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1、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对美的艺术进行过这样理解:(1)美的艺术是有意图的,人为的,但它又须被看做像似自然的。(2)像似自然的美的艺术不在于它是自然现象的逼真摹本,而在于它的合目的性的形式显得见不出有意图的造作与强制,见不出人工的痕迹来,仿佛是无目的,无意图的自然产物。(3)美的艺术之美在于其形式上的像似自然,正如自然之美在于其形式上的像似艺术(人为的,有目的的)。①以上三点,只是就康德在首次提出这一命题的第45节范围内的理解,如此理解当然还远远不够,因为对此我们可以有这样的发问:为什么像…  相似文献   

2.
周维山 《兰州学刊》2006,42(7):73-76
对“美的规律”内涵的认识,虽然意见纷纭,但是总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争论各方都把“美”理解为美的事物,从美的事物出发探求美之为美的规律。马克思提出的“美的规律”是一种生产中的规律,是一种关系规律。它不但包含美的事物的规律,还包含主体审美的规律。由此,“美的规律”的审美之维是一种必要的维度。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创造能力的总和。作为与真、善相并列的美,对应的本质力量是判断力。只有找到了人创造美相对应的本质力量,“美的规律”才有了真正的存在基础,对“美的规律”内涵的研究才能取得豁然开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康德的天才研究从主体性基础和目的论原则出发,"天才"服务于其艺术哲学观,他将自然与艺术结合起来,认为自然赋予天才规则创造美的艺术,在康德看来,天才主要有两大特征,一是独创性,二是典范性。天才有其独特的心理运行机制,主要由知性、想象力、审美理念构成。美的艺术的作品是在看似矛盾的天才与鉴赏力两者的合规律统一协作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马克思“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是明显存在分歧的.通过对马克思和康德实践观的比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发现对“美的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创立了辩证唯物论,使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艺术论都发生巨大变化.经过比较发现,马克思谈论美与人本质力量有关,“美的规律”主要是“形式美”的规律,我们从审美角度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康德美的特质与审美主体性论要温纯如康德美的特质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西方近代美学中对经验主义思潮和理性主义思潮关于美的特质对立性发展所作的统一性的总结。它融会各派美学特质,构成自身美学体系的基础。康德正是从美的特质出发,确立了审美的主体性,把...  相似文献   

6.
众所公认,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承认,艺术又的确是人的生命意识的表达,那么显然人类认为美的对象,实际上也就是人类生命追求的对象,于是,一个现成的结论——关于美本质的结论——就呈现了。 美感,是一种精神愉悦感。根本说来,人只对有利于他生命存在与发展的事物感到愉悦,人类只有在他的生命追求得到实现时才感到愉悦。那么,美是什么呢?“美”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一、美的本质,二,审美对象,三,“优美”范畴。我们这里要问的是,美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围绕“从全部历史直到共产主义的实践进程中考察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论的若干基本观点,探讨了《手稿》对建立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科学价值。文章认为:人类的全部历史直到共产主义都是与使人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的发展史相一致的,美,应当放到人类的全部实践进程中考察;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成为人的感性意识的对象,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获得审美;人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即客观事物规律性(“真”)和人自身“内在的尺度”即人类自身发展的目的与要求(“善”)这“两把尺度”来进行实践,通过掌握了的真和实现了的善的不断趋于完美的统一来实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目的,通过对于美的追求来实现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根本特征既不是形象(形象性),也不是情感(情意性),而是意象(意象性)。意象性是形象性和情意性的综合形态。这样说法,有如下理由: (一)从美的特征与艺术根本特征的关系来看。艺术是审美价值的凝结,艺术美是美的典型形态,艺术和美同属于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可以从美的特征,看到艺术的特征。那么,美的特征是什么? “美的生命在于显现(外形)”,“如果没有美的形式,就没有美;其次,这种美的形式如果真要  相似文献   

9.
文化美、前文化美与复合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美学中的其他重大问题一样,美的分类,也是美学史上一直没有规范解决的问题。传统美学中常见的分类是根据审美对象自身性质作出的,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等等,这种分类最大的缺陷是把“美”的分类变成对“美的事物”的机械归类,没有也无法揭示美自身的不同生成特征和规律。从系统美学角度讲,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系统而独立存在的,美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因此,美的分类是不能脱离开审美系统的。依据审美关系生成性质,应将美划分为前文化美、文化美与复合美三大类,这一新的分类方式既有助于美学学科的规范,也有助于我们对美学和艺术现象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0.
“自然的人化”是马克思在《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审美发生意义上的深刻思想。马克思的美学不是把意识或艺术,单纯的主观或孤立的客观作为出发点,而是从社会实践,特别是“自然的人化”这个最根本的实践哲学问题出发,来研究美的根源和本质以及审美的发生与演化的。因此,自然人化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奠基石。正确地理解、把握这一理论基石,对于我们揭示美和美感的实质,建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大厦,无疑都具有十分深远而重大的意义。1.自然的人化或者说人化的自然是从实践角度论证的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  相似文献   

11.
游戏     
方百羽 《东南学术》2003,(2):136-137
“游戏”(spiel)这一概念进入文学理论 ,得益于“艺术起源游戏说”的提出 ,而在发展过程中 ,它的某些方面被着重强调 ,从对艺术普遍特征的描述衍变为艺术思维时的一种特殊形式。“艺术起源说”来源于席勒 ,但最先在美学领域提出“游戏”这一概念、将艺术和游戏进行比较的是康德。康德美学观的核心是审美判断 ,他在谈到纯粹审美判断的演绎时涉及艺术本质问题 ,“游戏”一词便由此进入艺术领域。康德认为艺术的精髓是自由 ,艺术和游戏相通的地方也正是自由。“艺术和手工艺区别着 ,前者唤做自由的 ,后者也能唤做雇佣的艺术。前者人看做好像只…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根本特征是“美”。以“丑”为特征的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艺术”的异化,不足以撼动艺术的审美特征。艺术美依据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呈现为“艺术题材的美”与“艺术创造的美”。“艺术题材的美”参与了艺术作品美的构成,但由于艺术媒介不同,产生的审美效果不同,故造型艺术反映丑的题材受到更多的限制,作为观念艺术的文学在反映丑的题材时可以有更大的范围。真正体现艺术的审美价值、决定艺术作品所以美的关键是“艺术创造的美”。这种美表现为三种形态:一是艺术形象的逼真美,二是艺术形象的主观美,三是艺术媒介的形式美。艺术创造的美使美的艺术在反映现实题材时获得了不受美丑严格束缚的广阔空间,艺术作品既可以因美丽地描写了美的现实题材而美上加美,也可以因美丽地描绘了丑陋的题材而化丑为美、丑中有美。  相似文献   

13.
论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是一种有价值的愉快对象。美所以是一种愉快对象,源于是一种适性对象。“美的规律”实际上乃是有价值的令人愉快的规律和法则。“美的规律”分为形式美规律与内涵美规律。其中,形式美的创造规律和法则是“单一纯粹”、“整齐一律”、“对称比例”、“错综对比”、“和谐节奏”。对于生理没有缺陷、身体没有毛病、排除一切主观情感的审美主体而言,任何事物只要符合上述规律,就被视为具有形式美的事物。探讨“美的规律”,对于指导人们“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从事健康的审美活动和积极的审美创造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席勒的宗教观点立足于西方神人关系的传统,继承了近代康德的观点,但又把康德的道德象征的神变成了审美的神。在席勒那里,上帝只有作为审美假象的自由游戏的形象出现时才是自由和审美的神,才是值得赞美的。而“与现实和真理相混淆”的上帝则是席勒极力批判的。从人性的自由出发,席勒审美教育的第一步是通过艺术把分裂的人性恢复到其本性的自由和完整。但在席勒看来,真正的自由的人还必须具有道德修养,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二步,它通过崇高来完成,人性崇高的极限就是神性和上帝。所以,在自由的发展道路上,人从“完整的人”向“全能的神”不断地迈进,《强盗》中的卡尔·穆尔正是这样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悲”:音乐审美范畴的中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西方美学中,“美”曾经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价值概念,不仅审美经验被看作是由它所派生的,而且它也是评价艺术的一个“一元论”的价值概念。但这种情况在当代西方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些人认为,作为一个价值概念,“美”甚至还远不如“好”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例如,我们通常并不说《战争与和平》是美的,也不会说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美的。“艺术价值”要大于“审美价值”,“审美价值”又大于“美的价值”,这样,“美的价值”充其量只是“艺术价值”或“审美  相似文献   

16.
崔仑峰 《理论界》2015,(2):150-152
美无处不在。人类生活无处不包含着美和艺术,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时时同艺术相关,热爱生活和生命的人,都渴望和追求美,而美术鉴赏正是担当着培养人们认识美、鉴别美、创造美的任务,是增强人们视觉感受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等的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分析认识,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情感得到陶冶,使品格更加高尚,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不断探寻艺术之美,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各个时代的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美的本质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在变化.美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康德选择了出世的态度--"审美无利害";有的艺术家主动遁世,为逃避现实而缩到艺术的字数王国;而唯美主义者选择的则是对抗,将美和现实生活对立起来.这些美的哲学,都割裂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使艺术成为孤芳自赏的博物馆,导致了美学和普通人的距离.与此相反,实用主义者选择的却是入世的态度,反对将艺术或审美进行神秘化,反对传统美学将讲求实际和审美对立起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入世美学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的.艺术应该既是生活的目的也是生活的方式.只有能包容生活、容纳现实的美学,才会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位有才能的作家,都有其相对稳定的共属于他个人的种诗的语言艺术符号;而不同风格的语言艺术符号,它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又是迎然有别的作为现代杰出散文家的来自清,其“谈话风”艺术语言的审美诗征,更是他散文的特别“印记”,几乎不用署上他的姓名,读者就可以辨识。具体说来,其“谈话风”语言的审美持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亲切自然“亲切”与“自然”,这是来自清“谈话风”语言所追求的美学问标,也是他的语言所达到的一种审美境界。不做作、不摆架子与寻常谈话的语气和口吻,是构成朱自清“谈话风”亲切自然特征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9.
哈奇生继承并发展了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内在感官”说,对其强化了心理学解释,认为内在感官是既不同于外在感官、又不同于理性认识的先天的审美能力,具有直觉性,不涉及对象知识和个人利害,从而对美感特点作了新的概括。同时又从“美的观念”论出发,首次将美分为绝对美和相对美,前者指从对象本身所感知的美;后者指把对象看作摹本所感知的美,从而对区分自然美与艺术美、形式美与内容美作了新的探索,在西方近代美学发展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气韵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核心问题,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歌唱的气韵美,笔者从“气”和“韵”的因果关系、歌唱气韵美的表现特征、演唱者主体气质的风采神韵,对歌唱气韵美的形成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歌唱气韵美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