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同时,国产电影也得到迅速发展,电影开始重返人们的生活空间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流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密切,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建设文化强国中,通过电影塑造国家形象,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向世界发出“中国之音”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区域,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冷战结束以来,中国逐渐在东南亚塑造了良好的经济、政治、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国家形象。当前,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经贸问题、南海争端和中国威胁论的影响等问题。要进一步塑造中国在东南亚的国家形象,必须深化各领域的合作,妥善解决南海争端,加强文化外交,协调好与美日在东南亚的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3.
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们认识和评价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的正面预设的塑造.作为国家政治代表的政府理念、行为以及各种机构团体、社会民众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国家的历史、文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视以文化传播的方式对外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特别是以英文版《中国文学》为媒介对外翻译介绍中国文学精品,传播中国文化,以展示崭新的国家形象.文章着重分析建国十七年《中国文学》(英文版)对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作品的选取,以及所展示之形象与时代精神,从而展示建国十七年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5,(6):229-235
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崛起的中国亟待塑造和传播大国国家形象。音乐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有着重要的承载意义。音乐承载着国家的思维与创新的最高水平,承载着国家的开放与融合的特性品质,承载着国家的实力与活力的强弱消长。我们理应破除在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对音乐承载力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从国家层面进行宏观的战略设计,着力构筑和重塑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中的音乐承载力。  相似文献   

5.
国家形象的生成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根据不同的主体或同一主体的不同认识角度,国家形象可表现为国内与国际、整体与局部、理想与现实等不同维度。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生成过程是主体对客体国家信息的文化选择过程,这个过程要经过文化透镜的折射,因而国家形象表现出一定的"偏离性"。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主体可通过转变思维方式、寻找沟通桥梁、采取适当传播技巧、建立强大对外传播体系等来提高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天竺僧形象的塑造,反映出唐代诗人对异族形象的记录、想象、执著、理想化等痕迹,存留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文学事实。对天竺僧形象塑造所体现的,正是唐代诗人对印度文化所表现出的开放而自信的文化心态。这种他者形象的塑造,本质上源自于本土文化与异族文化遭遇中文化应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现实国际政治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向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损害自身在与该国存在矛盾的国家心中的国家形象.这种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问题,现有研究均未给与应有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缓解崛起国的结构性压力的作用,进而将国际政治矛盾划分为三类,论证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在最后给出了中国崛起过程中国家形象塑造对象的排序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实国际政治矛盾的复杂性决定了向一个国家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损害自身在与该国存在矛盾的国家心中的国家形象。这种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问题。现有研究均未给与应有的关注。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对于缓解崛起国的结构性压力的作用。进而将国际政治矛盾划分为三类,论证了国家形象塑造的单向性。基于上述分析,作者在最后给出了中国崛起过程中国家形象塑造对象的排序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形象研究视域中的“形象诗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文艺领域入手来研究国家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规律,是当代文艺理论创新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我们需要从国家形象研究这一新视域来审视“形象诗学”的理论发展,以国家形象研究的新内涵来丰富和深化形象诗学的理论建构.以形象诗学为视角,系统地建构起当代文艺实践中国家形象塑造问题的研究框架,可以用理论的自觉来促进和指导文艺实践的深化,使得文艺实践中的国家形象探索更加主动地融入中国形象塑造的总体话语体系,发挥其独特的凝聚和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W.J.T.米歇尔所描述的“图像转向”背景下,影像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成为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和优先选择.影像文化不仅以其特殊的表现方式契合了国家形象的表达与传播诉求,而且展现出卓越的社会沟通力与情感召唤力.然而,影像的悖论也会造成国家视觉形象塑造的困境——多元主体、真实的幻象、视觉霸权、弱阐释性等问题成为统一性、整体性国家形象析出的障碍.影像的传播和接受有赖于它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通过影像“剩余价值”的持续生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民族国家形象塑造的困境.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塑造与我国传媒的未来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传播背景下,作为"他者"角色存在的部分西方强势媒体,肆意行使话语霸权,单向度地塑造着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形象,以此形成了国际传播格局中国家形象塑造的"钟摆现象".这种"钟摆现象"使得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形象丧失了被理解被尊重的权利,使"我者"形象没有任何安全保障.基于此,我国传媒应将国家形象塑造上升到维护国家形象主权的战略高度来加以重视.要彻底摆脱"钟摆"的控制,掌握属于自己信息版图内的形象主权,我国必须大力推进传媒发展战略的"软环境"建设,提升其国际传播力而努力开创国际传播的新局面,为我国国家形象塑造创造良好的对外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国家形象的塑造问题日益得到关注。通过抗战史的影像抒写,抗日剧形象地塑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形象。这种国家形象满足当代读者的情感诉求,也符合人们对国家富强、人民自尊的现实期待。情感性与现实性诉求的统一使抗日剧中的国家形象内聚人心,外树形象。而两者的割裂错位,则使之沦为神剧、雷剧,徒增笑尔。  相似文献   

13.
当前文艺理论研究中,国家形象塑造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当代文艺引入国家形象构建问题,既与当前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相合拍,又是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和文艺实践不断走向自觉与成熟的标志.重视国家形象塑造的历史传统,注重历史语境的现实考索,关注形象史中的诸种误读,把握国家形象内涵与构建的动态性,构成了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性”诉求.而立足于中国当代的生存现实、文化现实和媒介现实,提供中国人自己的发现和思索,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当是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现实性”诉求.而文艺本身具有虚构和理想性质,国家形象体现或满足了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的不同文化想象,以及理想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型塑着现实的形象,体现了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的“理想性”诉求.如果说历史之维指向的是国家形象的底蕴和厚重感,现实之维指向的是国家形象的现状和当下感,那么理想之维指向的则是国家形象的想象与期待感.当代文艺实践构建国家形象体现了历史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相融通的审美品格.失去了其中任何一维,当代文艺实践所塑造出的国家形象将是平淡、苍白和无力的.  相似文献   

14.
"国家形象"是一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时代已成为国家间博弈的重要变量.一个国家要有效地在当今世界求得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努力提升维护国家形象.本文在分析国家形象内涵及国家形象塑造的意义、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塑造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中国魅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遥远的近邻"——印度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的中国形象在历史时段上分为古代与现代,古代的中国形象出现在神话与信仰的想象关联中,印度与中国、中心与边国的对立等级关系是由佛教信仰确立的.现代的中国形象出现在西方现代性的想象关联中,印度与中国同样成为边国,西方是中心,其差异与等级的关系是由西方现代性确立的.中国或者是与印度分享所谓"亚洲共同性"、"东方精神"的"东方兄弟",或者是在西方现代性世界秩序中,与印度竞争、对峙、排座次的东方对手,中国形象与西方形象同时作为他者,完成现代印度"自我东方化"与"自我西方化"的双重身份认证.现代印度的中国形象包含着三层意义:第一层是知识论的,第二层是意识形态的,第三层是话语理论的.  相似文献   

16.
民族"历史"一旦承载太多的现实政治砝码,思想的民族史注定重新划分与书写。梁启超的思想转变与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流变具有内在学理一致性,二者都围绕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递嬗了如下轨迹:从狭隘的"普遍主义"的民族主义转向以西方现代性为依托的政治民族主义,再转向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必须承认,梁启超的思想转变是西学与东学、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等多重交互的必然结果,如今以梁启超为切点考察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演进,不仅在学理上契合着国际学界近年来"文明转向"——通过厘定"轴心文明"和"现代性"的关系来澄明"多样现代性"之进路,而且在历史和现实上契合着中华民族"现代"追寻的思想节点和"国家"形象塑造的"民族"语法。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必须以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构为前提,以文明国家擘画为着力点,充分借助"自塑"与"他塑"双重力量,确保"外形"与"内神"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17.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公民参与的扩大使得超越传统外交的公共外交迅速发展。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外交也逐渐超越最初的战争及意识形态宣传,转而寻求国家内外真正的民意支持,发展国家之间更加长远的文化关系,以及顺应国际公民社会对全球治理问题的广泛参与。本文在梳理公共外交的发展脉络并比较分析相关概念之后,着重介绍品牌国家的理念和操作实践,以期为新时期中国的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甫 《理论界》2014,(2):48-5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发出了不良言论,"中国威胁论"、"中国新殖民主义论"、"中国傲慢论"等歪曲中国发展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并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不断出现新的内容。打造中国的文化外交战略,通过文化交流引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理解,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和平发展的中国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回顾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理清了中国文化外交的成果,同时分析了中国文化外交发展中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未来中国必须评估文化外交战略资源,做好战略分层,充分运用中国文化资源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结合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构建系统的文化外交战略。  相似文献   

19.
刘伟亮 《学术探索》2006,4(6):82-87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政治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国家形象为代表的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本文拟从理论阐释和案例分析这两个方面来浅析国家形象与外交政策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的国际形象的塑造以及对外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陶亮  李敏 《学术探索》2010,(4):126-133
印度独立后,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需要,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确保印国家安全成为最重要的对外目标,不结盟成为印度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朝鲜战争爆发后,印度利用自己的中立地位,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斡旋,力求防止战争升级和扩大,为朝鲜战争停战作出了有益的作用。印度在战争中的表现扩大了印度在亚非国家的影响,使不结盟成为亚非国家的共识,对20世纪50年代印度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限于自身实力,印度在某些问题上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并未做到完全的"中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