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转型时期高校校园暴力类型、特征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社会的转型与变迁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高校不断出现各种暴力事件,严重威胁高校师生的安全,影响校园的和谐,这种情况已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从高校校园暴力的现状、类型及特点入手,分析高校暴力产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应对策,可以为我们妥善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可资借鉴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新现象进行了总结,并以大学校园为剖析点,以女生暴力事件为视角,分析了校园暴力产生内在因素、外在因素、根源因素和直接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高校应该做好三个应对机制的建设,以构建和谐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柔性化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进行柔性化控制.是深入贯彻十七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需要.高校群体性突事件的柔性化控制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五个方面加以落实,即:指导思想上的"柔性";感情取向上的"柔情";处置路径上的"柔顺";处置方式与手段的"柔和";处置机制的"柔韧".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对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管控工作中,普遍存在防治信息收集困难、防治体系薄弱、康复后回归社会难等问题,导致国内精神病人暴力犯罪事件频发,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危害。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切实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投入,对有暴力倾向精神病人建立一套从犯罪事前防控到事后救助的完整管控体系,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精神病患者的暴力犯罪事件。  相似文献   

5.
马婷  何炉进 《兰州学刊》2013,(6):220-222
校园传媒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塑造主体,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的特点加速校园传媒的转型发展,创新系统机制、联动文化机制、涌现性机制等合力形成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的动力机制。"沪青"平台联动建设为文章提供实践分析基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线上与线下、场内与场外、校内外等多种载体、渠道、模式、层级的联动共同打造引领新风尚的立体校园文化平台。文章认为引入协同创新机制、借力新媒体发展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是新媒体时代校园传媒联动建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6.
家庭"冷暴力"是以不作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有别于身体暴力、性暴力的一种精神暴力类型,它具有隐藏性、解决难、容易被忽视等特征,其发生率和危害性皆为三种家庭暴力之首。近年来,家庭"冷暴力"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势,且逐渐由知识分子家庭发展到普通人家庭,由"都市家庭"发展到农村家庭。因此,当务之急是:改变人们只重视"热暴力"而忽视"冷暴力"的观念,增强夫妻双方对家庭"冷暴力"危害性、违法性的认识;提高夫妻双方的调适能力;建立起法律、行政、舆论等家庭"冷暴力"的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7.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宗教成为了所谓"第四波恐怖主义"的一个主要因素.宗教恐怖主义可被看作是全球宗教复兴和宗教政治化的一个极端后果.宗教恐怖主义的发生基础在于全球化所导致的认同危机.作为一种强力的认同因素,宗教由此介入了权力政治的范畴.宗教政治化的结果即其变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恐怖主义则是全球宗教政治最突出的表现.恐怖主义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一种极端的形式来克服身份危机.如果说认同是基础,暴力是表现,权力则是将二者联系起来的中间逻辑.认同、权力和暴力三个政治概念,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宗教恐怖主义的一般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暴力与文明形影不离,它是人类一份爱恨交加的"遗产",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当今,"暴力"几乎成了恐怖主义的同义词,对它的界定也越来越趋向于政治化,这妨碍了我们对暴力的理解。对暴力概念、形式和内涵进行梳理和阐释,以仪式中的"暴力"和"牺牲"作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对"暴力"有一个较为全面而理性的认知。暴力是一种历史的遗产又是一种活态的传承,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和文明的进程。我们应该合理地加以引导和转換,使之成为推动社会变化的一种特殊力量。  相似文献   

9.
人生而分裂既是天使,又是野兽.在现代消费社会,人性的分裂突出表现为"文明的兽性",其隐喻形式即是各种日常社会文化生活阴暗面文化炒作、广告泛滥、媒体色情和暴力等,它们构成"文化暴力",破坏我们的精神生态.更值得警惕的是,"文化暴力"可能启发各类相应的犯罪,如凶杀、生态破坏等,最终演化为"现实暴力".当代社会,"文明的兽性"已形成规模效应,其根本原因乃是信仰失落所致的虚无主义和感觉主义,由此引发欲望和能量的膨胀,其结果,无论物质意义的家园还是精神的家园都失去生态平衡,面临巨大的匮乏和危险.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法律范畴论纲——基于社会性别的角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暴力,国际层面及各国立法例并无普适性的法律概念.在界定我国的家庭暴力时,宜采概括式与列举式结合的方式.对家庭暴力中的"家庭",宜采广义的范围,即包括一般意义的家庭,还包括特定的具有"亲密关系或曾有亲密关系"的人皆属于"家庭"成员.家庭暴力分为身体上的暴力、性暴力和精神暴力.家庭暴力的认定上可以采取程度加频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石魏 《北方论丛》2021,(4):85-93,168
"软暴力"既与暴力行为具有同质性,又呈现出隐蔽性强、犯罪成本低、法律惩治难、认定标准模糊等特点,已成为黑恶势力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针对"软暴力"犯罪惩治过程存在的认定难、界分难、表述难等问题,应结合组织形态、入罪条件、本质特征等,合理界分黑恶势力及普通刑事案件中的"软暴力"行为,并规范黑恶势力案件中"软暴力"的认定标准,在对"软暴力"具体个罪深入剖析的同时,对裁判文书涉"软暴力"实践问题结合三种具体形态加以合理界分,为全面惩治"软暴力"提供扎实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论"暴力"的刑法学考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暴力"在刑法学上的特定含义就是:为对被害人形成强制(心理上和生理上),妨碍其意思决定自由及依其意思决定而行动的自由而施加的有形强制力.作为部分犯罪的行为手段,暴力的考量对准确定罪量刑有相当关键的影响.通过对暴力的作用范围、程度等基本问题进行类型化的界定,可以对"暴力"做出较为规范的解释,便于司法实践中准确地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社会双重转型期,制度不公、利益丧失、社会空间压缩都可能激发我国的社会不满乃至暴力的发生,但是社会暴力的形式背后有着不同的类型学意义.具体而言,主要存在以下6种社会暴力:制度羞辱中的怨恨型社会暴力、权利觉醒中的抗议性社会暴力、官僚失范中的纠正性社会暴力、社会发育中的成长性社会暴力、体制突破后的防卫性社会暴力及组织犯罪中的侵犯性社会暴力.因此社会暴力既不简单类似社会犯罪,也不简单体现为社会冲突和社会革命.在社会暴力的治理上,也必须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人肉搜索"所引发的网络暴力问题日渐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失范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诱发网络暴力的社会结构性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缺失与机制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已日益多样化和频繁化,如学生自杀、校园暴力、管教冲突等,迫使高校尽力从整个校园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理、补救三方面全方位构建校园突发事件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事件已成为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浅论电影“暴力美学”的美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力美学”一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暴力美学”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电影、漫画、游戏等领域,它与时尚和消费有着密切的联系,逐渐发展成了一种流行文化。然而,“暴力美学”到底是不是一种美?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它到底有何功能却值得我们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电影暴力美学本身有它的美学功能,“暴力美学”有助于人类内在暴力冲动的疏导与宣泄、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快感和审美愉悦,同时,暴力美学也满足了人们追求刺激、享受“美感震颤”的心理需求。最后,暴力美学可以满足人们的窥视和好奇的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7.
宁清平 《船山学刊》2007,(3):188-192
高校学生弱势群体人数已愈来愈多,占总人数20%-30%左右.他们对校园的管理、校风的建设、校园的稳定、社会的安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高校要加强对弱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构筑全员关怀机制,形成社会强大合力,建立应急求助系统,促学生"弱势"为"强势",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8.
在"十七年"文学中,革命与"暴力"具有不证自明的合法性。在革命战争小说中,"我方"实施的"暴力"被赋予了正义的、合法的权力;"敌方"实施的暴力则是罪恶的、非人道的。在反映土改运动的小说中,"暴力"是革命群众合理地发泄愤怒的方式。"十七年"革命题材小说中,人道与暴力的关系问题一直作为"潜话语"存在着,作家如不触及这一问题,他对战争的描写就只能停留于革命的胜败这样的浅层次上,而不能具有人性的深度和文学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奚建华 《学术界》2007,26(5):103-106
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当前高等院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先导性问题,关系到高等院校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当前和谐校园建设的架构模式和发展路径,从"法制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数字校园、文明校园"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校园建设的理性进路和实践模式,以期为全面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熊伟民 《云梦学刊》2010,31(6):53-55
加尔通先生在和平学研究中的贡献在于:首先,他将"暴力"当作与"和平"相对立的概念引入和平学的研究批判之中;其次,对"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进行了区分;再次,提出了"文化暴力"的概念。他的研究,大大扩充了和平学的研究内涵,受到学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