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和维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至今,法对正义的追求是一直沿袭的.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正义,法的价值还要表现为实质正义.实质正义是一种追求最大多数社会成员福祉、体现社会主义本性的正义观.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需要张扬实质性正义的法来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进程中,一方面需要民商法等体现形式正义的法来促进社会正义,另一方面也需要经济法等体现实质正义的法来促进实质性正义.法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整是通过一系列追求正义的制度规范来实现的,需要不断的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2.
一现代西方的法治观是建立在理性启蒙思想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法治观认为法律为实现正义的目的而定,“法律旨在创设一种正义的社会秩序”,[1](P318)法律本身就是正义最主要和直接的体现,尊重法律就是尊重正义。与西方社会的法律正义观不同,中国的传统社会中,法律从来不是达成正义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5,(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是马克思理论中至今仍未过时但往往被人忽视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我们要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所作的一系列批判,无可置疑的首要问题是要找到他对资本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的逻辑起点。同时,我们如果要真正做到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对于这一逻辑起点当然应该回到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去寻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正义建立于所谓基于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基础之上。这种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在资产阶级看来理所当然地包括劳动力的自由交易。一旦剥掉了蒙在劳动力的自由交易这一资本主义基本行为方式身上的"平等"的漂亮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非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进行了更深入、更彻底的批判,其特别集中的焦点是在所谓市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对革命的解释性作用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中蕴涵着一个根本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变革生产方式,首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正义。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是讨论正义问题最多的古希腊哲学家,他的《国家篇》是西方古代正义论的典范之作.柏拉图在对话中概括了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正义观,并指出,这种观点把正义的本质规定为利益,把正义的起源归于人们为趋利避害所订立的契约.他对这种正义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指出它使人为了利益而追求不正义,错置作为美德和智慧的正义,随之而来的就是分裂、仇恨和争斗,最终将破坏不正义者的幸福.他认为,只有通过探寻正义的真正本质,才能最终驳倒功利主义.本文最后联系了麦金太尔、卡西尔、列奥·施特劳斯对柏拉图正义论的评价,将柏拉图的正义论概括为“本质主义的正义论”或“整体主义的正义论”.  相似文献   

5.
正义与义形成于古希腊和先秦时期,构成一组可类比的概念,两者在雅典学派和儒家的相关理论中集成,共同构成轴心文明时代两种典型的正义论。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守法正义观关注个人外在行为规范,与荀子行义以礼等观念具有相似性,构成两种不同道德规范体系;古希腊公平正义观涉及利益占有行为,不同于孔孟个体道德领域的义利之辩,却与荀子礼义观具有相似处。柏拉图个人正义强调心灵和谐状态,类似于孟子义内说之寡欲集义,两者聚焦个体内在德性,但属于不同人格类型。从社会制度德性而言,柏拉图城邦正义与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各与荀子群居和一说及度量分界论具有极大相似性,两者皆强调基于天赋资质的社会分工和个人优绩的差等分配。正义与义容纳德性与规范维度,在个体或社会层面体现秩序与公正本质。  相似文献   

6.
控制论使生物学与技术科学联接起来 ,即它们的目的性在负反馈的基础上得到统一。控制论所讲的目的就是系统与环境间的反馈过程 ,也是一种智能表现的过程。这完全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控制论智能观表明了人工智能正不断侵蚀人原有的智慧领地 ,同时也表明它是最有潜力的一种智能观  相似文献   

7.
徐志国 《北方论丛》2012,(1):138-142
正义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但正义作为一种规则在社会中又是极其脆弱的。正义的脆弱性决定了研究正义实施问题的重要性。休谟的政治哲学包含深刻的正义实施思想,他认为,个体在合作博弈中追求长远利益的动机,及正义之道德情感构成了正义规则自我实施的重要动力;而政府权威的"第三方强制"则构成了正义规则实施的外在因素。休谟的正义实施思想对于我们理解正义规则在社会中的实现及稳定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对儒家而言,人际正义就是指一种正当合宜地对待他人的态度、方式和行为准则,作为一种德性,它具有伦理性、交互性、对等性、推扩性、合宜性和实质性等特点,其目的在维护和构建一种追求善的共同体生活,在这样一种共同体生活中,只有仁以爱他人、义以成事业、礼以制秩序、智以辨是非、信以处友道,一个人才能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和有德性的人。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5,(12)
先秦儒家哲学主张一种"乐生安死"的生命观,与此不同,道家哲学则追求一种"超越生死"的生命观。这两种生命观都建立在对生命意义的理性反思之上,凸显了中国古人对生命生死现象的客观承认,体现了生命由自我主宰的主体精神。这种生命观在现代社会中依旧可以发挥重大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也有助于塑造独立洒脱的道德人格,帮助人们以理性、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最终树立一种追求生命不朽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是一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形式.此种经济形式不仅无限地增加了人类的物质财富,同时又对人类的道德带来一定的冲击.亚当·斯密不仅揭示了道德与市场经济这种紧张关系,而且他的正义观对此做出了回应.因此,考察亚当·斯密的正义观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于网络文学的性质判定,存在两种对立性认识.悲观论者的思想依据乃是近代的文学性认识,体现了一种保守、静止的文学本质观,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分析策略.乐观论者的判断依据建立在网络媒介--这一新的文学生产工具的技术优势之上,也有落入技术决定论之嫌.故此,我们提出一种场域分析,确认网络文学场的权力本质,并对其在整体性社会权力场中的位置进行勘定.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伦理对政治的影响日益强化,正义成为重要的政党执政合法性资源.政党追求正义表现为其代表"公益"、体现"公正"和树立"善"的观念.正义是一种能把合道德性与合法律性结合起来,对政党执政合法性进行判断的重要伦理价值取向.它是现阶段中国共产党寻求执政合法性的伦理价值追求,为党解决改革和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正义观视域中解析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西部地区发展的现状是: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成果享有不平衡;政治文明进步明显,但某些关系尚需调整;正义观深入人心,但有些认识需要引导;民生建设效果显著,但公平正义原则需要强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实现生态正义任重道远;程序正义得到重视,但应该警惕两种倾向.通过正义分析得到的启发是:坚持正义观是衡量社会发展健康程度的一个标尺;发展生产为实现和改进社会正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为社会正义增添了活力;以科学的正义观引导社会成员;统筹兼顾正义在多种维度上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笑扬 《理论界》2011,(9):38-40
南茜.弗雷泽(Nancy Fraser)的正义观重拾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中的平等主义思想,并将"反常规正义论"的规范性力量定位在预设的"参与平等"原则之上。与阿克塞尔.霍耐特(Axel Honneth)发扬了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以图实现社会文化、道德冲突语境下批判理论的"承认"理论转向不同,弗雷泽从全球化最新视域审视正义之尺的刻度,从再分配、承认、政治代表权等多重维度透视当下正义的实质、主体以及路径选择,最终努力实现一种批判—民主的正义建构模式。作为女性主义和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南茜.弗雷泽的正义观为我们透视当下全球化背景下正义问题的诉求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5.
法律正义的实现离不开一种被称为温暖的诗性正义之烘托,诗性正义成为一种反抗犯罪维护法律正义的强劲力量;诗性正义的情感也需要法律正义来维护,法律不仅对情感有控制作用,而且也有保护或发泄功能.正如理性行动有情感的一面,情感行动也有理性的一面一样,法治之理与人治之情也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司法的中立性取决于情感是否能够保持中立.司法的"情感能量"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我们可以对司法情感进行检验和加以调控,使之成为"合法之情",使诗性正义显示其积极的能量,以支持司法正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任何管理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义利观的影响.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义利观为儒家的"以义制利",它导致管理活动以"义"为中心,注重追求精神(道德)价值的实现.西方占主导地位的义利观为功利主义,它导致管理活动以"利"为中心,注重追求物质(经济)价值的实现.正确的义利观应该是义利统一、义利并重,基于这种义利观之上的管理活动才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论权利的合理性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权利合理性的基础,国外哲学界提出了以人类本性为基础的自然权利理论、社会正义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等三种观点,但都未能对权利的合理性基础作出圆满的解释。本文提出的权利基础的历史正义论认为,主体对自由与安全的追求,是权利合理性的主体基础;正义的形式原则,是权利合理性的逻辑规范基础;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权利合理性的现实基础。一种权利规范只有同时建立在这三重基础之上,才能具有真正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理想人格形象突出地体现着该时代人们的文化理想、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今天,我们应该拥有的是道德与智慧、情感与理智、利与欲相统一的理想人格模式。当代中国人要达到这种理想人格的标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也绝非可望不可及,只要我们自觉自愿地朝着理想人格方面不懈地努力,不远的将来每个人都会拥有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9.
正当程序作为理念,是西方法律思想、法律传统的体现,蕴含着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怀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正义观念往往同自然法概念联系在一起。正当程序作为制度,通过程序实现自然法的正义理念,建立起通过程序的正义和通过程序的法治理论。正当程序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权利的保护之上,既具有相对于实体的程序价值又具有自身的独立价值。  相似文献   

20.
职业伦理与道德的新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讲,伦理与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词,但都有内心的品性和外在的规范之义,二者没有严格的区别.职业伦理又称职业道德,是某种职业的从业人员以伦理自然律为基础,根据本行业的专业知识,经过逻辑推演形成的行为规范.职业伦理也是从业者对他从事的工作和服务的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在日益复杂的现代世界里,道德选择造成的困境频率越来越高.这使得现代伦理必然会追求一种趋势:学习并运用一种适用于面对道德选择时的毫不舍糊的伦理原则.职业人也不得不面对一些特殊的困境,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