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旨在探索建立一套适合我国高校大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一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知识面窄、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迅速向增强能力、提高素质、培养创新、发展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转变,完善和规范大学生课外创新活动,使高校第二课堂创新素质教育更加规范和富有成效。在这一新的模式培养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取得了一大批课外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为大学生今后自主创业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单一、培养过程缺乏创新、培养制度缺乏弹性、培养评价缺乏多元化等问题。为此,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以促进高等教育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与高等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建立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 ,高等教育必须要创新 ,要建立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立交桥” ,形成开放式教育制度 ,加快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创新教育评价制度 ,将高校建成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创新的时代,创新时代呼唤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本文分析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内涵、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提升大学生就业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成龙  彭阳红 《云梦学刊》2009,30(5):124-127
创业教育,是指通过相关活动开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于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破解日趋紧张的社会就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认识偏颇、教学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应当创新运行机制,构建系统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大力加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研究结合粤西地区的地域资源优势,以创业型桑蚕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为例,以专业拓展为依托,构建以政府、高校、社会多途径支持开展创业教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效能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呼唤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因而信用关系空前发达复杂。现代社会分工体系是在现代信用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代信用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的现状及其危害,信用缺失的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论大学生创业教育有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现状不佳,直接原因在于尚未建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构建创业教育有效机制是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目的的重要桥梁,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改变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的战略举措.必须要下大力气改革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课程体系和实践方式,努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独立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日益大众化发展的今天,独立学院是一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新型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它主要是以培养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基于此,加强独立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重点分析目前我国独立学院对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要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应该实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绩效考核。通过明晰政府组织创新创业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绘制创新创业战略地图,明确创新创业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设定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指标等,完善创新创业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机制长效运行。这一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地方政府创新创业战略地图模式,并提炼形成地方政府创新创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冯溪屏  张奎良 《齐鲁学刊》2007,2(4):115-123
劳动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是人类的内在规定性;但是,从古至今,人与劳动的关系由谋生的目的为中介,因而劳动对人来说又具有外在性。内蕴劳动内在性和外在性的劳动二维结构逐渐生成,构成了以往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内容。劳动二维结构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而逐渐解构。  相似文献   

12.
在Crampon基本引力模型基础上,引入更多反映旅游地吸引力及两地点因素的变量,构建滨海型旅游地引力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对2009年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我国滨海旅游地引力的因素主要有客源地GDP、旅游地旅游从业人数、旅游地GDP、旅游地宣传促销努力程度、客源地与旅游地间的距离、文化认同感以及签证政策,而客源地人口数量和旅游地景区、酒店数量对游客流量解释力度不大。并利用回归方程估算各旅游地的旅游潜力进行测算,通过旅游流量实际值和潜力值的比较,将所有滨海型旅游地分为三类,每一类旅游地应根据分类选择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英国的“福利国家”创始于二战后工党执政期间,由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工党政府的福利国家建设把平等置于较为突出的地位。然而,过分强调平等而忽视效率却使英国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对福利国家的批评日益增多。但工党的努力依然具有历史意义,应该在肯定福利国家成就的前提下考虑这些批评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行业特色高校教育的工程实践特征迫切需要加强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与弘扬劳模精神在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应准确把握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意蕴,融新时代劳模精神于劳动教育之中,发挥劳模精神的引领、教育、激励作用。结合行业特色高校的教育教学特点,从学生自身、专业课程教育、劳动课程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路径改进优化劳动教育,构建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2016年5月,中国政府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此前的2015年10月,美国政府发布《美国创新战略》,这是中美两国关于各自国家创新部署的纲领性文献。比较研究中美两国创新战略的演变历程和核心内容,对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应与《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同步协调实施;要将先进农业技术和环保科技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保证粮食安全;要完善和改革教育体制,建立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相匹配的先进教育体系;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构建先进的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16.
王星 《浙江社会科学》2012,(1):74-85,157,158
全球自由市场与低劳动力成本是比较优势模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劳工品质与资本流向正相关,劳动力价格、劳工技能以及劳工纪律性是劳工品质的基本内涵.劳工纪律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政治机会结构与微观动员条件是两种主要的建构力量.较之于印度,劳工守规矩的品质是中国吸引资本的巨大优势.劳动保护需要与政治社会体制相匹配,这样才能实现与经济发展的均衡.中国不用担心劳工涨薪会导致资本外移,印度应该在政治社会结构允许的空间里一定程度地减少劳动保护,强化劳工纪律性.突破比较优势模式,通过产业升级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才是中印两国未来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7.
张淼 《北方论丛》2022,(1):35-42+171
马克思劳动幸福观认为,"劳动是生命的乐趣",劳动幸福是人类的真正幸福。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带来新的危与机,在资本的驱动下,智能机器削弱劳动者的主体性、资本逻辑加深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痛苦,形成对劳动幸福的遮蔽之势,使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受到质疑。但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合理使用,它将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劳动关系、推动劳动解放,助力劳动幸福的实现,进而确证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于此,我们要化危为机、把握契机,推动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理论创新,加大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宣传力度,倡导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自觉践行,从而实现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理论突围。  相似文献   

18.
美国FIDER评估体系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丽  郑雅慧 《云梦学刊》2012,33(5):132-134,144
我国的室内设计高等教育虽然在短时间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这种强调实践和技能的专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育应该有明确的、直观的评价标准,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对美国室内设计教育与研究基金会FIDER对本科教育的评估体系的介绍,目的是对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教育产生启示作用,并结合美国的FIDER评估体系对我国室内设计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到实践环节、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王蕴哲  高景龙 《河北学刊》2012,32(3):243-245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劳动法的一个重大问题。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单方解除行为,不以对方的意志为转移,如果解除不当,就会损害劳动者的利益,破坏合同的效力和尊严。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劳动合同的辞退制度,以期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权利,帮助企业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0.
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以来,一直备受国人关注.当前,针对<劳动合同法>,人们大多是从企业发展、法律体系或是社会保障等民生层面来讨论.事实上,<劳动合同法>产生的背景、立法精神、主要修订内容都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关怀,这一道德关怀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不仅不能改变,反而更应增强,以体现"以人为本,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在劳资关系领域中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