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杨颎 《兰州学刊》2012,(12):211-213
近年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如何帮助众多留学生克服"文化休克",顺利完成跨文化的心理适应已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文章就留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强调针对留学生开展心理工作要尊重规律,认为可将西方熟悉的罗杰斯心理思想与受留学生喜欢的东方传统心理思想结合,进行心理咨询及其他心理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2.
中亚来华留学生是来华留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上有其特殊性,文章在借鉴跨文化管理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适合中亚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模式。依据中亚来华留学生的现状与文化特征,文章提出坚持"以我为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文化认同感来教育中亚留学生,实施情感管理,从而建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交际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产生交往障碍、文化冲突现象即"文化休克"的原因除了语言和文化因素外,还有交际参与者的"交际适应度".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文化休克"产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教学。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突显出来。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以致会出现“文化震荡症”或“文化休克”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汉语教师,针对留学生不同情况,在汉语教学中要进行文化教学,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胡同"作为北京地域文化的典范性标识,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已经演化为一个具有隐喻功能的意向和符号。在新世纪留学生文学中,北京胡同不再仅仅是凝滞不动的传统文化的载体,而被注入了一种客观的理性精神、异域文化和个体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交际中群体间的文化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流障碍,主要表现就是产生“文化休克”现象.本文在对文化休克现象的概念及其产生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有关联,但这种关联并非是一种简单对应关系,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接受者往往基于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甚至虚构信息来建构一个国家的形象,具有很大的想象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对方的接受习惯,要将文化传播看成是双向互动的过程,要考虑到文化接受的"理解"和"认同"的两个层面。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好驻外文化中心这个平台,要采用留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解说中国传统经典和价值观念,要采用对方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对外宣传我们的文化政策。  相似文献   

8.
赵忠江 《理论界》2010,(4):170-173
本文通过对语言词汇与文化之本质和关系的分析,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中,"文化词"概念的界定不科学,而应代之以"词的文化义"更符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同时,"词的文化义"教学与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分属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为语言教学服务,其最终目的和任务在于提高留学生学习和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学习和研究汉文化。  相似文献   

9.
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汉文化因素,运用好文化因素可以大大提高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对各种文化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教师应具备的文化素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群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喜所 《河北学刊》2003,23(6):160-167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现代学科群的构建起了关键的作用。而促进中国自然科学学科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立的主力则是"五四"前后逐渐涌现的留学生新知识群体。这是留学生学贯中西、具有西学与中学双重文化因子的必然结果。考察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学科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去准确地把握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多是由不同文化的群体组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向人类呈现了一个文化多元化的背景。本文试图对跨文化适应及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找出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思考针对高校留学生这一群体因留学时间、留学动机、留学生个体等因素影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及留学生面对跨文化适应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如何调适。  相似文献   

12.
刘海涛  洪岩 《理论界》2004,(4):173-173
作为来华外国留学生中的最大群体,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越来越受到高校留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韩文化、韩国留学生类型及学习目的的分析,简要阐述了如何做好韩国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也为海南留学生教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海南高校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认可、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可以从政府和社会的宏观层面和高校的微观层面两方面入手,通过提高服务、管理和建设水平等手段打造先进旅游文化,可增加和赢得文化认可,减少和克服文化冲突,增进和改善文化适应,从而也可以为国际旅游岛留学生教育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  相似文献   

14.
从“青花瓷现象”看国人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的一个典型代表系列,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挚爱,它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现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频频引发"文明冲突",在此背景下,文化危机、文化回归与文化认同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青花瓷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正是"文化危机"问题日趋严峻下的国人大反思、大讨论。国人开始"回头看",寻求自身文化的立足点——民族文化,寻找文化自我。  相似文献   

15.
《东岳论丛》2017,(7):101-109
对权力行使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要求公共管理须以"公共""管理"与"法治"为核心要素。通过法治实现公共管理须将公共管理行为置于法治框架内,结合各种法治理念、从法律维度对各类公共管理现象进行阐释和说明。公共文化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个分支,其管理理念源于公共管理的一般理论,其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也受到公共管理理论的直接影响,从法律维度对公共文化管理现象进行阐释和说明对回应公共文化需求的模糊性、变动性、个体性和多样性,对维护私权利、限制公权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增进自由和效率均有着重要意义。在法律语境中,公共文化服务是一种文化行政给付行为,政府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文化行政权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并给予公民相应的文化救济权利;在法律语境中,既有的文化市场管理方式须依据表达义务基本原理和法律规则内在的逻辑顺序进行从单方管理到"他律"与"自律"相协调的转变,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文化生产者和文化消费者两方面的立法参与、积极推进文化行业自治则是文化市场管理方式变革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的"自珍"意识,在目前的情况下是非常必要的.但"自珍"意识一旦建立后,又必须防止"自毁"现象的发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契机,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文化共同体概念是相对于经济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而言的,从其内涵来说只有狭隘文化范畴的意义,但从外延来看包含了各种文化现象.历史的和传统的观点来看,以中韩日三国为主的东北亚应该说是同属于一个"文化圈".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发生了众所周知的矛盾和冲突,使得这个"文化圈"受到了严重的摧残、破坏.这种局面恰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一体化趋势和潮流是背道而驰的,这就给东北亚各国提出了重构区域"文化圈"的新课题,对此我们称之为东北亚"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试论“城中村”和谐文化的构建——以西安市后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面临着农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两大冲突,这两大冲突引发了犯罪、社区凝聚力不断减弱、村民的优越感和自卑感并存、传统建筑逐渐消失、社区形象受到破坏等社会问题。因此,以西安市后村为例发挥政府的导向性作用,转变村内社会组织;社区资源共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发挥村内古建筑及特色文化资源作用;实行"城中村"文化的渐进式改造等,是解决社区文化冲突,构建和谐"城中村"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与晚清社会联系密切的留学生主要包括以容闳与严复为代表的留美幼童和留欧的海军生。清政府对留学生既想利用其一技之长,又恐惧其新思想冲击封建专制的矛盾心态和实用主义的用人方针,决定了留学生的"被边缘化";留学生既想挤进官场发挥作用,又厌恶和难以适应清朝的官僚体系,由此决定了其与晚清政府的错位。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晚清社会没有凝练出适合留学生及其精英文化生存发展的良好气场。  相似文献   

20.
曾军 《学术界》2007,(4):20-27
在城市文化传承问题上,应该确立一个基本的立场,即城市不是文化传承的敌对力量,而是芒福德所说的"文化的容器",应将之视为一种积极力量.城市文化传承也绝非城市文化的传承问题,而是城市的文化传承问题.在此,"人的活动"因素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对对象性的文化形态和机构性的城市规划的关注遮蔽了对作为城市文化主体的市民因素重要性的认识.城市文化传承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市民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它贯穿于城市化的所有阶段;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市民化进程出现了不同步的现象,形成了不同的市民化问题,市民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工"、"先知识化"和"再市民化"等现象也决定了城市文化传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