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白一生曾经三次入长安。开元十八年,为寻求政治出路,“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是为“一入”。天宝元年,奉召入朝,待诏翰林,是为“二入”。天宝十二年春,幽州之行归来,又有一次长安之行,是为“三入”。此三次中,“二入”早已为世所知,“一入”之说亦基本确立,唯“三入”之说,尚在探索之始。  相似文献   

2.
<正> 李白天宝初年被玄宗召入长安,待诏翰林,历来都说是由于道士吴筠的荐举。这个说法不符合历史实际。王运熙先生和笔者不久前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写《李白》(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没有采用此说。限于丛书体例,书中不能详加考辨。本文拟就此说之不可信谈谈根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李白天宝初年应征入京之说,始见于《旧唐书·李白传》:"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筠征赴阙,荐之于朝,与筠俱待诏翰林."后人往往因其说,如清人王琦所著《李太白年谱》.今人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又按太白之召见,《旧唐书》以为吴筠荐之,《新唐书》以为贺知章言之,《新书》盖本之乐史别集序.考太白有《别内赴征》三首,则其西入京师,乃应诏而至,非浪游也."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则据《为宋中丞自荐表》,也定李  相似文献   

4.
戴伟华 《学术研究》2006,(2):134-137
李白的崇道行为在开元、天宝之际得到了朝野的认同和赞誉,李白以道教徒的身份入京待诏翰林,正是顺应了当时皇家主流文化大崇道教的结果;李白入京前在东鲁这一特定环境中与儒学文化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李白对儒学的批评与其理解为是对儒学思想的批评,不如理解为是对具体鲁儒的批判;李白东鲁婚姻的不幸,其本质也是文化冲突导致了家庭矛盾冲突,入京待诏正好使李白从婚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上三个方面分别构成了文化的顺应与冲突关系,对李白待诏翰林及其思想状况、政治遭际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白一生曾经两次入长安。除了人所共知的天宝元年奉诏入朝那一次外,早在开元年间还有一次。这是当代李白研究工作中的最新成果之一。稗山《李白两入长安辨》一文首倡其说;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一书也有所发现;近年郁贤皓又作了进一步的考证,益臻明确;我与薛天伟在编写《李白年谱》过程中亦略有所得。兹采众说,酌以己见,试述李白两入长安始末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白《以诗代书答元丹丘》中说:“离居在咸阳,三见秦草绿。”学术界迄今普遍认为,这首诗是李白游长安时作,只是在具体年代问题上有分歧。旧说认为作于天宝初年李白待诏翰林后期,近些年来提出的新见主要有两说。一说作于开元十八、九年第一游长安期间,二说见于李从军《李白三入长安考》中: 既云“三见”、当有所指。过去都把“三见秦草绿”泥解为李白在长安三年、见泰  相似文献   

7.
论李白词为词体发生的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词作的真实性,有诸多史料证明.词体的创制,是李白天宝初年宫廷生活的产物,有着从宫廷乐府诗、宫廷歌诗到宫廷应制词,再到以词体抒发个人情怀的渐进过程.其中<清平乐>为李白所创制,也是词体文学的最早创制;<菩萨蛮>、<忆秦娥>为李白天宝二年秋的思归之作.李白的宫廷词确为词体发生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在盛唐诗坛,李白、李颀两位诗人有较多相似处:两人都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且都炼丹服食;二人皆倾财任侠,不事产业.开元时期,李白、李颀都与宰相之子、玄宗之婿张珀有着不同寻常的交谊.天宝初,李白以天纵之才把雄奇奔放的诗风带进京城诗坛,而此时恰是李颀诗风发生质变时期,且其转变后的诗风豪放跌宕,尤其是人物素描诗中对狂诞个性的张扬,最接近李白的作品.可以说:李颀诗风的转变,当较多的受到李白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白被谗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李白经道士吴筠推荐,被唐玄宗征召到了长安。然而不到三年,李白就离开了长安,开始了第二次漫游。用他的话说就是“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李白为什么离开长安?从李白的诗中,从李白同时代和后世人的记叙中,可以确认是被“谗”离京的。但是,李白因甚被  相似文献   

10.
<正> 李白诗文十六处提及司马相如,李白作赋时也常把司马相如作为学习和赶超的对象。不仅如此,李白同时代人也常常拿他跟司马相如相比。益州长史苏翅曾称赞青年李白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风力未成,且见专车之骨,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李白待诏翰林、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以  相似文献   

11.
盛唐文学的自觉,是词体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盛唐诗坛对于诗歌中情爱题材的回避,为词体形式出现在情爱题材上提出了需要。盛唐对于初唐宫廷诗和宫廷应制方式的批判,客观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宫廷文学形式出现的要求。王维与李白虽然同为盛唐文学自觉的旗帜,但王维更为代表正统的士大夫集团,而李白天宝初年的宫廷供奉生活,则成为了李白写作宫廷应制词作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是天宝四年李白将离开东鲁南下漫游吴越时,赠给友人的一首诗。这是一篇抒情佳作,最能代表李白诗歌思想和艺术特点的名篇。李白一生政治道路坎坷,思想矛盾复杂。他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又有较深的道家思想的影响。“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追求的愿望,他对封建统治者时时抱有幻想,但当理想破灭时,他那种虚静无为,反对羁约的道家思想就占了上风,于是又“富贵  相似文献   

13.
汉代的待诏分为待诏为官和待诏为事两种,本文重点讨论前一种。待诏所在官署多种多样,其中公车署待诏的经济待遇较差,但政治待遇却略好。待诏者多数是迎合皇帝个人爱好的人,只有公车署待诏与皇帝爱好略微疏远,这可以解释公车署与其他官署待诏待遇的差异。但是,总起来看,所有待诏者都是皇帝的近臣,西汉甚至是“内朝官”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诗人气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怀远 《甘肃社会科学》2003,(4):123-125,143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参与政治,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5.
《上李邕》一诗,是李白诗中的著名篇章,对研究李白的性格、思想及其艺术风格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但这首诗的系年却大成问题。大多数李白研究家,都认为此诗是李白天宝初赐金还山后游齐州谒见北海太守李邕时所作。但细考此诗,觉得系在天宝年间,却有不少问题无法解释。全诗不长,录于下: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相似文献   

16.
康震 《人文杂志》2000,(3):92-97
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身处世俗功名中的尴尬.李白一生都在追求绝对自由的理想人格,这使他异常鄙视世俗人群与腐儒.然而在于谒权贵时,李白却不得不使用各种世俗手段往来周旋,委曲求全;而且一旦他为当朝者所赏识,便呈现出安于富贵的庸俗心态.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矛盾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在政治理想、政治见识以及政治实践上的主观期许与这方面的客观表现存在着强烈的反差.因此李白虽有济世之志,却由于庸常的政治才干与见识而屡屡受挫,导致他一系列政治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在广阔无垠,璀璨夺目的唐诗星空中,伟大的诗人李白,恰似一颗闪闪发光的巨星。在他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中,写下了近千首诗篇,其中有关黄河的诗歌有二十三首。这些诗无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有杰出的成就,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气象 李白经历了整个盛唐时代。唐玄宗开元元年,他才十三岁,到“安史之乱”的天宝十四年,已五十五岁了,唐代宗宝应元年安史之乱结束,而李白也就在这一年病逝于安庄,他在诗歌中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使他的诗呈现一种青春焕发,健康爽朗的上升气象。他的黄河诗最可作为代  相似文献   

18.
李白归蜀考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李白,曾经返回过故乡四川。此行是出长安、登太白峰、取道剑阁而入蜀的。千载以来,李白的研究者们,都认为李白自开元十三年左右出蜀,直至病死当涂,从未归蜀。而李白的许多诗歌,也因此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所以,弄清这一问题,对于李白的生平和诗歌研究来说,是有很大意义的。李白归蜀,是继初入长安之后,于开元二十一  相似文献   

19.
周子翼 《学术论坛》2006,(3):167-169
黄庭坚七绝是承杜甫七绝风格而来的变体。他的七言绝句初为盛唐李白、王昌龄以来诸家之常体,元祜时期规模杜甫,词语力避陈熟,炼字务求奇特,章法回归古拙,元祐以后则以七绝常体之技法去杜甫七绝杈丫粗硬之弊,辟瑰丽新隽之境。他的实践为南宋诗人七绝的变体创作提供了借鉴,其潜在影响不可或略。  相似文献   

20.
近读傅璇琮先生的《李白任翰林学士辨》(载《文学评论》2 0 0 0年 5期 ) ,获益良多。但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因杜甫虽考中进士 ,与个别翰林学士也有过交往 ,但他本人与当时的翰林学士院毫无关系。”颇令人困惑不解。杜甫与当时的翰林学士院有无关系暂且不论 ,说他“考中进士” ,却是闻所未闻的 ,因为《旧唐书》本传有明确记载 :“甫天宝初 ,应进士不第。”《新唐书》本传也说得很清楚 :“甫字子美 ,少贫 ,不自振……举进士 ,不中第。”两书都说“不第” ,没有一点含糊之处。杜甫一生只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第一次是开元二十二年 (735) ,时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