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民族神话英雄主角的精卫,其冤魂结局恰好是中国专制体制下英雄末路的真实写照。早期神话原型中的精卫英雄含冤而死是先民在每每遭受自然“惩罚”而被迫改变命运之写照,而文明社会中精卫神话冤魂主题则是封建专制体制排抑英雄的历史现实反映。这一变化正是精卫神话冤魂主题文学移位的演变轨迹。精卫冤魂主题意象与专制制度背景促成的悲悯、感伤审美情怀具有很大的共鸣点,因此得到更加广泛的接受和书写,成为精卫神话文学移位过程中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神话的一支,感生神话反映了各个民族在其童年期对女性及其生育行为的独特认知。本文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归纳出了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中的重要原型:孕育行为原型。这一原型包括贞洁受孕原型和奇生原型。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女性人类学理论解读了感生神话背后的性别话题。在中国少数民族感生神话中,男性英雄系贞洁受孕并且是神奇出生的原型,是男性中心文化在主体的社会存在层面和精神存在层面对女性进行的贬损和戕害。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4月 30日 ,《光明日报》刊载了周建华、刘汉波《嫦娥奔月神话的现代变形和原型解码》(以下简称为《变形和解码》)一文。文章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嫦娥奔月神话进行了解读 ,认为此神话暗含了一种女弃男故事模式 ,因受封建礼教、男尊女卑社会地位的影响 ,两千年来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它的身影 ;进入 2 0世纪 ,作为种族记忆积淀在国人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 ,在个性解放思潮的召唤下喷薄而出 ,现代文学中出现了一批“嫦娥形象” ,因其源头为嫦娥奔月神话 ,故暂定名为“嫦娥奔月”原型。并指出 ,这个原型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这种原型里…  相似文献   

4.
"重述神话"行为是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对人性的追慕。在众声喧哗的消费时代回望远古神话,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理解和阐释原型意象,在不断超越的重述中,人类的精神境界一步步走向圆融和自由。  相似文献   

5.
“大团圆”这一文化情节,千百年来,绵延不绝,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原型。对这一原型作一种回溯性的纵深考察,可能会得到一些更新的认识。一“大团圆”是原始先民们的生存认知“大团圆”是一类故事结局的总称。其实,就其整体情节而言,“大团圆”模式应该包含以下程序:受难分离——与恶斗争——战胜恶并团圆。《金枝》所载阿多尼斯神话,就是这一模式的原型。代表植物生命的神阿多尼斯与象征动植物性动能的神伊希塔是一对年轻而相爱的配偶。阿多尼斯注定每年都要死去,于是伊希塔寻他到阴间。这时  相似文献   

6.
英雄故事,背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历险模式。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葆拉·马歇尔1983年出版的小说《寡妇颂歌》,通过女主人公艾薇在美国梦的盲目追逐中迷失自我,而后又重返精神家园的精神历程,塑造了一个回归的英雄原型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原型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批评流派,其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弗莱深入探索了统治西方文化的神话的本质,系统地建立起了以神话原型为核心的文学类型批评理论。《所罗门之歌》中的原型模式,在叙事结构上对应了古代神话中追寻和飞翔的原型模式,而作品中的飞翔也是黑人文学传统中飞翔意象在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的生动再现。  相似文献   

8.
藏族大百科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蕴含着丰富的原型意象。这些原型意象的开掘与探索对《格萨尔》史诗的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文章对史诗中诞生原型、英雄原型、恶魔原型三个原型意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刻细致的阐释,以期挖掘出史诗中沉潜的文学人类学元素,为史诗的研究开辟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无论是故事的情节还是语言的运用,在小说中无不直指世界的荒诞性。这些黑色幽默化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很多可以在更深的层次上找到其文化原型。小说在运用神话原型的同时,把它们建构在黑色幽默的喜剧框架上并进行颠覆,让我们在捧腹之余体味到了海勒小说世界里的荒诞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西游记》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但均不能让人十分满意。本文主要从分析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入手,指出他是民间神话传说中的草莽英雄形象,日常性和神话性兼而有之。《西游记》完整地描写了孙悟空从诞生、求仙、反叛、失败、死而复生到最后胜利终成正果的过程,把人格中的本我、自我、超我分配到不同的角色身上,通过人格冲突的拟人化,强化了英雄性格成长的艰难和复杂。对《西游记》主题的研究,应该跳出具体取经故事的框架和佛教外衣,看到它以神话原型和东方哲思表现英雄成长和救赎的主题,具有普世的意义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脱冕”的悲剧英雄——《卡斯特桥市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斯特桥市长》以《俄狄浦斯王》神话为悲剧模式,塑造了亨查德这一维多利亚时期的悲剧英雄形象。笔者结合尼采悲剧论重新解读小说主人公亨查德的悲剧命运,并从作品叙事结构出发,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挖掘酒神原型如何具体在这部作品中通过亨查德这一悲剧形象得以重塑,意在从深层叙事结构中呈现以酒神为原型的模式具体在哈代悲剧作品中的运用及创新。  相似文献   

12.
论弗洛伊德对神话原型批评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话原型批评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乃至于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认为,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①一般认为,神话原型批评的成熟与发展与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的核心集体无意识理论息息相关。莱格一度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后来杀出弗洛伊德的营垒,修正着泛性论的偏颇,自立S‘二户开创了分析心理学学派,但其理论基石却是以精神分析学为基础的。进而言之,莱格为神话原型批评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体系导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反过来说,精神分析理…  相似文献   

13.
《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将希腊悲剧场景与圣经叙事结构完美的交织融合,用神话-圣经原型模式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的人类悲剧,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灵魂深处的欲望、挣扎与迷失,赋予神话-圣经原型新的时代内涵,阐述了现代人对人性、罪恶、救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N.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认为,文学发展史也就是不同的“神话结构和原型象征模式”递次变换的历史,可概括为三种模式;原生神话模式、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后两种模式都是前者的“置换变形”.弗莱指出在三种模式进行“置换”后,文学又重新回到它的起点,现代派文学实际上就是“现代神话”。[1]弗莱的观点在现代派文学研究领域处于显著的地位,“现代神话”几乎已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说法。毫无疑问,现代派文学中存在着一种新的神话模式,但当我们对整个现代派文学进行俯瞰后,会发现弗莱所说的“传奇模式”、“写实模式”同样是…  相似文献   

15.
嫦娥奔月神话的意象和母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与母题是神话原型的基本结构单元.嫦娥奔月神话在中国文化史上广泛流传,成为中国历代文学长盛不衰的题材.如果运用西方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嫦娥奔月神话包含的意象和母题进行分析,那么就会发现,嫦娥奔月神话的持久生命力来自构成原型的意象与母题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6.
《恋爱中的女人》虽然吸引了无数评论家的关注,但鲜有人士从神话原型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佳作。劳伦斯在这部作品中不仅借用了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的典故,而且将其与北欧神话糅合在一起,以其作为神话原型,来唤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悟,从而完成他的主要创作意图并藉此推广他的价值取向和世界观。小说中的母亲、妓女、古德伦三个人物集中体现了劳伦斯对命运三女神这一神话原型的精湛运用。  相似文献   

17.
艾略特倡导文学家运用“神话方法”进行文学创作,他以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了他的理论。《荒原》运用“神话原型”来构筑全篇,赋予混杂零乱的“荒原”意象以内在统一的秩序和结构。死亡—再生原型、寻找圣杯原型、水与火原型、圆环原型等构建起一个相互映照的“神话原型”体系:1·死亡—再生原型生死是人必须面对的命运。在永恒的宇宙背景中,任何生命个体都有如微尘,对自身的生死命运难以掌握,但人能够创造精神与灵魂的再生和复活,以超越有限的肉体生命。宗教作为超越性意识否认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创造出死后复活与再生来慰藉人的心灵。人死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雷雨》的一种尝试。《雷雨》并非曹禺的独创 ,可以在西方神话以及后起的一些中外著作中找出它的原型。该剧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于它交错采用了戏剧中常见的三种母题 :复仇母题、乱伦母题和弃妇母题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历史剧中最大放光彩的女性形象,是其吸收民间文学传统,积淀英雄—美人模式,并借古人之口,传递理想与现实社会的对抗。借助神话—原型批评,我们可以发现其人物塑造的某些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20.
袁强 《天府新论》2020,(6):128-134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凝缩着古希腊的民族精神,在类型化与复合化中表现出英雄的民族性与崇高性,而在古希腊英雄题材电影中,这些英雄走向了感观化与名气化,民族精神构建的作用消解,古希腊英雄形象发生异变。本文通过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与古希腊英雄题材电影中的英雄在塑造方式与文化内涵上的对比,揭示媒介对古希腊英雄的形塑力,指明古希腊英雄形象异变的媒介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