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薇 《船山学刊》2009,(4):157-158
青铜编钟盛行使用于青铜时代。以此,文章基于现有出土文物和文献记录对青铜编钟的起源、发展、衰落及研究和制作这一发展脉络进行了概述,并试析了它的文化内涵和人文、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商代青铜兵器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代青铜兵器著录、考释和考古资料不断公布 ,通论性及综合性论著陆续发表 ,专题性研究丰富多彩 ,但仍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3.
商周青铜铭文是研究商周社会思想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内容十分丰富,其中蕴含着时人对不朽观念的认识和理解.铭文中经常出现的固定用语"子孙永宝用",表明商周社会不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春秋时代出现的"三不朽"思想为不朽的含义做了明确的界定,商周社会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实践着不朽,把不朽作为个体超越生命的永恒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龙山时代至二里头时代的精英阶层从陶质、漆质和玉石质等既有礼器组合中寻求模仿对象和创新资源,最终在二里头文化后期即夏代晚期形成了以爵、盉、觚、戈、钺、牌、铃等为基本器形的青铜礼乐器组合。商礼对于夏礼的"损益",既体现在铜鼎、铜鬲等新的器物种类的使用创新方面,也表现在对于多种既有玉质、陶质礼器的扬弃上。夏商时期的铜礼器,被精英阶层赋予了"协于上下,以承天休"的神圣礼仪功能,从而成为政教合一情势下精英阶层的强有力的统治工具。至少从龙山时代中晚期开始,青铜器制作工艺和匠人集团便为精英阶层所直接控制。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特质之一的铜礼器,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文信息》2005,(1):17-23
古史关于古蜀历史的记载如凤毛麟角,杨雄《蜀王本纪》也只是搜罗了一些关于古蜀历史的传说,难以勾勒出古蜀历史的大体轮廓。对今天研究三星堆文化及巴蜀文化具有重要参照价值的《山海经》鲁迅先生都视之为“盖古之巫书也”。因而,前人治古蜀历,大都只能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连年代较为久远的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只能发出“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喟叹。  相似文献   

6.
段渝  刘弘 《学术探索》2011,(4):114-119
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青铜文化对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各区域的历时性辐射与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青铜人物和动物造型、三角援铜戈、神树及树形器、金杖和铜杖、有领铜璧、太阳图案及太阳崇拜等几个方面,这些文化因素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向南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与西南诸青铜文化发生碰撞、交融、整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南地区诸青铜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古代阿勒泰地区存在着两类青铜文化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和库希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主体年代范围很可能在公元前2千纪初至公元前2千纪中叶之间;而库希遗存的年代与境外的卡拉苏克文化的年代相当。从这两类遗存的总体特征来看,都与境外的相关文化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形成与境外的同时期青铜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自1928年殷墟开始科学考古以来,殷墟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工具,这些青铜工具种类丰富,数量较多,是当时中国能够制造的最先进的工具。本文重点考察殷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工具的种类、数量及组合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揭示殷墟青铜工具组合是以木工工具为主的组合,并着重论述青铜工具在殷墟墓葬器物组合中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政 《天府新论》2002,(1):86-91
本文试从原始宗教象征学的视角 ,考察三星堆青铜立人赤足、花冠、大耳三种现象所潜含的巫术语义与原始象征内涵 ,并且联系文化人类学同类事象的广阔背象取证分析 ,揭示古蜀先民原始宗教思维与其他民族的一致性与趋同性 ,以及这三种现象作为一种“微观文化单元”在原始宗教象征史上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与青铜器对话——三星堆青铜文化审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宁 《天府新论》2003,3(6):106-111
三星堆青铜器作为古代社会若干内容“记忆的容器” (萨特语 ) ,是蕴藏着丰富的美学素材和艺术原创的审美对象。从精神内涵看 ,古蜀族宗教从多神教过渡到一神教 ,从自发宗教过渡到人为宗教 ,这一变化轨迹反映到审美意识上 ,形成以“神”、“道”为本体的三星堆审美范畴 ,由具有本原及规律意义的形而上的“神”、“道” ,创生出以神话为原型的美的范式。从审美的内涵看 ,三星堆青铜艺术是以直觉性和综合性的方式把握世界 ,并以神话的符号使这种把握定型化。  相似文献   

11.
作者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史前时期在云南存在过的青铜文化及其所显示的青铜文明进行思考,通过青铜文化中所表现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女性在环境、生计、物质文化创造、贸易、宗教祭祀、乐舞娱乐等方面作用的揭示,展现由云南女性先民所创造的女性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2.
学界对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对其特征的认识却缺乏专一而全面的论述.在分析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特征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青铜时代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不同地区青铜短剑的特征,归纳出鄂尔多斯式青铜短剑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后记     
《中文信息》2005,(1):25-25
12月2目的下午,我从三星堆博物馆采访出来,一路的车途中,满脑晃荡的竞是青铜人面像。  相似文献   

14.
纵观各个历史时期的齐国青铜器,无论是不拘一格的造型艺术,还是丰富多变的装饰艺术,都充分体现了齐国青铜艺术的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青铜器,其地域特色和艺术风格表现尤为突出。大量出土的齐国青铜器,以广泛的题材内容、不拘一格的造型观念、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以及兼容并包的文化观,为后世了解齐国青铜器的发展历史与艺术风格,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多彩的齐国青铜艺术,作为中华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我国青铜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昆明市博物馆内,陈列着我省出土的铜鼓,它们是云南青铜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用途,有饮酒、温酒(或兼饮酒)、滤酒等说.近来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图腾崇拜相联系.文章对以上诸说逐一检讨,论其是非,尤其对"滤酒"和"图腾"二说予以详细评议.至于爵的可能的真实用途,另有<爵用新考>一文为述(载<中原文物>1998年3期).  相似文献   

17.
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与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和研究由来已久,大批珍贵青铜器不断出土,其研究的领域和视野逐步被拓宽,研究方法也渐趋科学化,这一历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繁荣阶段。通过对殷墟青铜礼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的条分缕析,提出未来殷墟青铜礼器研究中应注重解决的六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金宝遗址,坐落在大庆市肇源县民意乡大庙村白金宝屯后的台地上,经过三次发掘,清理出半地穴房址,支撑屋顶的柱洞、灶址、窑址、窖穴、灰坑、灰沟,隧道、陶器、石质、骨质、蚌质,角质和陶质工具等。白金宝文化的年代应在西周中期;其文化为我国历史上的橐离族所创造,分布范围为整个松嫩平原。  相似文献   

19.
20.
出土了青铜面饰的西周早期燕侯墓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墓号为1193号,该墓随葬的青铜面饰有4件人面饰与5件兽面饰,该墓还出土了青铜重器克罍、克盉,其上面都发现了重要的铭文。这些青铜面饰曾被认为是用做盾饰,该说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该墓地出土的同类青铜面饰的考察,并结合边疆民族学调查资料来论证该西周早期燕侯墓所出土青铜面饰实际是用做面具的,应是墓主生前主持祭祀礼仪所使用。周初最高统治集团的迷信程度十分严重,甚至直到春秋时期,祭祀仍为国家的重要规制。西周早期燕侯墓随葬的青铜面具既是艺术珍品,也是神权之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