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首先  马丽 《阴山学刊》2009,22(3):78-80
科技伦理蕴涵着人的能在力量和内在需求,人的力量和需求的维度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对科技伦理的任何解读如果脱离了社会制度框架就难免会披上抽象的形上外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伦理观揭示了科技伦理的本真内涵,澄清了对科技伦理的种种误读,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带来了技术乐观主义,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合法性根据。  相似文献   

2.
从科技伦理角度看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 ,但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科技伦理角度出发 ,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日益凸显的失衡 ,生态危机的产生和人的自然性的消退是其主要表现 ;科技的复杂性和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征服自然的不合理的价值观、利益的竞争以及现代过度消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则是造成关系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 ,必须建立科技伦理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剖析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为立足点阐发了科技伦理思想.提出了"科学技术合理性"这一科技伦理的核心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有着明显的伦理价值取向,对于我们当前应当如何对待科技及其应用问题、科技同伦理的关系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对解决中国科技发展所面临的生态问题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作为科学技术的"双刃剑"说的放大和提升,风险观念语境下科技伦理观不仅从价值层面揭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的"异化",而且揭示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诸多现实矛盾.这些矛盾既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更映射出入与社会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既有赖于反思传统科技伦理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伦理关系,更有赖于建立新的科技伦理观.尽管风险观念呈现出以"批判性"见长的理论特征,但其"建设性"的维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具体地说,风险观念语境下的科技伦理观,试图把对现代社会的政治批判与后现代伦理诉求结合起来,倡导一种新型的面向未来的全球性发展责任伦理、"向社会开放"的科技伦理和科技责任伦理.这对于化解科技风险危机富于启发意义.但这种科技伦理观的后现代主义消极立场,决定了其内在的局限性.只有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才可能切实解决科技风险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彬  张小飞 《学术界》2006,(5):214-217
高科技时代科学技术出现了许多新的领域和新的成果,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建构高尚的科技伦理予以规范。科技伦理的建构需要遵循人类社会和人的自身全面发展的原则,在观念和制度层面上选择适当的路径,从而实现科技与伦理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传统以利益至上为价值导向的功利主义科技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正义向度不足。当前,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需要坚持以正义为伦理关怀的生态科技观,关注环境和人性,以实现科技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从历史维度审视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为坚持以正义为方法论导向的生态科技观提供了理论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弱势群体实施伦理关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近五年伦理学界有关伦理关怀的含义、实施伦理关怀的必要性、要坚持的道德原则及道德实践等四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科技伦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在提高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存在着伦理方面的问题和隐患。本文从科技成果面临的伦理挑战入手,就其存在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几个理论问题:概念、维度与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关怀以"人是目的"作为指向和尺度,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的一种深层次关怀。伦理关怀的"伦理性"不仅体现在关怀方式、方法上,而且还体现在关怀的内容上。从人的存在方式的角度来讲,伦理关怀有物质—精神—道德三个维度。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关怀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它关涉到弱势群体的自由、和谐和全面发展,是弱势群体真正摆脱弱势地位、融入主流社会的保障;另一方面,它也是促进弱势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良性互动、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论科技德育     
现代科技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其使用不当也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像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核威胁等副作用,且这种副作用将随着科技进步而愈益突出和增强.对此,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加强对国民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伦理教育,以实现社会道德精神价值与科技发展之平衡的呼声日益强烈,科技德育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利益,解决了人类众多的、各方面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盲目发展和不计后果的前进,也给人类增添了很多的痛苦和困扰。从这一点上出发,科学技术以人为本的根本就偏离了其实质。科学技术应该为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而服务,这种全面的发展不仅是在物质生活上要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要在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也要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技术应从人类的根本出发,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更好地为人类的幸福生活而服务,而不是反过来主导人类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张贵  王好 《河北学刊》2002,22(2):9-12
探究科技风险投资的特殊规律 ,阐明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和风险投资的特点 ,找出影响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运行的因素 ,提出适合我国且符合国际规则的风险投资模式 ;研究系统中各类组织机构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对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进行相应的系统分析 ,从而提出我国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创业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李金辉 《北方论丛》2006,(1):114-117
科学解释学认为,科学不是无前提的,对科学的理解无法摆脱“解释学循环”。科学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是人的一种生存实践。科学不能在脱离解释学的人类真空(纯粹的自然界)中存在,科学不是与人无关的纯粹“客观的”公理化、形式化体系。它必须在人类“共在”的社会中、文化中和政治中得以生存。对科学解释学的完整理解离不开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微观文化学、科学微观政治学这三重维度。  相似文献   

14.
庞西院 《理论界》2014,(3):108-110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既为人类带来了科技的"善",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科技的"恶"。风险社会背景下,科技主体不同趋向的选择无疑会使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差异。在规避科技的"恶"时,传统科技伦理学因其道德词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使道德判断陷入了歧义;科技元伦理学则以其概念的明晰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彰显出了鲜明的特点。通过对"责任主体是谁"、"在何种程度上负责"以及"责任对象是谁"等问题展开元伦理学层次的语言分析,我们会发现,科技元伦理学并非为科技责任提供了坚实的道德信念基础,而是凸显着复杂性、语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灾疫伦理学:一种生态文明的话语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09,22(5):5-17
灾疫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文科学,以生态理性哲学为指导,拷问频频爆发的当代灾疫之难的历史性生存之因,引导当代人类从伦理学角度入手检讨自我,重建生境,重续人与自然宇宙、生命世界的亲缘性存在关系,恢复日常生活的安全感、稳定性和生存的家园归宿感。灾疫伦理学的最高使命,就是为当代人类开创生态文明构架起一座全新的实践理性桥梁。这座桥梁即是负载灾疫伦理认知体系、观念体系、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的生态理性实践话语体系,它以"灾疫伦理"为基本范畴,以"生境重建"、"生态利益"、"生态安全"为核心概念,以灾疫防治宏观伦理方案设计和微观伦理方案实施为两维指向。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科技投入产出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南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要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科技效率,以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要制定适合河南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目标。二要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三要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四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不断提高科技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思想史上,哈贝马斯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家。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特定内容:一是科学技术是一个“独立的变数”;二是科学技术是“一种独立的剩余价值”;三是科学技术是“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知识经济的繁荣为特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知识产权证券化作为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在解决企业资金难问题的同时,可以提高知识产权的利用率,实现科技型企业自身的价值。文章借鉴美日两国的知识产权证券化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总结我国知识产权科技型企业证券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大方向提出完善措施,从而为科技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扫除障碍。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与广东产业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 ,它们遵循着不同的轨迹。科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源头和基础 ,技术创新则是科学创新的发展结果。科技创新是影响产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根据广东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自身优势 ,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 ,广东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应是 :金融业、电子信息产业、生命科学技术产业、重化工业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关键性一环的情况下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将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智力支援 ,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也为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