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89年秋,在山东湖西地区发生的“肃托”事件,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大冤案,完全是主观主义和被敌人利用的恶果。事后,党中央虽已通报全党,以示警戒,但许多同志对这一事件的真相并不清楚,而且长期未能以此事件为戒。因而今天仍需对其认真研究,总结教训。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使国际民航组织改变了<罗马公约>的现代化方式,将航空器因一般风险致第三方损害和航空器因非法干扰致第三方损害单独立法,并最终通过了两个公约.<非法干扰公约>规定了运营人的严格赔偿责任、国际民用航空赔偿基金、赔偿限额等内容.由于非法干扰航空器致第三方损害事件的发生概率较低,且公约背离了一般侵权法规则和实践,未能平衡保护第三方利益与航空业发展两者间的关系,增加公约生效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从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在东北亚地区相继发生高句丽、渤海"结援"日本的历史事件.日本则趁机插手朝鲜半岛事务,武装干涉,造成东北亚的动荡,妄图改变东北亚政治格局.高句丽引狼入室,未能挽救自身灭亡.渤海初期与唐王朝发生矛盾,曾"结援"日本,但在唐玄宗的政治对话之下,很快得到化解.终渤海之世,渤海与日本一直存在"国书之争"--日本把高句丽、渤海视为朝贡国,渤海始终不接受,不承认.高句丽、渤海"结援"日本和日本趁机称霸东北亚,给予我们很多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4.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二月,宁夏发生一起历时七个月的兵变斗争,史称“哱拜之变”,其实它是军士刘东旸等领导的一场边兵反封建压迫、剥削的斗争。历代封建文人和谋臣国士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不仅歪曲史实真相,而且把它说成是“贼虏”合流、犯上大逆,是蒙古、回回等少数民族“族类卒难驯服,野性飨弗不常”,以至“茶毒氓黎,祸延宗社”①的分裂叛乱事件。遗憾的是,晚近史学界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未给予应有重视,偶尔涉及,亦未能脱此窠臼。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以期补阙正名。  相似文献   

5.
许鑫 《兰州学刊》2012,(2):66-71
"郭美美事件"形成新的公众参与模式:微博率先披露—网民围观和"人肉"—民间侦探搜索爆料—知识分子评论和引导—媒体记者调查核实—形成舆论压力—推动问题解决,微博成为公众参与主渠道,微博和论坛、博客协作掘密,但由于有关部门未能介入调查,真相迟迟未能公布,公众参与的效果有限,现阶段公众参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培养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精神,壮大公民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青年》分裂后,各种复古浪潮甚嚣尘上。1924年11月,失掉了《新青年》阵地的一部分人团结在《语丝》周围,他们坚持《新青年》的立场,继续同传统思想作斗争。胡适在谈政治失败以后,重新回到启蒙的道路,积极筹备《努力月刊》,该月刊最终未能办成,胡适却成了现代评论派的精神领袖,该派希望借启蒙手段,培养一种自由、平等、民主的意识,以建立一个欧美式的法制社会。在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及其盟友从不同方向进行思想革命的时候,"五卅惨案"发生了,接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使该次思想革命不幸夭折。  相似文献   

7.
2008年,在中国发生了多起群体性冲突事件,这些事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最后聚集的绝大部分示威者都与案情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种无直接利益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说明干群矛盾日益显化.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干群利益矛盾激化.因此,只有消除合法性障碍,才能化解干群利益矛盾,杜绝无直接利益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非制度化的群体行为表现方式。近年,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表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学界对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从社会精神价值层面出发,依伦理学视角分析事件的发生根源是一个不错的视角。细致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传递机理,也应该是我们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我们应在深刻反思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苏联解体初期,吉尔吉斯斯坦完全模仿西方的民主模式,希望把国家建设成为拥有绝对自由和人权的“中亚瑞士”.然而,事与愿违,它却一度变成国际上各种极端恐怖组织可以自由活动的“安乐窝”.2005年发生“郁金香革命”,2010年发生政权非正常更替事件,紧接着爆发骚乱,进一步增加了吉国社会的不稳定.在经济发展方面,发展战略缺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经济政策多变、严重依赖外部市场、市场秩序混乱等同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私有化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并且贫富差距在逐渐拉大,失业人数很多,腐败问题继续困扰吉尔吉斯斯坦.这些现象表明,吉尔吉斯斯坦的“颜色革命综合征”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事件是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非制度化的群体行为表现方式。近年,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表现出高发、频发的态势。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学界对其产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们认为,从社会精神价值层面出发,依伦理学视角分析事件的发生根源是一个不错的视角。细致分析突发事件的发生和传递机理,也应该是我们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所做的重要准备工作。我们应在深刻反思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在2008年发生的"有毒奶粉"事件引起人们巨大反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非正常利润的追求、食品行业生产加工分散、监管不到位以及违法成本低等方面,分析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成因.最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基础上,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在2008年发生的"有毒奶粉"事件引起人们巨大反响,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非正常利润的追求、食品行业生产加工分散、监管不到位以及违法成本低等方面,分析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成因。最后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基础上,提出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处于高发态势,由于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针对表象研究所采取的措施不足以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深入分析产生的根源才能有效遏制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势头。在此从群体性事件的外部特征入手,层层分析,揭示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本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它对缓解社会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向骏 《南方论刊》2015,(1):34-36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新媒体快速崛起,加速了各类突发敏感事件的发生。面对新媒介时代频频发生的各类突发敏感事件,部分领导干部表现出了诸多不适应。如何依法、快速、高效处置突发敏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除了提高对处置突发敏感事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应对处置机制,做实做细应急处置预案外,提高事件现场处置能力,抢占信息公开的制高点,强化法制网络环境建设,也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群体性事件频发严重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本文从中观角度对群体性事件之间的扩散与关联进行研究。本文使用报纸(网络)数据搜集法对近年来我国156起群体性事件的扩散程度进行计算,并在反作用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群体性事件在发生之后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政府暴力压制群体性事件会促进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扩散,网络媒体的报道也对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扩散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社会的过渡性、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特征导致了群体性事件的频频发生。从法社会学的视角来看,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是发生在风险社会中的一种集群行为。风险社会是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根源,集群行为是群体性事件的本质特征。我们应当明确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特点,从而确定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原则和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7.
群体性事件已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探讨这类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对于有效预防此类事件可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低认同、高认同)×2(低效能、高效能)的组间设计,在实验室模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探讨群体认同、集群效能与集群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群体认同的水平越高,集群效能水平越高;集群效能的水平越高,个体参与集群的行为越多;集群效能在群体认同与集群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政府担负劳资争议调处的主要责任.在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中,上海地方政府各部门一直奔走于调处第一线,市政府多次下达批文,社会局奔走于劳资之间,地方法院12次开庭执行仲裁决议.可是,貌似积极排解纠纷的地方政府以维护自己的权威为出发点,以维持社会稳定为目标,很少顾及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因而未能真正担当起公平裁判的角色,也未能驾驭案件的走向,而其办事效率低下、调停政策游离,导致案件久拖不决和弱势的劳方失败.  相似文献   

19.
曾荣 《理论界》2010,(9):109-110
1939年的天津事件是在抗战初期中国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发生的。事件发生后,英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在谈判中向日本妥协,此举引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英日协定的签订更是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民外交运动。对于事件后的国民外交运动,国民政府表现了支持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也对其进行了鼓励和引导,从而形成了民众、国民政府以及中共在事件后的三方互动局面,为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小事件演化成大危机"是目前我国很多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演化的共同特征,这一现象在表明群体性事件具有特定的发展演化机理的同时,也反映了政府部门在应对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明显缺陷和不足。在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可揭示出群体性事件的链式演化特征,并构建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群体性事件应急能力和提升群体性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