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阎连科 ,青少年时期过多地体会了农民物质生活的艰辛 ,以及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的精神上的屈辱 ,他长时间地沉浸其中 ,难以自拔 ,他的《情感狱》 ,作者自己强调不是自传体小说 ,但是 ,这部小说显然投入了作者过多的真情 ,在事实上它可能不是自传体 ,在情感上却不能不说是作者的自传体。阎连科以后的作品也同样始终关注着农民———生活在老土地上的农民、生活在军营里的农民 ,他写他们生活的艰难、写他们的坚韧与勤劳、写他们浓浓的人情味 ,也写他们的狭隘与卑琐、写他们的狡狯与自私 ,他理解他们 ,赞美他们 ,同情他们 ,…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是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农民作家.说他是农民作家,不仅因为他出身于农民家庭,还因为他毕生始终深切地关怀着广大农民的疾苦,关心着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喊出了他们的心声,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忠实代言人.建国初期,赵树理曾有一段时间在北京专职担任文艺界的领导工作.他住在北京,却想着乡下的春种秋收.农民们还未摆脱的贫困生活,常常使他寝食不安.为了和农民同甘共苦,为了能和农民一  相似文献   

3.
鲁迅、高晓声对农民心路探寻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迅和高晓声是中国新学史上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他们都深切地关注农民的命运,揭示农村的苦痛和悲哀,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同样的题材选择、共同的关注对象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延续了农民所特有的精神特质,但同时他们又带有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主题的深刻和思想内容的巨大包涵力,而时代氛围、个人气质、人生经历以及学素养的不同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文学史上,为农民而写,写农民的作家中间,真正达到农民化的,除了赵树理,就是高晓声。他们同是农家子弟,都经历过农民生活。作为创作主体,他们的精神能够完全跟农民息息相通,完全进入农民的理念范畴,思考方式,完全进入农民的具体的视野之内、感情之内。赵树理与高晓声,是两株独立支撑的大树,他们形成了各自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他们之间不存在内在的联系,他们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共同的原则和倾向。恰恰相反,两株大树绿荫交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艺术世界。对这两位小说家的世界,我不打算全面考察;我所感兴趣的是通过比较而看到的交融或者相异的各个层面。  相似文献   

5.
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被征地农民长时间找不到合适职业的情形多了起来,没有工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就难以为继.在山东省胶东地区城郊村的调查发现,城郊村地区农民被征地后较少有得到政府就业安置的情况,农民失去土地后大都是自谋生路,他们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障等问题也由此成为沉重的社会问题.在城郊村.很多被征地农民处于耕田无地、上班无岗、收入无来源、生活无保障的"四无"困境,他们中的许多人只能依靠村里有限的一点补贴及在周边打零工度日.拥有土地是农民与社会其他人群相区别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村家庭保障最基本的经济基础,也是农民最后的一道生活安全保障.补偿、保障和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补偿、保障是基础,就业是关键.重视被征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要加强被征地农民职业技能教育.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工作,让被征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他们就业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和高晓声对农民心理探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燕 《学术界》2006,(3):195-199
驻足20世纪的中国文坛,鲁迅和高晓声可谓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两座奇伟的高峰。审视农民的灵魂心理,探索剖析农民的精神思想,为农民书写时代的生活篇章是他们共同的艺术追求。有缘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和高晓声在探究农民心理历程方面的异同比较,来观照农民题材小说创作的继承、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关于调动农民主体生产积极性的思想呼志慧在《甘肃理论学刊》1993年第6期撰文认为,毛泽东关于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的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和政策,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必须重视农民,给他们一定的生产、经营及产品分配的自主权,充分发扬他们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8.
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以社会主义为对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孔德永 《齐鲁学刊》2006,3(5):139-143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为内容的认同体系。农民作为俄国和中国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认清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及其政治认同的逻辑,才能增进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是和乡土性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农户经济建立在家庭为单位的基础上。农民的这些传统特征在现代化的背景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就职于农”、“经营农业”以及“乡土性”等传统特性正在解体。通过流动、迁移和非农就业加入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是传统农民发生变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周林妹  朱庆华 《理论界》2007,4(7):198-199
鲁迅和高晓声是中国20世纪农村题材创作的两个典范,他们都选择了农村作为创作题材,对农民的生存状态与命运都寄予了深切的关注。他们笔下的农民,物质上是贫困的,精神上都受权威的蒙蔽,贫穷和权威蒙蔽共同构成了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压力,农民从而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他们笔下农民的生存困境。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农村题材主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02,(9):12
在玉米生产大县山东省平度,农民朋友没有盯住价格正火的玉米不放,他们在不起眼的玉米皮上找出新的发财门道。 平度农民近年在参观国外的展览会时,发现用回归自然的、没有污染的原料做成的产品在西欧市场上非常受欢迎。回国以后,他们就用农村随处可见的玉米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工农联盟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论进入19世纪80年代,伴随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的过渡,大批农民破产,农民运动发展迅速。为了指明农民阶级解放的前景,恩格斯深入研究了土地制度的历史,研究了现代德国农业发展的道路,分析了法德农民的状况,论述了农民失去土地遭受痛苦的根本原因,指明了近代农民的出路。恩格斯指出,到19世纪后半期,由于三次法国革命的影响和一次德国革命的推动,德国才有了自由的农民。但是,他们根本无法和自由的马尔克社员相比,不仅他们所有的土地小得多,而且根本没有可资利用的公共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农。在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大量的耕地被占用,随之产生了大量"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社保无分"的"三无"农民。历来以种地为生的农民现在一旦失去被他们视为命根子的土地,他们的生存状态怎样?社会保障怎样?他们的未来在哪里?我们必须正确、积极地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实现再就业,让他们安居乐业,从而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浅草—沉钟社作家从人道主义伦理观出发,在客观再现现实、改造现实的“为人生”艺术观指导下,真实地描画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破败乡村的人生面影。他们抓住土地与农民的关系,既站在农民之中,在“物质”存在层面上以“爱”的方式表现了土地给农民带来的悲哀;又站在农民之上,在“精神”生活层面上以“憎”的方式剖示了土地给农民带来的局限和精神痛苦,从家庭和社会两个层面集中揭露了封建等级意识对农民的戕害,从而表达了从物质上关心农民、从思想上解放农民的真诚愿望。浅草—沉钟社的乡土文学创作与同时代的乡土文学表现出了共同的价值取向,他们对破败乡村人生面影的描绘丰富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画廊。  相似文献   

15.
心态是人们对事物的综合心理反映和一种较为固定的思维态势。现实怎么样,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心态。生活在改革时代的我国农民,其心态也在社会的大变化、大发展中发生一系列嬗变。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无疑会在我国农民心中留下深厚的历史沉淀,现代文明又诱生了他们开拓创新的活力。他们生活在大生产时代,却禁锢于小生产方式之中;他们在公有制的土地上从事个体化的劳作;他们以低文化的底色接受高科技高文化  相似文献   

16.
论教育农民     
教育农民,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面临的一项繁重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但是犹如列宁所指出的: “消灭阶级不仅仅是驱逐地主和资本家,——这个我们已经比较容易地做到了,——还要消灭小商品生产者,可是对于这种人既不能驱逐,又不能镇压,必须同他们和睦相处;可以(而且必须)改造他们,重新教育他们,这只有通过长期的、缓慢的、谨慎的组织工作才能做到。”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在农村中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农民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并在不断提高农民觉悟的基础上,建立了亲密的工农联盟,从而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彻  相似文献   

17.
简又文在他的巨著《太平天国全史》和《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的导论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理论提出尖锐的批评,他说:“我遍寻一切可能有的史料,找不到太平天国内有任何资产的或无产的阶级性质或意识之存在。不知他们究竟如何能断定这(按:指太平天国)是‘阶级斗争’?”“岂以其太平军兵员多农民出身,遂称之为农民革命乎?然攻灭太平军之反革命的湘军兵员又何尝不是湘乡一带之农民?分明是农民打农民也。何况韦昌辉、石达开、胡以晃等辈皆当时的特大地主乎?”“又如他们的思想和建设仍是传统的封建的,不过以封建代封建罢。这又奚能说他们是‘反封建’?”简又文研究太平天国史半个世纪,把他这些观点不断发挥和宣传,至今仍有颇大影响,值得讨论和辩释。  相似文献   

18.
温莹莹  张亮 《浙江社会科学》2023,(10):68-76+156
本文以一个城镇化社区“农民下楼”现象为切入点,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的搬迁农民“下楼”的动因以及隐藏在此现象之下的农民与土地关系。研究发现,对于“上楼”的失利农民,乡土空间的经济补偿与社会吸纳构成了他们“下楼”的直接社会经济动因;对于“上楼”的非失利和“得利”农民,村中“陋室”演变成他们维持家庭继替结构、权力结构与财产结构稳定和延续的地缘空间,田间地头的劳作则是其重建社会联结与对抗“本体性脆弱”和维持“本体性安全”的现实场域。理解和尊重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民阶层分化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产权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农民群体逐渐分化为不同职业的农民阶层,由于职业选择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农民在经济收入、产权偏好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这导致他们对土地流转意愿与决策行为的选择也出现分化,因此,研究由于农民职业分化导致的产权偏好不同及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阶层农民的收入、教育程度、职业等的不同,导致他们对土地产权的偏好也不尽相同.对于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阶层,他们更看重承包权的稳定性、继承权等;而对于以非农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阶层,则比较着重土地的转让权和抵押权.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强化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增强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提供多样化制度供给,完善土地产权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广大农民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承担者,也是执行者,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程度。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新型农民。本文认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是新型农民的特征描述。对这些特征进行细化、评价可以为各级"三农"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