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业群 《学术论坛》2007,30(9):160-163
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刑事违法性有两大误读:刑事违法性是指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刑事违法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的概念应该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符合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的行为.根据该犯罪的定义,我国的犯罪构成新体系三要件应为刑事违法性、社会危害性与应受惩罚性.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的核心问题是违法判定原则的正确确立,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是反垄断违法判定的基本原则.转型期中国反行政性垄断中违法判定原则的选择应保持适当动态性:转型前期,由于行为主体的特殊性、形成原因的复杂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危害程度的严重性,反行政性垄断应选择以本身违法原则为主、合理原则为辅的违法判定原则;转型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和反垄断司法体系的成熟,行政性垄断现象将大幅度减少,并且表现形式和实施手段将更加隐蔽,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的界限更加模糊,反行政性垄断应选择以合理原则为主、本身违法原则为辅的违法确认原则,并逐步实现由二元判定模式向一元序列判定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违法性是指对权利造成侵害或者以法律禁止的方式对权利以外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造成侵害,且无阻却事由。违法性是侵权的本质属性,也是环境侵权的独立构成要件。我国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认定标准经历了从形式违法到实质违法再到一般性实质违法的转变过程。对环境侵权违法性的认定,实证法规定适用形式违法认定标准的,依形式违法进行认定;实证法未规定适用形式违法认定标准的,依实质违法进行认定。环境噪声污染侵权责任、放射性污染侵权责任以及惩罚性环境侵权赔偿责任的违法性依据形式违法认定。侵害权利的环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依结果违法进行认定;侵害权利外法律所保护的利益的环境侵权行为的违法性,依行为违法进行认定。除实证法规定超标排放为唯一形式违法情形外,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法律事实不是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的阻却事由。  相似文献   

4.
我国反垄断法中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者集中审查是我国反垄断法中反垄断审查的重要制度。通过对2009年我国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以及所涉及的经营者集中审查制度的实体和程序方面的合法性分析,反映出我国反垄断审查制度在相关市场的界定、经营者集中申报资格、程序的细化、调查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建议完善的方面包括:以不同行业来定明经营者集中不同申报标准;强化基本控制标准的指引性,在实施条例或指南中细化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在判断是否会严重妨碍有效竞争时应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因素;以20%-35%作为我国界定市场份额的安全港标准来考虑市场份额及对市场的控制力;以市场份额标准为主,辅以HHI标准并结合其他因素来计算市场集中度;还应从是否对其他经营者造成人为壁垒,是否增加其他经营者的沉没成本,集中后的技术优势是否成为妨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重要因素来考量。  相似文献   

5.
年薪制与经营者选择的市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年薪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报酬形式,在市场经济中.年薪应是企业家才能的市场价格。要使年薪成为市场价格,就必须使国务企业经营者的选择方式市场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注意选择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化选择方式与党管干部原则的协调、市场化选择的范围以及落选经营者的处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有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两种。而我国基本上是采用强制披露的方式,这种方式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为此,应变革信息披露方式,逐步形成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有机结合;同时,政府也应健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式的管理措施,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侵权行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环境侵权章和相关环境特别法共同加以规定,其中加害行为的构成,有过错要件和违法性要件两种不同理解路径.选择违法性路径解释能促进环境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精细化、协调《民法典》和环境特别法体系.违法性具有过错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并可为侵权责任的承担提供理论依据,应区分受侵害的权利和法益,结合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分类及其权益保护来具体确定环境侵权行为违法性.运用结果违法判断违法性,适用于实质性污染行为和生态破坏行为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其他民事权益受侵害的情形则运用行为违法方法判断.行为违法的判断需要根据强制性标准、加害行为严重程度、作为义务的履行等因素综合衡量.  相似文献   

8.
违法性反映出法秩序对于损害事故能否获得赔偿的选择性倾向,在本质上成为侵权法为民事主体设定的行为标准。我国过错侵权责任三要件说与四要件说争论的焦点在于违法性能否成为过错责任成立的构成要件。由于法律传统、司法体制与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两大法系过错侵权责任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形成显性与隐性两种不同的规则违反确认模式,不同模式的形成往往取决于具有地方性的差异化背景因素。在侵权法中引入违反"注意义务"规则,表面上克服了因承认违法性而导致的理论困境,但"注意义务"自身的模糊性和变动性也使侵权责任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在我国侵权法受到大陆法系私法理论与法律制度深刻影响且侵权立法未对违法性做出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通过司法途径对违法的类型加以规定,进而构建"广义的、显性规则违反确认模式"。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存在诸多缺陷,诸如总体收入低,但差距大;薪酬激励方式过分单一;缺乏科学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等.问题的关键是国有企业比重过大,市场化程度低,行政化色彩和股票等市场机制不成熟等.国有企业的市场转型是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前提.我国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是"分类设计薪酬制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类设计薪酬制度"的具体类型,并提出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生态学、系统动力学、复杂系统理论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企业信息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寻求一种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要素的动态平衡关系,并针对构建一个健康的企业信息生态系统,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求得持续生存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信息顾问和社会信息认知是图书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两大要素。信息顾问是图书馆工作者在信息服务中应该充当的社会角色。社会信息认知是指社会群体的信息能力。对这两个要素的认识与实践,将是在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由于行刑界限模糊以及对保护法益的误读,目前实践中存在操纵证券市场行政规制和刑事规制严重失衡的问题。保持行刑规制的动态平衡,应呈现出犯罪圈扩张与紧缩相伴而生、因时而动的双向性变化。构建操纵证券市场二元规制模式的路径选择,一是要确立操纵证券市场罪“双重兜底条款”的适用规则,即严格遵循同质性解释规则,为其保留一定的适用空间;二是以法益性质为原点构建行刑二元规制体系,即通过证监会对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行政违法性确认和司法机关对“情节严重”的全方位考量实现对抽象集体法益的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13.
以价值—资源—影响力—交换为核心要素的政府和企业交换关系分析的新框架可以深刻诠释我国政府与企业的微观互动。信息控制、自由裁量、制度供给和身份认定构成了转型时期政府和企业交换的基本模式:信息控制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神经网;自由裁量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特质;制度供给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保障;身份认定模式是政府与企业交换的助推剂。同时,市场规则、行政趋势、社会规范以及政府与企业交换内在逻辑的相互作用,则推动着政府和企业间包括价值、资源和影响力在内的交换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中的常见现象。但是若市场中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过大,则会大大降低市场效率。通过对商品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政府在市场中对消除(或减少)市场不确定信息、规范市场行为,使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提高市场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应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委托—代理、经营者激励与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的产生起因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带来的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委托——代理关系难以保证经营者对所有者目标的认同,主要是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和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要使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更接近于企业所有者的目标,首先要了解经营者的效用函数。通常包括:①货币收入;②非货币物品;③获得荣誉。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非独立性,经营者代理市场的不完善性以及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多层次的代理关系,导致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严重不足。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建立一套有效的经营者激励机制:①确立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独立地位,让经营者的利益在企业经营中得到充分的实现;②建立有效的经理市场;③实行分级所有制,减少代理层次;④建立内在激励机制,激发经营者对成长和发展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公务员执行命令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在执行上级命令时可能会给社会或个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我国《公务员法》对此类行为的归责、免责原则和条件作了规定,但《刑法》却没有相应的衔接性规定.考察外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及违法性理论,公务员执行合法命令造成损害的,依法应认定其阻却违法性;执行违法命令且缺乏适法行为的期待可能性的,属于阻却责任;故意执行明显违法的命令的,可能属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应当将执行命令行为的非犯罪性明文化.  相似文献   

17.
张蓓  马如秋 《东岳论丛》2023,(2):128-136+192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是夯实“大食物观”保障我国食品高质量供给,提升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效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信息不对称明显,且面临数字化治理理念相对落后、要素整合不强、智能应用不够和多方参与不足等现实困境。基于信息生态系统理论,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框架,辨析信息主体、信息内容、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等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要素,遵从协同性、最优性、涌现性和调适性等系统特征归纳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原则,厘清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逻辑思路。通过信息主体数字理念创新、信息内容数字要素聚集、信息技术数字智能驱动和信息环境数字组织互联等均衡协调,提出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优化路径,实现食品安全风险数字化治理整体化、精准化、敏捷化和协同化。  相似文献   

18.
李晓燕 《学术论坛》2012,35(10):24-30,44
基金会信息公开是获取公众认可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提高基金会绩效。基于公众满意的视角构建基金会信息公开的要素框架,通过调研的方式,检验了信息公开的诸要素、公众满意度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基金会信息公开诸要素能提高基金会绩效;公众满意度引入强调了信息公开诸要素的构建要从公众的利益出发,且公众满意度对绩效的影响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肖吕宝 《理论界》2008,(12):80-82
在“行为-责任”的犯罪论体系中,阻却违法事由属于排除刑事责任的客观情况,违法性不作为一独立的判断层次。德日等国三层次犯罪论体系从整体法秩序的角度,凸显违法性独立的必要意义。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则是建构在主观违法论基础之上,并将无刑事责任能力之人实施的危害行为以及正当化事由排除在违法与犯罪成立的研究之外,导致在某些问题上不能提供合理的解说以及刑罚处罚上的间隙。  相似文献   

20.
信号效应、讨价还价模型与我国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对称信息的市场理论作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在解释现代市场中的许多现象方面 ,有着新古典经济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就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中“信号效应”和“讨价还价”模型与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消减不对称信息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