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闻一多诗学理论与新诗形式的现代化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波  魏建 《齐鲁学刊》2003,3(5):99-101
在中国现代新诗学理论的现代化建构中,闻一多的诗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闻一多诗学的语言观首先区分了诗性语与实用语,由此确立现代诗学的本体论形式观,并进而确认现代诗的"有意味的形式"。闻一多提出的新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原则,是其诗学理论的现代语言观和形式观的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幻象”是闻一多早期诗论的核心概念,也是他据以提出新诗形式建设方案的理论前提.他借鉴英国浪漫主义诗学的想象力理论,认为诗的生成是情感经验、日常语言等诗歌质料在主体想象力作用下得以诗化、形式化的过程,主体想象力被视为诗歌生成的内在法则.这种观念,对于习惯于从修辞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待诗歌想象的当日诗坛来说,是很难理解的.由此可以解释新格律诗理论何以会遭遇受曲解和误读式追随的命运;而闻一多在“幻象”理论上的内部矛盾,也是导致这种命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大江诗歌"所表现的文化国家主义精神意味,无非是一种弱者图强的精神呐喊.这种呐喊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疑是属于正义的声音--通过弘扬"华夏文化"来聚拢涣散的国民以抵抗外寇.这种呐喊是慷慨悲愤、催人警醒的,但其也是一种混乱国家弱小族民因极度自爱而导致的文化自恋、自缚,含有一丝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尴尬.这样的尴尬其根源与文化国家主义思想的偏颇性有必然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闻一多在20世纪初对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作了非常深入而理性的思考.他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下,提出对外来的东西首先要勇于接受;同时,中国要将自身4 000多年的文化资产加入世界文化资产,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他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标准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意见.闻一多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主张,产生于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知识体系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神的二元知识结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爱国主义传统与追求真理的个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闻一多是新月派的代表性诗人与理论家,其人生理想与文艺观念接受了诸多外来的影响,但在其思想感情和诗歌创作批评实践中,本土的、民族的因素始终居于主导地位。闻一多的新格律诗创作和理论倡导、对诗艺和诗美的经营与追求,诗歌中的爱国情感和悲悯情怀,都直接承传了中国古典诗学。  相似文献   

6.
吴艳 《江汉论坛》2004,24(6):93-95
论文探讨了闻一多先生诗学"多元意识"的独特表现选择一个对象,自觉地从多元视角进行思考,获得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说明"一中求多元"的方法论成果,假使没有发生学和本体论层面的证明,必然滑向一元论的陷阱.闻先生"并重"、"互证"即"一中求多元"的理念止于方法论,是他那个时代学者的宿命,也是困扰今天学者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日趋政治化和商业化的社会生态是京派审美主义生长的重要场域.京派文学的审美主义既是对现代政治和经济的批判和超越,也在现代社会变迁中表达出怀旧的感伤,隐含在"感伤"里的却是现代政治无意识,是现代社会的理想叙事和审美幻象.京派的审美主义是特定时代的政治和经济的产物,是一种"政治"诗学,它以想象的对抗方式重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审美的同一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闻一多的诗学理论是我国闻一多研究比较着力的范畴:涉足者较多,研究成果较丰。但如果对这一范畴加以考察,也不难发现,对闻一多诗学理论的研究存在着狭窄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闻一多的文艺思想表现为两个时期共6个阶段,即初涉文坛时的朴素唯物主义阶段,追求唯美主义时的初始阶段,高涨阶段和成熟阶段以及文艺思想转变前的渐变阶段和转变后最终的"艺术为人民"阶段.研究闻一多文艺思想的阶段性表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搞清楚闻一多文艺思想经历多少阶段并非我们终极目的,而是通过闻一多这位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的爱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展变化曲折前进的道路,不仅让我们看到其从"唯美艺术"到"人民艺术"的必然,而在让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之真理的同时,更让我们深刻思考如何做好当今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论闻一多的神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闻一多用扎实的古代文化知识,科学分析的方法,以崭新的文化视角,对中国古代神话进行了精深的研究.他孜孜以求,追溯民族文化之源,探求中华的民族精神,取得了中外瞩目的成果.闻一多先生"对于‘龙'的考证","对图腾形式意蕴的揭示"及"原始情欲和生殖崇拜的解说"等在神话研究领域里所取得的开创性成果,对于闻一多神话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闻一多是与美国意象派有过直接交往并受到较大影响的诗人之一.关于闻一多与意象派这一课题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课题的初步探索"、"资料的逐步发掘"、"研究的不断拓展"三个阶段.对其研究历史与现状进行认真的梳理、评述与思考,将会为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提供较为完整的学术背景和新的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2.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蕴涵了诗人极其热烈、丰富、深遂的思想感情:深沉的忧患意识、强烈的危机意识、激昂的斗争精神和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幻象丰富、语言凝炼,穿越历史时空,震撼当代亿万中国人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闻一多在其后期,曾经对李白的认知角度发生变化,认为其诗缺乏人民性。这不仅因为他们同中有异,如闻一多的飘逸特征属绅士追求,而李白的飘逸特征则属于游侠表现。在他们的一生中,闻一多体现更多的是道义,而李白体现更多的只是侠义;更重要者,则是闻一多后期观察事物的坐标发生了转变。闻一多在不同时期所认知的李白,正是其复杂"金银盾"的一面。闻一多不过是借题发挥,阐释他当时"人民至上"的政治诉求。但后期的闻一多在剔除知识分子清高和孤傲的同时,却保留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仍然坚持不事权贵的操守,这才能够真正为人民利益而鼓与呼。因此,闻一多后期对于李白的批评即"不是为着人民的"这句话,是他们差异的根本。假使我们再根据闻一多后期的表现分析,那么我们就有充分理由认为,闻一多无疑达到了天地境界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各样的意境内涵现代界说中,主要有"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情感氛围"说、"审美空间"说和"哲理意蕴"说这六大界说,各学说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意境内涵的界说系统.艺术意境的"审美空间"说强调意境是生于象外的"艺术空间"、"想象空间",注重意境生成时的心理想象特征,注重中国古代审美心理超越"象外"的艺术趣味,切合中国艺术审美实践的感性经验."审美空间"说的提出,在建构意境范畴的内涵系统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上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批判地继承了古代“诗缘情”理论,指出人类的一切情感都是诗歌表现的范围,认为“哀艳”是诗歌情感的基调。他对“情”进行层级分析,指出不包含理性判断的男女之情是诗歌中最高最真的情感。闻一多反对专凭灵感作诗,主张在创作中“节情”。把文学当成神圣的理想和事业用心经营是闻一多“诗缘情”理论的基础。闻一多的“诗缘情”为新诗向诗的回归指出了一条道路,是我国现代诗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古代文论向现代转化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6.
闻一多和胡适相同者,仅只作为文学载体的白话入诗,针对旧诗格律的新诗追求.他们更多者则是差异,如对诗之语言俗雅,对诗之节奏,对诗之外在形式要求等均不相同.闻一多的音乐美和建筑美貌似各自独立,却合二为一构成辩证统一关系,即音乐美必然导致建筑美,建筑美则更加音乐美.胡适所尊崇的诗之自然音节和诗体大解放,也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强调自然音节就势必导致诗之散文化,进而导致诗体大解放.胡适诗论诗作的历史贡献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价值,但闻一多的诗论更是诗歌历史发展和要求的必然.虽然从整体看闻一多诗作有诸多不完美之处,但相对胡适绝大多数不完美诗作,显然更是超越.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一生的文化和文学历程充满波澜壮阔的特点,更准确地说是他常常在许多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追求当中呈现出不同的方向,作为心灵微妙表征的诗歌文本,也是到处布满了文化重叠的信息。这一形态可以被称作是内在的张力结构。闻一多如此独一无二的张力结构更细致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文化选择的内在复杂性,也暗示了多重文化因素从相互冲突到彼此过渡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张力结构中的闻一多的精神现象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闻一多的诗歌节奏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闻一多看来,诗歌节奏贯穿诗歌的内在精神和外在形体,是诗歌不可或缺的元素.节奏不仅是手段,更是结构本身.据此,闻一多构建了一种大的节奏观,尤为强调节奏的功能作用.其前期节奏理论以"均齐"为宗旨,注重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的交响,并在节奏节制情感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1926年,闻一多发表《戏剧的歧途》,猛烈批评挪威戏剧家易卜生问题剧在中国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建性的观点,如反对一味灌输思想,强调艺术最高目的是要达到纯形境地,以极端唯美追求与艺术功利价值取向相对抗.易卜生和闻一多都是复杂的存在,前者中期的现实主义是在诗化中表现的,后期的象征主义则淡化了社会问题;闻一多则在后期转而强调文学的社会效能.他们的这些转变并非历史的宿命,实为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使然.  相似文献   

20.
"诗中有画"虽然使闻一多的诗歌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审美效应,但是二者的过度混界也给诗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斫伤.首先,进入诗歌的色彩是附丽于情绪的,情绪的隐遁也必然带来诗情的隐遁.其次,色彩的使用也须适度,由浓丽而达到浓缛同样会使繁复堆砌的色彩和线条遮蔽了艺术美感.此外,文学的工具较之绘画的色彩和线条更富于精神性,因此,诗歌借文字来捕捉精魂的神通是绘画所不及的.通过重新解读<秋色>,有助于探讨诗与画的界限与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