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务员奖励救济制度是公务员奖励制度中一个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目前我国公务员奖励救济方式仅存在申请复核和行政申诉两种。这两种救济方式存在许多缺陷,应该进行完善。同时,应该拓宽救济渠道,引入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公务员抵抗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第54条规定了公务员的抵抗权,赋予公务员不执行上级明显违法的决定和命令的权利.公务员的抵抗是一种义务,在其合法行使不服从的权利时,应当有一套合理的程序、完善的配套细则及有效的权利保障制度,包括明确公务员抵抗权的主体范围划分标准,区分、细化司法系统公务员抵抗权,增加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完善相关救济途径和奖励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2007年颁布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确立了我国公务员处分救济"复核+申诉"的行政主导模式,但并未规定行政救济机关的组织形式,也没有排除司法救济介入的可能,这就为从制度上完善我国公务员处分救济模式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应设置独立委员会性质的行政救济组织,并辅之以有限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政府公务员行政责任存在较为突出的实现不能、实现错误、实现瑕疵等实现不良问题.以“官本位”为代表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行政伦理失范、相关的体制不良、行政责任本体制度不健全以及相关的监督与救济制度不完善则是公务员行政责任实现不良的主要成因,应采取相应对策,以切实保障政府公务员行政责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5.
扩大人事处理争议受案范围、引入仲裁裁决和司法审查制度、明确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的界限以及公务员处分程序法治化,是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重大突破。但是,普通公务员救济的困境、人事仲裁机构独立性的缺失、领导成员权利救济的漏洞、公务员对上级命令说”不”的困惑、行政机关以外公务员救济的疑虑,则成为现行公务员救济制度的不足。比较借鉴西方现代公务员救济制度,创立中国特色的公务员救济制度是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项激励制度,公务员奖励在公务员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公务员奖励法律制度已经基本建成,但在地方性法规中公务员奖励授予主体较为混乱。由于对公务员奖励授予权理解上的偏误,一些地方政府规章不当地将公务员奖励授予权配置给了本不应当享有这一权力的机关,以致实践中无权奖励和滥用奖励权的现象较为突出;公务员奖励授予条件过于宽泛、不尽合理;公务员奖励授奖程序公开性不够。为此,对地方规章的不适当规定应予以改变或撤销,并理性地认知公务员奖励授予条件,分清主次,全面考量,增设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7.
杨蕾 《理论界》2009,(1):60-61
英国是世界上公务员制度(文官制度)发展最早、也最为完善的国家,从1870年英国文官制度诞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我国自1993年施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截然不同,但英国成熟的公务员制度仍给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设以重要借鉴.本文分别分析了中、英两国公务员的范围,在此基础上对两国公务员的范围做一横向比较.由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现状的复杂性和立法技术的局限性,2006年新出台的<公务员法>在其适用范围上存在一些缺陷,实践中需要不断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发展与完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十多年来,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培训等制度日益健全,但公务员退出机制的建设却相当滞后,严重制约了公务员队伍的健康发展.2008年6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本文考察了我国公务员退出机制的现行法律规定,指出了现行公务员退出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发展与完善公务员退出机制的一系列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确立行政问责基本原则是保障行政问责健康运行的需要,也是完善和统一行政问责制度的需要.行政问责应当坚持依法问责、公正公开、权责一致、惩罚与教育相结合、问责救济原则.落实行政问责基本原则亟需制定<行政问责法>,统一行政问责法制;实行问责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构建司法救济制度,保障行政问责对象的合法权益;优化行政问责环境,实现行政问责常态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下称<公务员法>)在法律上明确赋予了公务员"不服从"的权利,这无疑是<公务员法>中的最大亮点之一.然而,如何使公务员"不服从"的权利从法律条文变为现实,仍有不少实际问题需要探讨.本文介绍了"不服从"的历史演进,讨论了公务员"不服从"权利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分析了公务员"不服从"的现实困境并指出了破解之策.  相似文献   

11.
公务员职务保障权司法救济的域外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常任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世界各国大多通过各种法律规范明确公务员享有职务保障权。但是,这只是实体权利规定,权利的实现离不开切实有效的救济机制。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屏障,对公务员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文章对中国域外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公务员职务保障权的司法救济进行考察,明确指出,通过立法和实践,使公务员享有公正、有效、及时的司法救济,是实现法治、保障公务员权利的必然要求,是公务员人事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它一方面在救济公民权益和监督行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被党和政府所倚重;另一方面许多学者认为它是与法治相违背的,因此应该弱化或取消.信访制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公民对行政的监督和政民沟通、公民权利救济两方面.信访制度本身并不与法治相抵触,信访泛滥的原因在于对其功能的认识错位,特别是对其救济功能的无限扩大和对其监督沟通职能的忽视.信访本身并不是超级的救济途径,应通过民主的整体推进、行政自制理念的培育、信访机构独立地位的构建等,使信访制度的功能回归到本位上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公司法>确立的股利分配制度中,对违法股利分配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两种: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的具体制度设计方面还存在不合理和疏漏之处,重新审视<公司法>中违法股利分配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性质、范围、救济手段等内容,建立民事责任的约束机制是完善股利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进入依法发展的新阶段.但在具体实践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某些规定比较空泛,缺乏可操作性,尤其在合作社成员出资的确定性、盈余分配顺序、合作社审计制度等方面的规定存在缺陷.对于成员救济权、合作社联合方面的规定更是接近空白.这将会严重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稳定发展.会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道路交通安全法>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非机动车、行人损害采用无过错责任,并且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这些规定充分保障了对受害人的及时救济,并促进机动车驾驶人注意义务的履行.正确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并尽快建立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才能使法律体现的人文关怀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代理问题是指公务员有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而谋取个人利益的倾向,它是困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转型期我国公务员代理问题的典型表现形式有:公务员败德行为、短期行为、共谋行为、过度开支行为、俘获行为.公务员代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政治领域的两权分离、公众与公务员效用不一致、公务员自主性强化、信息分布的不对称以及委托-代理契约的不完全性.通过推进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政务公开、公务员制度建设以及加强监督和惩处可以有效遏制公务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退出的关键在于“正常化”,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对公务员正常退出的可行性研究.要实现公务员退出正常化,就必须为公务员正常退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优化法制环境、社会舆论环境和政策环境;严格执行退出制度,引进刚性淘汰制度;强化监督问责,提高执行效力;坚持多措并举,拓宽退出渠道.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诸如职位分类、退出保障、绩效管理、考核考评等相关配套保障机制,以确保公务员退出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18.
不动产登记是保护不动产物权的重要方式,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救济是不动产登记制度的有效补充.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规定了登记机关在登记错误时的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救济体系.文章的目的就是对在新物权法的法律规范内,如何形成完善的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救济体系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南京政府专区公署日常运作机制就是南京政府将专区公署公务员和临时工作人员整合成能够正常开展工作的常规性制度安排.主要的法律文本包括1932年的<组织条例>、<暂行条例>,1936年的<暂行办法>及其训令.专区公署日常运作机制是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虽然直至南京政府垮台.亦无法克服其自身的弊端,但总体上其还能够贯彻中央政府的政治意图,基本实现了作为一级行政机构的行政职能.  相似文献   

20.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这一制度的规定很不完善.为使听证制度收到实效,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增加有关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主持人的职权、任职资格和法律地位、公安机关违犯听证制度的法律责任等的规定,对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作扩大规定,借鉴<行政许可法>中的主动听证制度、案卷排他性原则等,规定依职权听证、质证、辩护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