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罗群英 《兰州学刊》2006,(2):169-171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大学生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
网络时代信息传递与接收方式的变迁、“传递性经验(mediated experience)”的地位提升以及“缺场交往”的盛行使青少年社会化路径产生了两种明显分化:一为以身体在场为标志的“传统社会化”,二为以身体缺场为特征的“网络空间社会化”。社会化路径的二元分化不仅为青少年成为合格社会成员带来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时代,利用传统社会化的在场效应,结合网络空间社会化的技术优势,进而整合分化的社会化路径,是促进青少年社会化顺利完成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3.
论开放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以后,便从整体上、本质上进入了开放性社会,同时也就形成了与封闭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特征。开放性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开放性的社会生产方式,即走向社会化的占有方式与扩大的商品经济,并由此决定和形成了开放性社会的其他特征:政治生活中以多数性、公开性与合法性为基本原则的民主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各领域社会交往的经常化、国际化与普遍化;以人格独立为基础的人的发展的自主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从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交往是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一方面为解决人类交往困境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伦理道德及法律问题。网络社会交往行为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集中在交往行为本身、交往环境以及交往主体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化视角下农民的经济压力与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下,我国农民的生活方式越来越难以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和封闭性,生活方式的社会化对农民的生活认知和感受形成了多重影响。一方面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客观的生活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农民在进入更充裕的消费市场和更广阔的生活空间的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货币支出压力,期望值与满足能力之间的张力凸显,消费欲望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不对称显现,农民的主观幸福感不强。  相似文献   

6.
"媒介化"作为社会演化的"元过程",是影响社会系统和人类生活变革重要的持续性力量,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推动社会全面进入深度媒介化阶段,数字媒介因此重新定义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形成新的"云交往"实践.场景作为社会交往的决定性构成,其数字化重构是现代社会交往形态变化的重要表征."云交往"中场景的分享与共在、流动与固化、私密与开放、公正与歧视等内在矛盾,也为数字环境中的交往实践制造了诸多伦理难题.  相似文献   

7.
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最活跃、最普遍的社会交往。同传统社会交往相比,网络交往的时间过程和空间存在都已发生了崭新变化,并对人际关系、群体形式、经验基础和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交往以认同为核心,具有脱域性、流动性和无边界性,并因此形成了传递经验,成为当代社会的新经验基础。传递经验不仅使网络社会的运行与变迁获得了新的内容、规则,呈现新的趋势,而且还对社会的制度体系、运行规则、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出发,对网络交往的时空转变、传递经验和不确定性开展了讨论分析,试图推进新形势下应对社会风险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农户是认识农业、农村、农民的钥匙,是理解和分析小农社会的基础。理论匮乏和现实需求呼唤对当今中国农户进行“再认识”,并以此为基点建构分析框架。从经营规模看,中国农民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但已被卷入或融入到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化体系中间,社会化水平之高史无前例。传统的经典小农学派已难以充分解释现代农民的动机与行为模式,需要建构新的小农理论范式。当今中国农村和农民处于一个社会化程度高、经营规模相对较小,且将长期存在的“社会化小农”时期,它有别于传统小农、商品小农和理性小农。这一时期是农户内部急剧变化,农民打破思维定势、突破身份歧视、冲破地域束缚,演化成为社会化、公民化的国民体系成员,荻取国民待遇的关键时期。“社会化小农”的性质、时期、形态定位,将为政府对农民国民待遇的制度安排、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选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小农快速社会化,逐步从传统小农演变为社会化小农。小农的社会化或社会化小农对乡村治理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治理的基础、治理的资源,也改变了治理的条件。通过对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空间、权威、话语的影响来考察乡村治理条件的变化可以看出:小农的社会化改变了乡村治理的空间、削弱了治理的权威、建构了新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社会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可以把交往主体区分为类同主体和差异主体两种不同类型.差异主体由于存在交往障碍,导致主体间隔离,由这种隔离形成的"群沟"现象,对社会和谐发展极为不利.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差异主体相互交往,对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尝试时这些方法进行理论层面的分析和研究,首次提出"倡导式交往"概念,并对其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1.
"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导致了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的出现 ,而且造成了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的均衡性分化。如果说 ,前市场经济社会的人类交往还是“公私不分”的失衡发展的话 ,那么 ,市场经济社会的公域交往与私域交往则是“公私分化”对称展开的。这种社会交往的结构转型 ,是同生产与交往间的关系根本相关的 ,未来的人类交往将表现为这二者高度统一的无公无私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变革与中国政治社会化互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变革是社会自身发展完善的本质要求。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方式、传媒的急剧变革,对中国政治社会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过来,政治社会化对政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对民众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民众政治认同的催生,又有力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3.
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交往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水平。虽然社会交往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涵盖了人类社会的一切交往活动,但从现实上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交往,无论在内容、方式、手段上,还是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而,深入探讨现代社会交往的特点及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交往问题面临着现实的矛盾,处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在文化与道德边缘化、人们交往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希望知识分子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道德示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又存在着诸多的交往失和、学术失范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知识分子必须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正确处理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努力建构适应社会需要、引领社会风气的交往伦理.  相似文献   

15.
骞真 《北方论丛》2021,(4):50-56,167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一部随着交往而展开的一系列人类活动的历史.从早期氏族社会的形成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交往"始终是个体群体化和群体社会化的主要演进方式.随着交往全球化的深化与变革,当代社会的交往关系陷入新的困境,人类命运面临着新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它是以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为目的的全球性交往新形式,不仅从理论上,更是在现实中实现了对当代交往关系的合理性重构,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视野中的“交往”理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春阳 《天府新论》2005,1(3):16-18
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交往"是一个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概念.哲学上的"交往"概念为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交往具有整合功能、沟通协调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全球化是人类社会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建设性的姿态来迎接全球化,也应该理性地分析和理解全球化.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交往方式的崭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和智慧为主导的时代,此时社会交往方式表现出不同以往时代的崭新特征,社会交往以信息为媒介,体现平等原则,交往方式具有虚抑化,多元化,平面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交往理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交往的异化催生了现代西方交往理论,加强与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的对话与交流,对于我们今天更深刻地认识传统社会僵化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模式的弊端,努力完善社会交往系统,防止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蜕变,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重要的启迪性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社会交往是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在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个人或群体)凭借一定的方式、手段或工具,与交往对象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物质、能力、情感、信息的交换与沟通。社会交往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复杂系统。它既包括人际交往、群际交往、区际交往、族际交往和国际交往等不同层次,又区分为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文化交往等不同方面。社会交往的多样性和广泛性,说明社会交往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社会交往跨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贯串古今历史的全部过程,渗透在一切社会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0.
虚拟社区交往及其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虚拟社区的本质特征在于社会交往.典型虚拟社区中的交往在载体、交往对象选择标准、交往的往复性和是否涉及高线交往等四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同时,个体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的关系存在着完全相同、部分相同和多重身份三种情况.通过与交往的往复性和身份同一性情况的联合划分,可以将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分为四种类型,即维持和增强现实关系、扩展社会关系、弱关系以及动态交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