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所谓的科学,虽然没有正式进入老子的视野,但老子对名分知解的认知行为的批判,作出"为学"与"为道"的区分,反对知识可能诱发的智巧诈伪等思想,足以引发学界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深度思考.从老子的思路看,科学的"知解"认知方式对生命的自然有造成"肢解"、"占有"的危险.老子的生存哲学正是反对人的占有冲动和主宰意志,教人顺应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可加以干扰破坏.老子所作"为学"与"为道"的划分,有助干更清晰地理解科学与哲学之间的界限,明确科学的有限性.老子自然主义的哲学与现代真正的科学精神是最为接近的,其哲学基本概念所蕴涵的思想意旨与现代科学的精神方向有着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2.
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中,其实质是"自然主义",是"无为"政治"."自然"的原理是先在的,其功用通过相对性具体性表现出来,既独立于经验又具有经验的普遍性和必然性."道法自然"指向万物"法自然",皆以"自然"为本,因此,"人法自然"内在于"道法自然"这一命题之中."无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其对立面是"人为".老子反对"人为",符合"自然无为"的逻辑,亦是"道法自然"在人类社会的落实.不是人为的强制、干预和设计,而是以"自然"为法的"无为",才是从哲学本体高度上决定人类行动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安继民 《中州学刊》2004,(5):151-156
中国哲学以一元、自因和时间性的特征而与欧美哲学的二元、他因和空间性哲学相区别.儒道两家都为中国哲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从"道与理"、"人与物"、"知与行"三个方面来论证.这种论证归结起来可以说明:儒家宗法主义和道家自然主义在政治、伦理表层的对立,同时也就说明了宗法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自然主义,所以,儒家和道家又互补性地建构了中国哲学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老子"水"哲学是老子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及哲学内涵.文章在探寻老子"水"哲学历史渊源的基础之上,从形态、特性和本质三层维度分析了其内涵.在具体运用层面,老子"水"哲学主要包括倡导上善若水、谦和柔弱的处世智慧;讲求以弱胜强、小国寡民的政治策略;追求自知者明、于是玄同的精神理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民生"是老子政治哲学关注和讨论的核心."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民生观的基石;"圣人人格"、"圣人治国"是老子民生观的展开;"小国寡民"的大道世界是老子民生观的逻辑归宿.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14,(3)
以北大简《老子》为主要资料,参考郭店楚简本、马王堆帛书本、通行本(王弼本),可以探讨《老子》中所含形而上学(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思想)与"自然"思想(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思想)间相互矛盾、对立的关系。在综合、统一这些矛盾、对立之处,《老子》哲学与政治思想的真面目才能得以阐明。以北大简第十六章所见"积正"这个词语为线索,可以推测北大简《老子》的抄写年代应为西汉晚期。  相似文献   

7.
离"家"出走的道家政治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家"这一视角来看,道家是离"家"出走的学派,道家政治哲学是离"家"出走的政治哲学.道家离"家"出走与"社会下降运动"有关,也与"家"中之累有直接关系.因此,道家政治哲学是隐居以求其志的自然主义和自治主义的政治哲学,他们对理想社会的设计,也是根据"家"外社会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其所不同的是,孔子儒家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性的自由自觉,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以礼乐文化的合理性为基础,以“仁”为价值中心,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途径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以“返璞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二者之间的异质互补,为实现人性自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老子》一书把"道"作为哲学、伦理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万有的本原和内在法则,德是万有的本性和内在根据。因为准则性的东西生发于"内心",可以遵守可以不遵守,所以"内圣外王"对于思想家永远是个难题。但是,道家通过"尊道贵德"破解了这一难题。他通过"道"—"德"的辩证关系,即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在形而上学层面为政治伦理奠定了精神哲学基础。尊道贵德的君王应以"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文章首先阐释"尊道"与"贵德"思想的文本根源,进而提出问题:《老子》是为谁设计的道德?探究老子写作的政治旨趣,最后分析老子"尊道贵德"思想作为政治伦理活性基元的理论意义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韩非思想的独特之处,就是对《老子》哲学的吸收和运用。本文以《老子》中的道论、对规律的认识、无为、愚民思想为出发点,浅谈韩非政治思想对《老子》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衍青 《阴山学刊》2008,21(6):46-49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及其诗文作品推崇人与自然亲和共融,敬畏与尊重自然生命,肯定人之本真存在,透露出作者崇尚自然、复归人性的人文生态观。这一观念源于作者对老庄思想的汲取、对晚明启蒙思想的承继及其诗人情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老子不仅用自然哲学来框范人生哲学、社会哲学,而且,他的一些思想具有不可磨灭的美学价值.老子的"虚静"观,在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社会哲学、美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 《北方论丛》2001,(5):54-59
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散文的贡献,而且在于文学批评的开展,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即对“人”的关注,并由此理解与持持新潮的出路的作家作品,开拓一些文学样式的新的美学风格,同时,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又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即以平淡自然为文学批评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文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14.
陈鹏 《学术探索》2012,(1):156-158
作为翻译家的鲁迅在从事翻译活动的过程中时刻坚守一条准则,那就是"中间物"意识。这种意识的产生缘于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改造和重建。在译介过程中,因"中间物"意识而直接诱发了译者意识的重现,使得译者可以能动地掌控翻译活动中各个环节,从而实现鲁迅本人通过译作达到改良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海子诗歌的思想与艺术殊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子的抒情诗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歌唱外部困境和内部激情之间冲突引发的“生命的痛苦”。海子的“大诗”是绝望诗学与幻象的探索,是处于构想与实现之间的未完成的文本操作。海子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探索,开启了20世纪90年代个人化写作的先河。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哲学发展中,人性论问题依然是重要的哲学命题之一.由于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原由,人性观念也获得了新的时代意义.康有为在对儒家人性论进行了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从人性本于自然、何为人性、人性平等与学的关系、人性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超越了传统的人性论思想.其人性论不能片面的界定为自然人性论,而是自然人性论和道德人性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赵琼红 《北方论丛》2004,(1):131-134
昆德拉的几乎所有小说文本中,镜子都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频繁出现,为他的人物塑造和情节展开提供契机.透过镜子,我们就能明晰地洞察到昆德拉小说世界中形形色色的人物以及他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切入点来观照昆德拉的小说文本,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这些人物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遭遇的悲剧性命运,是一条把握昆德拉小说世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顾维钧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际政治家和外交家,其在民国政象剧变的大舞台上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中性"或"超然"的政治形象,或游离于"党派"之外,或介于"有党"与"无党"之间,实际上他在政治理念上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接触与冲突在顾维钧身上留下了双向的时代印痕,两套截然不同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同时并存于一体,其思想、信仰、个性扑朔迷离,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9.
刘卫国 《晋阳学刊》2007,(1):118-121
周作人建构的“人的文学”这一文论体系,建立在新村主义的人道主义基础之上,具有辩证性和空想性的特征。由于陈义甚高,“人的文学”的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多少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文学”将越来越多地发挥其作为理想参照系的纠偏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子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几千年来一直闪耀着智慧与道德的光芒。老子的不争思想在现代社会更是彰显了其无与伦比的价值——道德修养价值、和谐社会价值与企业经营谋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