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当代人间佛教是与《维摩诘经》、禅宗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自太虚大师倡导以来,因其契理契机,已经成为当今佛教的发展方向和主流思潮。文章依据《维摩诘经》的"不二法门"思想,详细阐释了佛本与人本、神圣与世俗、超越性与人间性等当今佛教的重要问题,消解了它们之间的对立与矛盾,认为佛教理论并非二元对立的矛盾性结构,而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融性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峰 《船山学刊》2011,(4):122-126
现代佛教在近百年发展历程中入世倾向逐步加强。一方面与现代社会实现了允恰的调适,彰示了佛教的生命力及永恒价值;另一方面深入世俗化不可避免地对其宗教神圣特征有所消解。二者交错成为宗教现代化过程中所遭遇的新困境,对治的路径在于从世俗与神圣的张力间寻找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祭祀佛教是清朝民国时期汉传佛教的主流信仰,其基本内涵是汉传佛教信仰的祭祀亡灵化.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祭祀佛教,虽然可以追溯到梁武帝时代,但其成为一种信仰模式,则在清朝民国时期.从社会学的视角,分三个方面分析清朝民国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主要讨论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对清朝民国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的批判,清朝祭祀佛教是工具与价值各占一半的佛教,也就是半世俗半神圣的佛教,就半世俗化而言,是讨论清朝祭祀佛教的社会功能/工具.第二个主题是民国祭祀佛教的神圣化问题/价值,即民国祭祀佛教的现代性.第三个主题是清朝民国祭祀佛教与宗法传统社会的关系/贡献.清朝的祭祀佛教虽然具有维护皇权的功能,但雍正用行政手段推行的净土宗单一信仰,也具有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面前人人平等的现代性,成为汉传佛教在民国复兴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佛教音乐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佛教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其形态主要包含了用以供养三宝之音乐和用以吟诵佛经之音乐。佛教音乐产生在重视口耳相传的传统印度社会中,因而其满含神圣性和仪式性特质。佛教音乐的核心要求就在于规范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完善人们的内在修养,从而达到社会等级有序、安定和谐的目标,这种合宜性要求成为佛教音乐与中国礼乐衔接之桥梁。然而佛教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形态却并非如此。中国特色的鱼山梵呗并不能涵盖佛教音乐的全貌,佛教音乐与中国传统礼乐之比附和格义亦就此终结,中国佛教音乐逐步本土化,其神圣性和仪式逐渐消解而呈现出兼容性和世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晚清民初,传统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文化亟待现代化.在此背景下,太虚(1889-1947)以其高度的历史文化自觉,揭橥"人间佛教"之帜,宣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现实"[1](P233).经过数十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人间佛教"日益壮大,影响显著.有论者指出:"坚持人间佛教的发展道路,实现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转变,成为自太虚以来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和共识."[2](P125)"人间佛教"适应时代需求以推动传统佛教现代化,既包含生活层面、精神层面,也包括人世思想、出世思想,更兼具现代特色、传统特色,不仅成为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个案.  相似文献   

6.
"少林寺现象"作为佛教与社会关系的本质呈现,对中国佛教而言,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它们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形式的信仰危机.同时,它们亦引出了宗教社会学在中国的重大命题:中国人对佛教信仰的传统认同方式,中国社会对佛教的传统认同方式,佛教神圣资源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配置和利用方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走在了变革的边缘.随着少林寺存在模式的变化,世人的佛教信仰方式也随之改变."少林寺现象"恰好说明,在寺庙、和尚与佛教信徒们的信仰之间已经构成了某种认同之间的冲突.于是,何谓佛教?何谓真正的佛教信仰?人们信的是"佛",还是信的是"教"?佛教信仰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究竟存于何处?这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另一种信仰危机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太虚—印顺—星云"作为"人间佛教"理论谱系流变之样本,通过讨论从太虚到星云近百年间"人间佛教"理论演进,厘清当代"人间佛教"的多重价值取向。太虚以"对治"为主要动机,影响了印顺对"人间佛教"的命名;而印顺对"佛在人间"进行的教义溯源,又使"显正"成为星云建构"人间佛教"的关键词。从太虚到星云,"人间佛教"之社会价值体现为"对治归于显正"、"继往归于开来"、"发心归于发展"三种双重性取向,不仅与赵朴初等倡导之"人间佛教"相契合,也顺应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之需求,当可成为中国未来都市佛教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8.
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树程  朱晨静 《社会科学》2008,3(2):141-147
敬畏生命,蕴涵了人类对生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无论从历史源头追溯,还是从生命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看,它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随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张力日益凸现.适度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适度张力需要重创"敬畏生命"的理性精神,重塑生命神圣性,实现当代生命价值观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改革,"人间佛教"也和基督新教一样,提出了佛教特色的"天职"观,这一点被邓子美认为是"人间佛教"最为成功的一点,然而由于"人间佛教"理论本身的缺陷,导致了佛教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张力"至今未解。本文以马克斯.韦伯的角度出发,从佛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个角度,尝试性地做了"张力"的消解,为以大乘佛教理论为指导的"人间佛教"在现代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积极适应现代社会的价值观、积极走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间佛教的理论本质应该包括"人间性"和"佛教性","人间性"因为两种不同的"人间"存在而拥有两种"人间性",使得"佛教性"也呈现出两种形态,这种结构一方面构成人间佛教理论内在的丰富性空间,又让理论建构者可以选择不同诠释路径。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虽同为人间佛教理论的重要建构者,却因为各自对佛教的本质和人间的性质有不同的认识,使得二人在"人间性"和"佛教性"的认识上呈现出有价值的分歧,实质上发展出人间佛教的两种形态:"太虚-综合的人间佛教"和"印顺-分析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1.
当代"少林寺现象",是指近年少林寺由于引进了现代经营的理念和实践,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引起诸种争议的现象。争议的实质在于人们对于少林寺的经营行为究竟是"世俗化"佛教还是形成"发展的佛教"的疑虑,具体表现为寺院的生存方式和僧人的生活方式在顺应世俗社会的发展中,如何保持"佛教"自身的特质问题,其核心在于"佛教的发展"和"发展的佛教"的关系问题。少林寺的经营行为表现了当代中国佛教为构建新型的"发展的佛教"所进行的尝试,但它究竟是发展了"佛教"还是"消解"了佛教,能否成为未来"发展的佛教"的有机构成部分,还有待历史的检验。未来佛教的持续发展,有待于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僧才培养机制,并为社会提供具有普遍性、可操作性,具有竞争力的佛教产品。  相似文献   

12.
在历史变迁中把握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及其包容性,增进社会学的学科自觉。"去"马克思主义与"趋"马克思主义的交织是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总体表征。具体而言,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演变大致经历了理论的分殊——反思性吸纳——极度排斥——再度融合——社会学专业化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隐性表达五个阶段。回顾和反思西方社会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场的演变,也可为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建设提供许多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互构论"以现代性之全球化与本土社会转型为背景性视域,着力理解和阐释多元社会行动主体间的相互型塑、同构共生关系."社会互构论"认为,"社会互构"体现了现时代社会现象及过程中蕴涵的根本性和实质性的关系机制,"我们身处于社会互构的时代".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主题,"社会互构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索,对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给予了具体思考."社会互构论"主张,社会学理论具有内在的实践性和价值性,真正的社会学必是且只能是实践的社会学.当代中国社会实践领域发生的结构性巨变,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宽阔视野、重大题材和现实养料.这也决定了"社会互构论"是一个仍在继续发展和丰富的社会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陆昱 《理论界》2010,(5):72-75
为了改变佛教"非人间化"的严峻现状和恶性趋势,太虚大师、印顺法师、赵朴初居士和星云法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佛教与现世的关系进行了认真、执着的探索,提出并发展了"人间佛教"思想,实现了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型。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回顾"人间佛教"思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内蕴的和谐理念,这有助于促进人心灵世界、促进家庭关系、促进人与社会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关系、促进世界各国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世俗化、庸俗化与当代中国佛教发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以史为鉴,可以看出,如果坚持佛教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佛教可以通过世俗化的方式得到广泛弘传。但是,世俗化决不等同于庸俗化。佛教出现庸俗化的倾向,意味着偏离了佛教的基本精神和核心理念。要解决佛教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必须重视佛教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加强僧众的学习与教育,践行和发扬佛教精神,健全佛教组织与制度。  相似文献   

16.
赵朴初人间佛教的理论特点及其时代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朴初在建构人间佛教理论时,充分肯定了中国佛教沿着人间佛教方向发展的历史地位及其文化价值,深刻地总结了中国佛教历史形成的三大优良传统。他正确地揭示和阐述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幸福、建设人间净土这一当代人间佛教主题,并依据新的时代要求,提出和阐述了“佛教是文化”、“佛教与社会主义不相违背”等重要人间佛教命题。上述佛教观点和思想,鲜明地体现出赵朴初有别于太虚、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特点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有关中国社会学发展全局的五个问题——科学性与价值性、经验性与理论性、建设性与批判性、传统性与现代性、本土性与国际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学30年来,在这些问题上从不成熟到较为成熟的曲折历程。这些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和把握,关系到社会学学科和社会学知识的性质、作用、对待社会的态度,关系到当代中国社会学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学人才,能否实现某种原创的知识创新,能否在国际社会学界占有应有的一席之地,能否在学科和学术的话语权方面做出当代中国社会学家自己的贡献。要正确把握这些成对的关系,就要真正认识它们既有"非此即彼"的一面,又有"亦此亦彼"的一面的辩证性,避免片面强调一个方面的极端性;就要总结和汲取各国和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深入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在改造黑格尔思想时所阐发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并以之为指导,以我为主地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学不断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更加成熟,力求避免各种幼稚病。  相似文献   

18.
正缪方明缪方明,1974年生,江苏江阴人,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副教授。目前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哲学视域下的人间佛教理论源流研究"(13CZX032)。人间佛教研究在当代呈现出丰富之势,一些研究颇具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参考价值。但是,从哲学维度考察,目前大部分研究或落在人物层面上,或专从社会发展角度契人,基本上处于单独考察与历史层面的叙述中,使得研究呈现出个案性、局部性,对于人间佛教本质内涵以及人间佛教的理论形态、运动实践及发展方向,则展开、深入得不够。该项目研究立足于哲学视域,目的在于界定人间佛教的本质,使人间佛教研究上升到理性层面的认识与反思,让人间佛教的理念得以澄明,并找到其理论发展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从"物化"及其现象入手分析当代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通过这一视角,可以看出:"物化"及其时代的来临是社会学安身立命的土壤,对当代社会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深远影响。探讨物化对社会学研究的重大挑战及社会学的可能响应,涉及到对社会学重要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再审视和深刻反思。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视角,人的社会化,社会现代化等。其中,"物化"与"情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及其研究尤具启发性。  相似文献   

20.
程曦 《兰州学刊》2007,(5):46-48
"世俗化"(Secularization)可分别从社会的方面和宗教的方面看,佛教的"世俗化"是指佛教从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儒学的文化背景和内外压力下越来越重视世俗的倾向.佛教的"世俗化"同其"世间化"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和区分有利于我们对佛教史及当前佛教界的某些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