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中国话语体系,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点,是践行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首先,文化自觉,认清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的现实语境.找准中国话语体系在世界话语体系的定位,客观评价中国发展和中国话语,在改革、发展中辩证地看待“现实的合理性”和“合理的现实性”,丰富中国文化内涵、提倡“中国主义”,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国形象.其次,理论自觉,在竞争中建立中国话语体系的领导权.防止理论缺席,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有国际文化视野和本土文化立场,用全球性的话语策略阐释中国价值.最后,中国话语体系建构不是一个自我命名、自我确认就能实现的工程,而是一种需要广泛传播,被广泛理解和吸收,在实践中检验和兑现的理论系统.要以现代性、实践性和思想性为基础构建基本理论框架,要突出特色、以新人文精神扬弃旧人文主义,要融入世界话语体系,以内容创新和传播运营发出中国的声音,在竞争中夺取话语权和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2.
以电影《英雄》为研究对象分析新世纪中国电影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的文化策略。一方面,该片试图打破“内”“外”市场的局限,打造真正可以在全球流行的商业大片;另一方面,从国际市场转向本土市场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开始突破区域边界,跨国和跨地域合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转型期的中国电影如何呼应具体的时代和文化语境建构大国形象、树立文化自信,如何将中国智慧融入电影故事以适应“中国梦”的制造,将中国电影的变化轨道视为一种想象的建构也意味着要去研究它在社会变迁中的意识形态的困境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王坤 《理论界》2005,(2):143-144
生活是电影生成、发展的基础,现实生活的转型决定了电影的转型。当下中国,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使大众电影通过对人物、主题、叙事话语及影像等传统模式的解构及象征手法的处理运用表现出了后现代的诸多特征。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中国电影生产充满活力,故事片产量和票房数据显著提升,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尚缺乏竞争力。电影产业的文化资本呈现为三种形态,即生产者的文化能力、客体化的影片和体制化的评价体系。文化资本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并塑造电影产业的面貌,但文化资本的分布并不均衡。拥有强劲文化资本的电影生产者和电影作品有必要先行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建构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电影生产是建立国家形象、传播国家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政府部门、电影生产者、观众三个维度进行探索,更好地发挥电影生产及其文化资本的力量,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批评全面崛起于后现代文化的话语场,在与各种当代理论的相互碰撞之中逐渐形成文化诗学的学术品格.在泛文化形态的历史批评中,它提倡文学研究从历史文本转向文化形式而建构跨越学科界限的诗学概念;在历史性的文化批评中,它主张在各种批评理论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实现跨越话语界限的批评理念.从文学研究的越界批评到文化理论的话语振摆,文化诗学以文化文本的概念重新引入历史文化的整体性思路,在泛文化批评的基础上进一步建构理论话语的对话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地法律电影的研究没有引起电影学界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通过对中国内地法律电影历史发展的追溯与考察,可以看到:虽然主导法律文化和大众法律文化在电影视阈下得以表达,但中国内地法律电影一直处于弱势发展的态势.在中国迈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内地法律电影要充分反映中国人和中国法律人在时代转型中的思考,这应该成为中国内地法律电影发展的重要诉求.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学"孪生物的"汉学",建构了堪称是比较成功的话语体系,对中国内地学术现代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据"汉学"流行价值观念和方法攻击和贬损20世纪中国文学的言论,就存在着明显的偏执.本文结合实际略举三端:动机之偏、理解之偏和心态之偏,并吁求持续反思和竭力振作,正确地面对"汉学",直面和消解"汉学"存在的文化偏执倾向.  相似文献   

8.
迟维维 《河北学刊》2003,23(6):141-145
所谓"第六代",是指活跃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批年轻的电影人.他们在电影艺术上大胆地进行先锋探索和试验,并从当下的社会现实出发,通过电影语言来阐释他们的生命体验和人性关怀.本文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全球化/后现代/后殖民的多重交织,通过对"第六代"电影个案<苏州河>(娄烨,1997年)的文本解读,进而对"第六代"电影作品从整体上进行后现代性分析,以进一步阐释中国90年代的社会文化结构及中国电影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在上海沦陷区文坛的异军突起被人们誉为"横空出世",这"横空出世"与好莱坞电影有密切关系.至1930年代,观看好莱坞电影已成为上海市民难以或缺的文化生活方式.张爱玲的出现及时填补了抗战爆发后好莱坞电影退出上海后市民文化的空白;抗战胜利后好莱坞电影的卷土重来也使张氏失却原有的辉煌.张氏的创作之所以能替代好莱坞电影缺席后的位置,是因为其文本与好莱坞电影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张氏创作不同于五四文学的现代性表现.  相似文献   

10.
聂伟 《东岳论丛》2012,33(1):60-64
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经历着快速转型,海外市场成为考量中国电影整体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面对国际电影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国电影依然属于典型的内需型与后发型产业.如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快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国际电影贸易赤字向国际电影贸易平衡乃至贸易顺差的良性发展,将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课题.本文尝试提出“泛亚电影共同体”的建构策略,立足海外华裔社群,将视点从好莱坞转向亚洲市场,重点培育区域产业文化链,通过跨国/区竞争合作,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实力.  相似文献   

11.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经典形态,现已成为世界影坛中的成熟类型,但武侠电影类型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借鉴中国电影传统建构"武侠电影类型论",对当前日益受到重视的商业类型电影特别是武侠电影创作而言,尤为重要。发轫于"影戏说"的中国电影传统不仅孕育、发展了商业电影类型观念,而且也提供了重新阐释当下电影艺术现象的可能性。从中国武侠电影传统和历史中发掘武侠电影的类型内涵及其在电影实践中可能开拓的现实性话语生长空间,是研究和建构武侠电影类型理论的途径之一。而作为一种来自于武侠电影具体历史的美学范式,"武侠电影类型论"将有望与当代批评实践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主流电影是国家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重要表征,主流电影的出现是主流文化发生转型的缩影,电影叙事中意识形态、艺术审美、文化市场之间的不断缝合,使新世纪以来的主流电影有了更为开阔的叙事空间。电影的商业诉求促使其更加注重叙事方法,以戏剧故事的外壳有效地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最大限度地刺激与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兼顾文化资本的诉求与升值。电影的叙事话语文本为民族精神和文化观念的书写,提供了特殊的叙事视角与想象方式,并成为建构集体记忆与营造文化认同的语义环境,使其能够在世界多元文化融合中,更好地发挥影像话语的流动性、生成性与对话性。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文学改编电影的精英化表征,契合了 1978年后内地文化精英化转向的总体趋势.这一时期,众多的电影人热衷于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其中既有对经典文学文本的改编,也有对"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的改编..改编电影中,对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群体的银幕展示,标示着精英群体再次走向时代前台;对爱情与青春题材的改编,彰显着这时期人性复归思潮的文化力量;而"文化寻根"和"文化重建"语境下的改编电影,则成为这时期文化精英群体寻找与构建中国新文化体系的重要影像表达.同时,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精英化意识,不仅深远影响了"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的创作,还在"第六代"导演的作品中继续发挥着精神余热.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文艺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合法性"受到了质疑,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取消文艺美学."合法性"问题的讨论集中暴露出文艺美学话语建构中的问题.本文在反思"合法性"问题的基础上,认为文艺美学应该面对已然的研究现状和社会文化(文艺)实践,进行话语范式转型,将文艺美学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西部电影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电影是在西方社会完成了由贵族城堡文化向现代城市文化转换过程之后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电影则是在没有完成这样一个转换的过程之时在像上海这样的商业都会中发展起来的。在中国现代都会中,既没有一个完整而成熟的资产阶级,也没有一个完整而成熟的工人阶级,从中国古代一直延续至今的城市小市民的思想趣味和审美趣味始终是中国现当代城市文化的基础架构,这也严重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实际发展历程。西部电影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那时,上山下乡的城市知青和农村的回乡知青既构成了新一代的电影导演群体和新一代的文学创作群体,也构成了中国当代电影的新一代接受群体,从而实现了中国电影从城市小市民文化视角向现当代农民文化视角的转移。这是一个中国农村文化和中国城市文化的结合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化的结合部,不论从其思想内涵还是从其艺术内涵,中国的西部电影都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的西部电影逐渐走向衰弱,但这种衰弱仍然是当代中国城市小市民文化泛滥的结果,并不体现中国电影艺术整体上的进步和发展,片面追求电影技术上的进步和票房经济价值导致了电影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的空虚和苍白。认真总结中国西部电影的经验,继续坚持西部电影所开创的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电影重获新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对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失语"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文化互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从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在中西文化互动关系中,西方文化始终处于强势地位,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是如何学习西方文化,中国文化逐渐失去了话语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互动中中国文化的"失语"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提出了所谓的"失语症".但所谓的文化"失语症"并不是西方"话语霸权"对我们的强暴,而是面对新的文化现象、社会问题我们缺少表达的新话语.为克服"本土文化的失语",我们首先应对"西方话语霸权"进行重新审视,不能把来自西方的话语统统列为"霸权"行列;其次,要坚守本土文化的话语权.最后,必须根植于我们的文化土壤,重建我们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李娅菲 《文史哲》2011,(1):116-123
大陆电影的"中国形象"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一种想象性建构,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某些重要的中国大陆电影人在异域目光的注视下,在国内电影工业十分脆弱的不利现实下,选择了模式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他者"指称的"中国镜像"。"旧民俗化的中国形象"、"新都市化的中国形象"、"武侠化的中国形象",从开始的无意暗合到后来的刻意塑造甚至是狂热追求,从猎奇质素的加入到叙事构图的模式化再到发行评奖的国际化策略,西方的话语秩序一步步内化并深深镶嵌在中国民族电影的制作中。由此让我们看到后殖民语境下弱势文化中的电影群体创作和表述自身的尴尬心态和艰难处境,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从某个侧面把握整个中国文化在转型期所面临的困境和契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后,以跨国文化工业公司为主体的世界传播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世界文化传播体系的核心,全球性文化市场已经形成。在其语境下,好莱坞在中国一方面推介其新自由主义传播思想,同时利用文化帝国主义逻辑加强媒介控制力度,中国电影只有在充分认识国际文化传播的现状基础上,坚持"例外的新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例外"的原则,超越支配/抵制二元模式,使中国电影传播逐渐融入世界电影传播体系,才能取得国际国内市场与文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华语电影工业体系与市场体系的竞争,是电影产品在传播内容上的深化拓展以及思想与美学主题的进一步整合,伴随着历史中国与现代中国文化多层次全方位的聚合与重构过程。全球化时代,经济与文化高度互动的现实语境,要求通过华语电影产业的品牌化运营,更有效地构造"民族性"与"现代性"交织的本土文化时空,并能有效拓展东西方互看视阈中的新的文化视野,建构起与大国"身份"和"风度"相符,并具备国际化素质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传统诗学模式的观念契合与当代文论的现实需求是推动中国文化诗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文化诗学的本土化建构关键在攫取古代文论资源,只有充分挖掘当代文论与传统话语模式的相通契合处,汇通古今,才能真正有效的系统建构中国文化诗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