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7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弗朗西斯·施耐德(Francis Snyder)是食品安全法、WTO法和欧盟法方向的杰出法学家,曾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Centennial荣誉教授、欧洲大学研究院法律系主任等,参与欧盟多项条约的起草,曾获得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叶勋章,入选Marquis世界名录选。现任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C.V.Starr讲席教授、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和欧洲学院访问教授,获得教育部颁发的2006—2007年度"中国文化研究奖",获得2018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  相似文献   
2.
满洲里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欧班列的汇集地、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陈佳带领的女子检车班就活跃在这里。她们肩负着国际联运车辆的技术交接工作,保障俄罗斯铁路车辆在我国境内的运行安全。在平凡的岗位上,她们奋力谱写华章,臝得了“口岸金花”的美名。  相似文献   
3.
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政策转向强硬,中欧经贸摩擦突增.近期频发的中欧经贸摩擦有其复杂的政治经济背景,既有长期的因素也有短期的考虑在内.本文借助三层次博弈分析框架,分别从欧盟层次政治、成员国政治、国际层次政治三个层次,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问题背后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本文是马悦然先生为参加2006年7月20日至21日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中欧文化接触──纪念高本汉学术研讨会"而特地撰写的论文.现征得马悦然先生同意在本刊发表,译文经作者审定并加按语.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中欧关系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战后的中欧关系在经历短暂波折后便迅速恢复 ,不断发展 ,乃至全面高涨 ,如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与同期的中美、中日关系的跌宕起伏相比 ,中欧关系的发展基本上是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上升的。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冷战后中欧之间存在着发展良好关系的坚实基础和动力 :在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问题上 ,中欧具有战略上的一致性 ;美欧、美中利益冲突的频繁增加则从侧面推动了欧盟与中国的接近 ;大国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又带动了中欧关系的发展 ;新型亚欧关系的确立更为中欧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中欧良好关系的发展还能为双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虽然目前双方在价值观、人权观等文化上的差异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较为显眼 ,但从长远看 ,文化上的相互吸引、相互借鉴也将成为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本期我们邀请6位著名学者讨论全球治理新形势下大国的竞争与合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织激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造成经济社会资源透支,国际力量对比持续变化,全球治理赤字高企,大国博弈复杂化加剧了全球治理困境。大国博弈激化,美国联合盟友全面打压所谓战略竞争对手,对外政策布局更加聚焦中国,中美两国战略竞争相持态势将延续。中欧关系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复杂性愈加明显,但也具有巨大的韧性。中俄两国共同提倡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深化双边务实合作,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扩大“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如果说全球化是中国富起来的重要机遇,全球治理则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国际机遇。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风险挑战,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经验智慧,坚持在大潮流大格局大历史中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前进方向,在复杂博弈的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在风云激荡的全球变局中敢于开创新局,推动世界百年大变局向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7.
8.
重庆是中国内陆最早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也是国际贸易陆海新通道的枢纽.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重庆对欧贸易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中欧班列运行效率有待提升,本地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国际法可以为重庆开展对欧贸易提供坚实的基础,我国应当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贸易规则与交通运输规则法制化,以国际法固化双方权利义务,保护各方利益.重庆应当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好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的交通枢纽;同时,根据本地企业自身特点找出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提升重庆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运用图模型理论研究冲突视角下中欧班列运营过程中运输订单商业竞争战略,构建“渝新欧”班列运营商、“苏满欧”班列运营商和昆山IT企业之间的商业竞争冲突模型。利用TOPSIS法评估班列的运输效率,确定决策者偏好,通过计算均衡解获得符合各决策者利益的理性对策。借助灵敏度分析研究决策者偏好改变对模型冲突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竞争中,运输效率较低的一方可以通过降低价格弥补自身劣势而获得订单;运输效率较高的一方只有通过降价才能获得订单。该研究为班列运营商提供利益冲突中的商业竞争战略,能为顾客企业选择高效合理的运输线路提供有效的战略决策,同时亦能为宏观调控者规范市场、提高市场运输效率提供有效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代表总部执行管、协调其地区范围内的公司各项业务的决策机构。上海自贸区相关政策的规定,极大地吸引跨国公司在沪自贸区设立地区总部,并带动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但由于现今自贸区各项具体政策规定还未完全出台,跨国公司会采取观望的态度不敢贸然投资。针对现有的自贸区政策和制度的设定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本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