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典建筑砖石雕刻艺术是一种有目的的装饰和有意味的审美形式.一方面,砖石雕刻对传统哲学观念进行创造性的转换;另一方面,在其创作过程中,始终保留着对传统精神的理解与诠释,因而,审美与文化是砖石雕刻艺术存在的基础,也是影响装饰艺术思维观念与审美取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时代背景、人文观念、宗教艺术以及民俗风情都对中国古典建筑雕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现象反映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中 ,主要表现为受中亚、西亚诸国以及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样式的影响 ;同时 ,萨满教、佛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现象 ,均在其建筑装饰中积淀下来。这种多元文化现象使新疆伊斯兰教建筑装饰艺术形成了与内地 ,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伊斯兰教建筑装饰形式。说明任何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是不能够因为改信另一种宗教后就被其断裂的 ,它的连贯性、持续性、融合性反映在建筑装饰上就形成了艺术的多元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艺术作为人类创造美与鉴赏美的活动,同宗教有着一种本质性的关系。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忽略了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有人致力于宗教与科学的和解,有人关注宗教与伦理道德,只有极少数人意识到宗教艺术和其他艺术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蒋述卓著的《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是一本探讨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的很好的书。作者从元理论的角度来思考艺术与宗教,从宗教艺术的大化、想象与象征、艺术意境、文艺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切入;从审美心理学和宗教心理学来研究审美与宗教的相通和依违,从而深入探讨了宗教与艺术的审美体验和相互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及其审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宗教艺术发展史看,宗教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性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宗教艺术中,神圣与世俗的矛盾常通过艺术的描写达到谐调一致。宗教艺术的世俗化体现了人类快乐的基本木能及其对欲望的追求;民间的世俗意识也深深影响到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如宗教艺术与民间节日、风俗的相结合,宗教故事在民间产生的变异等等,使宗教艺术得到“俗”的改造;宗教艺术的审美造造也仍然采用世俗的方式来进行,世俗化的渗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宗教艺术美学效果与宗教效果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事实证明原始宗教在艺术起源中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表现在:原始宗教观念是神话、图腾艺术等赖以产生的认识论基础和世界观根源;原始宗教的思维方式孕育并最终分化出艺术思维方式;原始宗教的礼仪活动为原始艺术的生成提供了审美形式。鉴于宗教与艺术关系密切,应该建立跨学科的宗教艺术学。  相似文献   

6.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6,19(5):5-10
媒介在主体构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字媒介建构了自由交往的主体。数字艺术以数字媒介为载体,其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与基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艺术形式迥然不同。但数字艺术审美主体的自由是以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为前提的,数字符号的非物质性既构成数字艺术审美主体自由的契机也是其陷阱。  相似文献   

7.
邓恩与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大多温婉高雅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不同,他在诗歌中大量地使用充满暴力色彩的语言、动作和意象来传达他对爱情、人性和宗教的冷静与理智的思考。邓恩正是通过"暴力"这种标新立异的写作技巧,将救赎意识和陌生化艺术构思融入到诗中,给读者带来独特的艺术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一种传达活动。艺术传达包含情感传达与美的传达 ,又分为内传达与外传达。传达的始点是内传达 ,其发生源于审美感知与体验 ;外传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创造主体的传达期待。在艺术传达过程中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不是简单的谁决定谁。在内传达时内容呼唤形式 ,在外传达时形式展现、生成内容  相似文献   

9.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2):F0003-F0003
2005年9月浙江树人大学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正式招生。立足浙江,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受社会欢迎的各类应用型艺术人才,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目标。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设立了视觉传达、装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和动画等4个专业方向。视觉传达专业方向要求学生掌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网页设计、后期印刷、发布制作等专业技能与规律,具有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装饰设计专业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装饰绘画、装饰雕塑、装饰陶艺、书籍装帧和立体构成等多种艺术形武的独立创作和…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93-99
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审美与功利目的相伴而生,美依附在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边缘而存在,审美以实用性和功用性为目的。超越实用功利目的,获得独立自足的发展空间是审美和艺术努力的方向和最高境界。但是当审美和艺术完全摆脱宗教、政治和实用器物的附庸地位时,往往走向空洞和淫俗。因此,依附于政治、宗教和实用器物而产生和发展,又要努力超越这些外在因素的束缚,在纯审美与实用性两个端点之间做钟摆式的运动,这才是审美和艺术正常健康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1.
从图形符号传承、主观色彩符号、构图形式符号、寓意精神符号等方面解读传统装饰艺术可知,图形符号有助于人们解读和深入研究传统装饰艺术。装饰艺术作为传达视觉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作为视觉传达的造型设计,其还有待于从符号学的多角度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艺术和宗教之间始终存在一种微妙的张力关系。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开始逐渐摆脱宗教,逐步走向独立和自律,并形成了一股以艺术代宗教的审美主义思潮。对此,托尔斯泰逆流而行,站在一种反启蒙主义的立场上,对这种艺术观进行了驳斥。他认为艺术离开宗教超验性的引导,只会走向堕落——沦为享乐的工具,从而不能发挥艺术本应该有的功能——传达情感从而起到联合所有人的作用。托尔斯泰的艺术观,在一个普遍"祛魅化"的现代世界,显得很不合时宜,但是仍具有其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婉美而精致的诗性品格构成了南宋文化的审美特征,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对郁达夫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文学表达形式的生成都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从源流上讲,郁达夫对精神家园的渴求;在作品中对感伤而唯关意境的倾力营造;对小说意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造以及他身上独异的名士风流气质等,都与其受南宋文化的浸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宋文化的审美品格影响了他的审美心理和创作风格,使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柔性的艺术审美品格及独特的“自我抒情体”范式,对丰富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和传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宗教与文学互相渗透、彼此交融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文学具有强烈的形象感染力,宗教便利用文学艺术的这种特殊魁力来宣扬教义,从而给宗教神圣的殿堂罩上了一层艺术的光辉。另一方面,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宗教在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中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学艺术势必也要反映和表现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此外,随着世界市场的开辟和人的活动范围的拓展,宗教往往成为文学交流的先导和相当活跃的媒介。这样宗教与文学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在宗教与文学的关系中,宗教对文…  相似文献   

15.
刘芊 《云梦学刊》2012,33(3):120-122
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的文化因素会自觉不自觉地制约和影响着人们室内空间装饰的审美意绪。其执业者只有很好地把传统文化、地域及习俗文化兼一统筹思考并引入到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去,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及客户的审美欲求和生活需要。岳阳室内空间装饰艺术不乏这样的典范案例。  相似文献   

16.
考察铜鼓艺术起源,可知实用艺术为铜鼓艺术之父,装饰艺术为铜鼓艺术之母,宗教是铜鼓艺术的助产婆,是祖先崇拜时代艺术的特色。铜鼓艺术对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东京作为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士人以艺术为媒介进行交游的文化空间。通过日常的交游和雅集活动,苏轼、范镇、王诜、黄庭坚等不同身份、家世背景的人在东京不同方位的住宅、庭园、寺观等文化空间里经常饮酒、诗画酬唱、相互品评,形成一个相对松散和稳固的交游圈,实现彼此的身份和文化认同,表现出"崇雅黜俗"的审美趣味,共同营造富有时空特色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审美区隔传达了当时新兴的文人士大夫阶层的自我身份认同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也与儒、道、禅思想的渗透有关,对其后的文人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朱霞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11,32(1):99-102,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介的变化以及媒介的全面市场化转型,电影、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及其产品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媒介及其符号价值越来越成为经济世界的组成部分,媒介以其特有的技艺和商业资本联袂创立了一整套审美标准与社会趣味,并越来越控制了人们的精神活动,媒介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审美文化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当代审美文化日益变为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体现了愈来愈鲜明的娱乐性与非历史化倾向;技术本体化是当代审美文化生产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加强当代审美文化生产的人文价值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沉浸式艺术的生产利用任何可塑造沉浸感的新旧媒介,实现“泛媒介融合”。其跨媒介叙事方式有助于构建去中心化生产模式,并将过去“传播—接受”的线性路径转变为“人即媒介,媒介即人”的不分彼此的状态。“沉浸场域”开放的意义空间促使观者以具身性的方式参与其中,藉由身体赋予作品生命力,形成技、身、心的合一。沉浸式艺术以观者的接受和创造性理解作为文本意义生成的根源。这一本己性体验不仅契合了沉浸式艺术“可能性高于现实性”的特质,而且能够帮助观者建构自身精神世界的力量。沉浸式艺术使得媒介与人、身体与作品、文本与观者的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从“间性”问题出发探讨沉浸式艺术生产,可以走出当代艺术发展中流行的“唯技术论”与“唯艺术论”的困境,重新审视未来艺术的发展和审美嬗变。  相似文献   

20.
左江流域崖壁画,是壮族祖先瓯骆人于战国——东汉年问创作的再现当时祭祀祖先集体歌舞的艺术记录,画面图像大部分是氏族集体狂热的祭典舞蹈中某个关键性动作的浓缩和凝固。左江崖壁画,是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的融合体,它不仅是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物,而且还是古代壮族先民艺术和美学原则的缩影。它全面地反映了壮族原始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全面地体现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中的审美情趣、审美意向、审美原则,因而从美学的角度探索壁画所体现的壮族先民的审美意识,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