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包括今云南、广西、贵州和川西南等地的西南边疆,秦汉时进入封建王朝的版图。历代王朝经营西南边疆经历了变动起伏的发展过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也十分丰富。对1840年以前历代王朝经营西南边疆施政中的得与失以及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有必要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边疆危机是中国大多数王朝要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晚清以来,中国四面受敌,边疆危机较之以往尤为严峻。宋育仁高度关注边疆危机,他痛陈边疆危机,怒斥列强侵略,提出了解决边疆危机之策:密切联系,加强管理;主动出击,全国防御。他对边疆危机的关注和思考,反映了同时期进步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实施沿边开发开放战略,边疆地区依靠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逐渐成为经贸活跃、文化交融的“热点”地区。在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进的今天,边疆不再是传统军事安全层面上的单纯的政治边疆、国防边疆,它已成为国家全方位开发开放的前沿。在保证边疆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的前提下,消除威胁边疆社会发展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隐患,整合各种统制机制治理好边疆,从边疆文化的构建入手,通过边疆文化的社会功能,探索治理边疆、稳定边疆、繁荣边疆的途径,从而使边疆地区得到长久而稳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平 《学术探索》2008,(2):28-34
边疆是一个国家特殊的区域,中国古代由于没有确定的边界,所以把王朝国家统治的边缘地带视为边疆,这样的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所以也被视为民族地区。近代以后,特别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国家有了确定的边界,因而形成了以边界界定边疆的方式。由此界定的边疆,就是国家邻近边界的地区。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边疆治理,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边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旧有的边疆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还会产生。因此,边疆治理是一个不断常新的过程。今天,中国还面临着发展、稳定和安全三大边疆问题,不仅要进行边疆治理,而且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对边疆治理进行重构,促进和加强边疆治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拥有丰富的地缘边疆资源,也拥有悠久的边疆经营史.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特纳“边疆假说”理论(“社会进化论”、“非均衡性发展论”、“环境适应论”、“美国例外论”等),对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有一定的启示.特纳认为“边疆”是美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化的核心动力,并最终推动了整个美国的文明进步.事实上,边疆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边疆的拓殖、经营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景  赵伟 《学术探索》2013,(7):95-100
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都是交由普通教育机构或相关治边部门统一管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少数民族教育的专门机构是以国民政府时期蒙藏教育司的创设为标志并随着边疆危机与民族问题的日益凸显而被国民政府逐渐重视并加以完善起来。国民政府教育部按照国民政府行政三联制原则,配合创设了边疆教育的设计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蒙藏教育司和各地方教育厅内所设的民族教育科股或专人是国民政府边疆教育行政管理的执行机构。边疆教育的设计机构在中央为边疆教育委员会,在地方为边地教育委员会。边远区域教育督导员在边疆地区的设置标志着边疆教育视导这一以视察和辅导边疆教育行政管理和边校各项事业发展为主要职能的监督机构已经成为边疆教育行政工作的主要部门。  相似文献   

7.
本文关注战时国民党政权边疆政策的转变与开发,探究战时围绕边疆展开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具体针对蒋介石下令设置的边疆工作人员介绍所,战时边疆工作人员的职责,以及边疆工作人员应征者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从边疆工作人员介绍所的设立与活动不难看出,战时蒋介石与国民党政权试图对边疆加以强有力的直接统治,同时也可窥见国民党政权战时边疆政策中官僚主义要素的萌芽。另一方面,战时的人们积极响应边疆工作人员的招募,体现了国民党政权组织下的边疆工作人员介绍所的招募活动,即战时边疆政策中非动员的一面。此外,战时人们所树立起来的边疆观,受到了知识分子的边疆研究的广泛影响。由此,对战时国民党政权的中国边疆有着积极志向的,政治与学术、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空间。  相似文献   

8.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面临近代以来最为严重的存亡危机。“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兴起了继晚清西北史地学之后的第二次边疆史地研究的高潮。顾颉刚正是该学术潮流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不仅是边疆史地研究人才的培养者和学科奠基人,还是边疆教育刊物的热情倡办者和普及者,更成为此时边疆史地研究群体中联结学人与学术团体、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学术与政治的结点。  相似文献   

9.
安介生 《社会科学》2013,(3):130-139
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与局限性。早期传统士大夫更强调以"中国"国内为重,强调爱惜民力,不免鄙视周边领土与民族,边疆甚至被视为"无用之地",故而常常将固守疆土与穷兵黩武混淆起来。对边疆地理认知的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边疆意识的进步,而边疆争端与边疆争议是激发边疆意识成熟的催化剂,对于边疆民族与地理环境认知水平的进步,也是深化边疆意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从"无用之地"到"一寸山河一寸金",再到"不可轻言弃也",都标示着中国古代边疆意识的阶段性提升、成熟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辽朝与高丽的关系为境外藩属国的关系。在辽朝统治的二百余年间 ,辽与高丽既有战争 ,也有和平交往。和平交往为辽与高丽关系的主流。辽朝重视对东部边疆的治理与巩固 ,采取了建立军事城池、派驻军队、严加防守、移民东部边疆、因俗而治、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 ,巩固了辽对东部边疆地区的统治 ,并由此奠定了辽金元东部疆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姚莹的边疆史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雪 《兰州学刊》2000,(1):61-63
姚莹(1785年~1852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如。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姚莹一生为官四十余年,初任平和、龙溪知县,后调台湾署海防,噶玛兰同知,累迁两淮监掣同知、护盐运使。道光十八年,擢台湾兵备道。道光二十一年秋,与台湾总兵达洪阿一起抵抗英军的侵犯,取得了很大胜利。鸦片战争议和成,姚莹被总督怡良诬以妄杀敌俘,逮问。后以同知直隶州发往四川效用。咸丰初,任广西按察使,命参大学士赛尚阿军事,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一、“喋血饮恨为此书,冀雪中国之耻”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使风雨飘摇的中…  相似文献   

12.
在抗战时期华西坝教会五大学中,齐鲁大学有乡村建设传统但无边疆学术传统。抗战时期齐鲁大学内迁成都华西坝,其边疆研究主要与其主导性参与的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运动配合进行。该校国学研究所在边疆研究方面也有一定成绩。齐鲁大学主导的边疆服务与其早年的乡村建设传统具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联系,其边疆研究具有鲜明的应用特征及实践取向。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认真研究中国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边疆安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在新资料的系统发掘与整理、研究内容的深化与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这三方面创新和开拓。而从推动研究的组织者视角言,有三点需要重视,第一要理顺研究与决策的关系;第二要应在研究中坚持学术与政治分开、历史与现实分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边疆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不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还有广泛的地缘利益,并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因此,东北边疆文化治理问题是国家边疆治理的重中之重.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族交流交融程度低、西方价值观念渗透严重以及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强化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东北边疆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较低.出台惠民经济政策、普及汉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抓住学校教育主阵地、增进民族文化提炼和发展,是各民族对中华文化高度认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边疆治理中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关于认同整合进行研究,事关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文章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错位以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对于多民族国家边疆的稳定和国家统一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明代北直隶地区,大体包括今日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大部,金代之前,此地多为边塞,带给时人浓厚的边疆色彩,从许多文学作品可以得到这一印象。自金代定鼎燕京开始,河北地区由辽宋对峙的边疆开始转变为中央帝国统治的中心,这一地区也由边塞文化占主导的文化取向逐渐演化成了京师文化潮流带动下的京畿文化风气。北直隶地区自身文化取向由此兼俱京师与边塞的特征,京师之繁华辐辏、边塞之苦寒凄凉共同汇聚于这一地区。这里本是中原王朝捍御北方边患之所在,在成为京师之后,文化面貌逐渐发生变化。通过明代相关诗文的印证,力图揭示其中北直隶印象的形成与转变。  相似文献   

18.
拉铁摩尔在对中国边疆的研究中过于强调北方边疆,而忽略南部边疆,强调地理和经济因素对中国核心区域的范围的界定,而未能认识到南部边缘地带与核心区域互动的复杂性,以及这些互动在形塑华夏过程中的作用.王铭铭在“藏彝走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间圈的概念,这一概念涵盖了拉铁摩尔提出的内陆边疆地区,也包括了西南的藏彝走廊和东南的部分少数族群.在考虑中国的南部边疆问题时,从核心圈、中间圈和外圈三个圈层的互动角度来解读这种时代变化,对中国人类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欧文·拉铁摩尔是美国著名的中国边疆问题研究专家,他对长城充满悟性的见解至今发人深省。他认为,作为边界线,长城不仅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更是区别两种社会和文化的边界线;作为农耕社会和游牧社会的中间过渡带,长城地带具有鲜明的混合社会的特征,汉地中原王朝和边疆游牧王朝对长城地带的控制和争夺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的强弱盛衰,并推动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互动整合,形成中国历史的循环发展模式;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陆权时代的长城边疆是中国对外事务的中心,虽然海权时代的兴起一度使人们淡忘了亚洲的内陆边疆地区,但随着20世纪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中俄两国的崛起,长城边疆的重要性再度凸显。拉铁摩尔对长城的研究无疑具有经典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但也同样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