有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不应该在未来的研究中持续出现,要结合实际调整研究方向,既需要在做好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实证研究,更需要根据地方财政运行中显现的种种问题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更好地推进学科向纵深领域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辉 《社会科学论坛》2007,(10):111-113,117
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实施的战时教育政策,是适应战时需要而制定的,具有战时性特点。但同时又是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和思想的自身变化发展的结果。对该时期国民政府教育政策尤其是高等教育政策的变化进行历史考察,可以窥见历史表层背后的现代民族国家与教育之间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近代重庆证券交易所是西部唯一的证券市场,它的建立既是西部金融近代化的反映,更是西部经济开发的重要体现。在抗战之前的重庆证券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既是政府发行公债解决财政赤字的结果,也是以重庆为中心的西部经济、金融发展的产物。而战时对于重庆证券市场的恢复与建立的种种论争,则是大后方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集中体现,是西部开发的真实写照。在认识上,推动了中国华商证券市场从以政府公债为主体的财政证券市场向以企业股票、债券为主体的产业证券市场的转变,昭示了战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对地方分权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强化,由此而引起的竞争问题正在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多层次、多维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中选择财政竞争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脉络进行梳理,试图找到在中国当前的制度现实下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洋 《理论界》2010,(2):104-105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依靠"战时经济"的经验,提出统一财政,稳定了市场。1953年,陈云主持出台的统购统销政策,是在粮食紧张情况下的即时性的应对之策,也是统一财政、控制市场思路的延续和发展。在毛泽东把统购统销与社会主义改造联系起来后,由陈云主持的统一财政、统购统销等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社会主义制度打下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南京国民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以财政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研究是现代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学术界几乎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实际上被历史赋予了导演和组织现代化的重任,政府这一角色表现的好坏对国家现代化成功与否发挥着极大的影响,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①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无疑十分艰难和缓慢,历届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表现,已日益成为大家考察的重点。本文试图以财政为中心,对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作一宏观考察。财政是百政之首,庶政之母,是国家一切变化的晴雨表,考察国家财政的吸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命题后,学术界又重新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并取得了新的理论成果。但目前的这一研究,仍存在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必须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将大米列为战时违禁品而阻止中国南粮北运,是中法战争后期法国用以胁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条约的海盗行径之一,它不但直接影响中国漕运,而且损及列强利益;不但破坏主权国家的尊严,而且践踏国际准则,是中法战争中的重要事件。本文试对这一未曾引起学术界注意的事件作一探讨,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手段和政策。  相似文献   

18.
延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走向成熟,要充分发挥其指导边区生产建设、克服战时财政经济困难的作用,必须使其成为大众化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通过评论文章诠释、新闻通讯宣传、副刊广告渲染三种方式,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广泛传播,凸显了典型化、运动化、生活化的传播特点,有效地推进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作家的双向迁徙(出国和归国),加强了战时中国文学的对外联系,并开启了战时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新方式。而战时文学翻译活动在不同的政治地区的开展,对外国文学译介质量的提升,反战层面上的中日文学交流等,都拓展着战时中国文学的世界性视野。世界战争所沟通的人类基本情感,使中外文学交流有可能进入一种更宏大也更具体性的空间;交流不仅是了解对方的传统,更在于了解富有活力的当代及其文学,这使得战时中外文学交流成为反侵略战争的一个部分;战时文学交流也是一种自觉的双向行为,中国作家由此有了向世界展示中国新文学的自信和自觉,这些都使得中外文学交流成为战时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空间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并实施以来,学术界对其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平台,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论文进行检索和定量分析;结合前期学者研究的热点,从基金筹集与管理、农民参保行为影响因素、财政支持能力、政策实施效应、可持续发展五个维度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