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汶川地震受灾群众主要需求及相关特征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将汶川地震灾区受灾居民的当前主要需求划分为基本生活需求、住房修建需求、就业生产需求、公共服务需求、伤残救助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对每一类需求设计若干问题项进行测量并形成问卷,通过分析对五大极重灾区1243户受灾家庭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研究了城乡受灾群众的有关特征变量与每类需求的显著相关关系,以此为基础,分析城乡受灾群众的需求特征及差异,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重建工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已进入关键阶段.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要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艰巨紧迫的恢复重建对受灾县市政府能力来说无疑是个严峻挑战.受灾县市政府重建能力怎样? 如何进行评价? 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指标体系,并以六个重灾区为例,对政府重建能力进行评价比较.研究表明,各受灾县(市)政府重建能力及其分项能力排序基本一致,且各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各受灾县(市)政府重建能力和受灾程度有一定联系,但与地震前其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联系;深入分析发现,重建资源获取能力、整合能力、配置能力、运用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后,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毕向阳  马缨 《中国社会科学》2012,(6):151-169,208,209
基于汶川震后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水平模型评估与分析灾后过渡期集中安置点和普通社区灾民心理健康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为灾民提供了两类社区情境,受灾严重的安置点灾民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劣于普通社区灾民。两类社区情境中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社会机制存在差异。相比普通社区,在安置点,资源损失给灾民带来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也更为显著。这体现了灾害境况中集中安置点作为一种特殊社区情境具有更强的"社会力",在政策意义上则凸显了灾后心理救助中社区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书写了中国内地灾后救助动员形式的新篇章.建国后我国两次重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灾后救助动员形式,说明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前后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灾后救助动员模式也已经发生了转变.基于当前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事实,"政治动员为主导,辅以社会动员"的灾后救助动员模式仍是符合现实国情的,且是当今中国社会效率最高的灾后救助动员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汶川地震灾区投资项目和各兄弟省市对口援建工作的逐渐结束,汶川地震灾区整体上进入了后援建时代.灾区农村居民是整个汶川地震灾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基于灾区农村居民的能力视角,汶川地震灾区的农村后续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的可支付能力和农村社会资本负向发展的双重困难,加大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源投资、完善制度,提高其可行能力就成为灾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在条件.  相似文献   

7.
震后灾情:鸡冠山景区所在的鸡冠山乡和汶川仅一山之隔,其地震破坏程度可见一斑。鸡冠山乡所有的房屋在地震中被毁,道路一度中断。在紧张婀抢修后,鸡冠山旅游公路予6月22日全线抢通。不过考虑余震的等因素,道路的重修设计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完工,于今年的8月开工。所幸的是鸡冠山虽然在地震中受灾严重,但是三分之二的蕾区景点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地震巨灾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8省市不同程度地受灾.地震巨灾之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为应急救援阶段、中期安置阶段和后期恢复阶段.并在对各阶段的主要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906年旧金山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迅速进行了报道,但华侨受灾情况不明,让国人非常担忧.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上海各报刊为华侨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募捐热潮,北京各报刊则积极声援华侨的权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过,这次地震在中国的新闻传播是值得反思的.清政府没有发挥自己的信息优势,使华侨受灾情况不明,导致国内报刊过于关注华侨问题,而忽视了灾情远为严重的湖南特大水灾.  相似文献   

10.
灾害救助是一个满足灾后需求的过程。巨灾引发了巨量的、多元的、长期的救助需求。对"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的案例研究表明,"浪涌能力"、"社会脆弱性"和灾后恢复的社会过程在资源需求数量、受灾者需求的内部差异性和灾害需求持续时间三个维度上都对灾害救助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灾害救助政策需要回应这些要求,通过"全危险"物资储备、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等方式来增加救灾物资储备的弹性,通过开展社会脆弱性评估,并依据社会脆弱性的分布来发展和培育NGO满足差异性需求的能力,通过发展本地社区互助网络来推动灾后恢复社会过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