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254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34篇
人才学   110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2篇
理论方法论   150篇
综合类   851篇
社会学   431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翠萍 《生存》2020,(8):0159-015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形式,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基于此,本文就如何进行微课教学进行探索,首先分析了微课对语文教学的影响,随后论述了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旨在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卿伟 《生存》2020,(9):0033-0034
统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已经实现初中三个年级全面覆盖。新版教材出现了很多亮点,名著阅读就是其中之一。名著阅读提倡以整本书阅读的理念进行教学引导。因此,语文课要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名著整本书阅读的途径与方法。而微写作正是提升学生名著整本书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 从三个方面,结合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际,探究“以微写作促进名著整本书阅读”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乙福青 《生存》2020,(5):0094-0094
现如今,阅读型“微写作”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考语文卷中。但是,微写作是新兴的高考题型,很多一线教师由于缺少相关的理论指导,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把控好。由于当前微写作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探索中,因此,笔者立足于教学实践案例和此前研究基础之上,加以剖析和研究,从实际出发,谋求高中语文阅读型微写作的高效教学模式,给一线教师开展微写作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微课"越来越受到英语教师的青睐,成为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微课"教学模式并未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范围普及和运用。本文将深入探析"微课"的概念界定、特点及其发展,以及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的进展,探讨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体悟"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反思实际教学中高中英语"微课"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6.
7.
在App教学、"微时代"、远程教育等背景下,我国涌起"微课"教学热潮,但如何将其有效应用于语文教学的特定文体中,采用何种具体模式组织教学的研究较少。通过对"微课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戏剧的舞台性、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构建了以"微课"和"导学案"为载体的戏剧教学的"微课导学"模式,为戏剧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在以微博、微信为主导的微时代背景下,行政权力监督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只有积极探寻有效路径,充分发挥网民、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作用,才能不断提高行政权力监督的有效性,确保政府的行政行为规范合法,从而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常州地区部分土壤的致突变性,实验的结果是1号(金坛市区)、2号(金坛西阳)和8号(武进湖塘)三个地区的土壤表现出了一定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0.
曲流河、辫状河、网状河和若干三角洲的沉积模式目前已成为对比和解释古河流岩石层序的标准框架。但是,近来的野外资料和钻井资料证明,应该把末端扇模式加入上述沉积模式表中。末端扇的作用、地貌、有关的沉积物及沉积学特征相比河流体系及三角洲体系差距较大。通过大量的岩芯观察和描述,结合测井资料、区域地质资料及各项分析鉴定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东濮凹陷濮城油田沙二上亚段1砂组的沉积特征与沉积相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认为该地区主要为末端扇沉积体系,在对末端扇的岩性、沉积相序、沉积微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末端扇的识别标志并建立了末端扇的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