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一 和鲁迅一起办《语丝》的同人章衣萍在谈到《野草》时这样说过:“我也不敢真说懂得,对于鲁迅先生的《野草》。鲁迅先生却明白的告诉过我,他的哲学都包括在他的《野草》里面。”富于哲理性,确实是《野草》的一个显著特色。这里所谓“都包括”,显然是指凝聚在《野草》里面的哲理是多方面的,是很丰富的。鲁迅从现实斗争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关于国民性问题的考量中,"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是一个首要的问题,揭示国民性的"病根"是建设"最理想的人性"的第一步。《野草》集中体现了鲁迅的人生哲学,表现了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深刻体察,从《野草》可以看出鲁迅关于"最理想的人性"思想的建设性思考。研究《野草》中鲁迅的"最理想的人性"思想,实际上是在研究鲁迅的人生哲学及其"人学"思想的核心价值,这对拓展鲁迅思想研究和《野草》的人学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临自己孤独人生旅程的不可挽回的归宿——坟,“过客”说出了震动人类心灵的古老格言:“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吧……”(《过客》)。把“死亡”与“走”联结起来的,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人生哲学,其间始终纠缠着关于个体及其与世界关系的惶惑、忧虑与探索,自我濒临死亡和绝望时的惶怵与奋然。《野草》以感性的、多少又有些晦涩的一组各自成篇的散文诗,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哲学体系。《野草》绝不仅仅是一组反映鲁迅内心情  相似文献   

4.
<正> 沉潜于《野草》浪涛冲击般激烈尖锐的心灵搏斗中,你也许会问:鲁迅何以要对自我进行如此酷烈而残忍的拷问与抽打?在《墓碣文》一文中,鲁迅自己作了回答。从某种意义上说,《墓碣文》是走向《野草》诗意胧朦的艺术境界的路标,是打开鲁迅心灵世界门扉的一把钥匙,凭藉着它,我们才窥见了鲁迅正在进行着的炽热不息的心灵炼狱过程,触摸到他那本巳伤痕累累鲜血汩汩的真实灵魂。因此,与《野草》中那些偏重透视鲁迅心灵世界冲突搏斗着的某一方面或某一趋向,展示其思想意识中具体的心理情态的散文诗不同,《墓碣文》所体现的是鲁迅整个心灵世界的状貌,它更注意表现完整的心态本身,而有意无意地舍弃了那些细微混杂营垒分明的思想矛盾与斗争。概要地说,通过《墓碣文》,鲁迅在告诉我们他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一段时期内情感历程的真实记录,是鲁迅孤独心灵的深层写照,如果说写于《野草》同期的《彷徨》,显示了鲁迅仍作为一个社会战士在控诉黑暗社会对个人的压抑扭曲和摧折,是给社会人看的话,那么,《野草》则完全是鲁迅写给自己的书。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艺术想象力,幻化成一丛独特的“野草”。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情感四溢、难以平静的鲁迅,一个急于宣泄却又小心翼翼地把满腹愤怒、忧伤纳入凄美艺术境地的鲁迅。  相似文献   

6.
鲁迅《野草》的生命意识令人悲愤苍凉,是一种“虚无”色彩的强大存在。它对于生命存在大胆的探索与奇异的描写,俨然就是鲁迅生命之灯的灼热之光。就生命主题的表现来看,“在虚无中苦苦挣扎”正是鲁迅《野草》生命意识的艺术表现的基本格调。《野草》的“死亡意识”显然也是鲁迅普遍的生命忧患和对于自我生存的执著关怀情绪的衍生。而《野草》的“文人文化意识”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它倡导一种抗争天俗、挑战社会黑暗、绝不苟从的生活态度与认知立场。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的《野草》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本。很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索,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待进一步研究。《秋夜》是《野草》的第一篇,对我们从诗学和思想内涵的角度理解《野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秋夜》是鲁迅审美创造活动的呈现,它是作者心物交融的产物。“心”“物”之间呈现出动态互动关系,它表现出一个有规律性的交替变化,这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内在节奏。这一节奏由三个节拍构成,每个节拍构成如下:物→心→物→心→物。就其思想内涵而言,是鲁迅对未来想象的消极乃至绝望;整个诗篇在形式上具有明显的对话性和复调性。  相似文献   

8.
文本阅读:从《朝花夕拾》到《野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应将《朝花夕拾》、《野草》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朝花夕拾》里的回忆,始终有一个“他者”的存在,所要创造的儿时的民间世界是与现代评论派“绅士”的世界相抗衡的。而《野草》所展示的,是鲁迅在被整个学界、社会放逐,他也自我放逐时所达到的境界:由对“现有”的社会秩序、思想秩序、语言秩序的整体性怀疑和拒绝,达到“空“和“无”;由独自对黑暗的承担,而达到更大的“有”与“实”,获得更为丰富、博大而自由的“欣然”而“坦然”的生命体认,同时服从于不计后果,不抱希望的,永远不停地“向前走”的生命的绝对命令。这是可以通向最后十年的鲁迅的。  相似文献   

9.
《野草》是鲁迅唯一的散文诗集,被他列为自己的五种创作之一。他从一九二四年九月至一九二六年四月,花费一年半时间写成。而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以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他的思想从进化论转变为阶级论,他从急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世界观的变化是一个根本的变化,但这不能超越一个人所处的历史环境。象鲁迅这样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有过多么美好的向往和艰难的探求。《野草》正是这种向往和探求的真实生动的写照。《野草》写在鲁迅思想发生急骤变化的时期。这同他在后期所写杂文一类作品比较,其思想意义并非一致。因此,我们既不能无视差别,把受到一定局限的这部作品过份抬高,也不能因为其中的差别,片面突出不足之处,贬低了这部作品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读多了大陆学者写的研究鲁迅、何其芳的论著,常有大同小异之感。然而读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现代作家的文章,虽然有些观点难于赞同,却常常给人新发现的喜悦。我谈香港大学中文系黎活仁博士的新著《现代中国文学的时间观与空间观》(台湾业强出版社1993年2月版),就有这种感受。鲁迅的《野草》和何其芳的《画梦录》,作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作品,自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野草》是中国现代散文诗史上的一块丰碑,用阿英编的《现代十六家小品》的话来说,它是一部“最典型的最深刻的人生的血书”,是中国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1.
<正> 释《影的告别》鲁迅写完《秋夜》以后几天,又写了《影的告别》。如果说,《秋夜》是通过各种自然形象所构成的一幅秋夜的图画来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那么,《影的告别》则主要是借“影”的独白来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绪。高长虹曾经回忆道:“我初次同鲁迅见面的时候,我正在老狂飙周刊上发表幻想与做梦,他在语丝上发表他的野草。他说:‘幻想与做梦光明多了!’但我以为野草是深刻,他说了他象所译述的kupoin 的一篇小说的主人翁,是一个在明暗之间的彷徨者。我没有看见那篇小说,但野草的第二篇影的告别便表现得很明白。”(《走到出版界·写给彷徨》)  相似文献   

12.
论鲁迅《野草》的现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野草》是鲁迅解剖自我的产物,在其中鲁迅对许多人生和生命问题进行了盘诘和拷问,所展现的是鲁迅心灵世界巨大的矛盾和冲突,是鲁迅精神危机的象征性揭示。所有这一切,均源自于鲁迅对现实的重新考察,是在一种强烈的现实性精神的驱动之下进行的。揭示这一现实性精神的具体面貌和内涵,对于把握《野草》的基本趋向至关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对于《野草》的现实性却存在着诸多误解。  相似文献   

13.
一四十年代,林辰先生作《鲁迅事迹考》,称《野草》中的《一觉》作于鲁迅自己寓所“四方的小书斋”里,其时鲁迅尚未因“三一八”惨案离家避难。同时又断定写于《一觉》之前的《淡淡的血痕中》(也见《野草》)亦作于避难前。鲁迅在《二心集·<野草>英译本序》中曾说过:“段祺瑞政府枪击徒手民众后,作《淡淡的血痕中》,其时我已避居别处”。林辰先生对鲁迅的话作了解释,说:“那应该是因为作序时。年代相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浙东脾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15.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16.
面对以1923年的沉默为标志的第二次绝望,鲁迅写作了《朝花夕拾》、《野草》和《铸剑》等故事新编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显示了鲁迅在思乡的蛊惑中,回到故乡与童年的记忆中寻求精神的抚慰与依托,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鲁迅此一时期的安魂曲,另一方面又昭示出鲁迅在走向底层民众鬼的世界中,在从这一底层的阴间世界抵抗正人君子的阳间世界的斗争中思想的发展。同时,故乡不仅为鲁迅抗争心灵的黑暗与虚无提供了一种价值的视野与资源,也提供了抗争的动力与方法,在抵抗黑暗与虚无的斗争中,还张扬起一种独立抗争的复仇精神,《铸剑》正是这一精神的艺术象征。  相似文献   

17.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18.
<正> 关于《野草》的表现手法,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写道:“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时措辞就很含胡了。”(《二心集》) “难于直说”的原因,研究者普遍归结于环境险恶。这是对的,但不全面。因为还有一些属于作者主观上的原因: 一,作者思想深处的激烈的矛盾。他说过:“我的意见原也一时不容易了然,因为其中本含有许多矛盾”(《两地书·二四》)。自己不甚了然的意见,当然“难于直说”了。二,作者对作品的社会效果的顾及。鲁迅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伟大作家。他  相似文献   

19.
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20.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